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開脫(開脫)  拼音:kāi tuō
設法解脫罪名?!独蠚堄斡洝返谝涣兀骸赶人鸵磺摄y子,說你們這一案叫我設法兒開脫?!埂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改闶莻€死囚,大老爺要開脫你,也全虧我在旁邊說幾句好話?!?/div>
《國語辭典》:置身事外  拼音:zhì shēn shì wài
對事情不理會,不聞不問。《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天下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廝殺,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觀。」《文明小史》第三五回:「這彭仲翔卻在背后袖手旁觀,置身事外?!?/div>
《國語辭典》:責無旁貸(責無旁貸)  拼音:zé wú páng dài
自己應盡的責任,沒有理由推卸?!肚迨犯濉>硭囊话?。袁甲三傳》:「總督程矞采為守土之臣,責無旁貸。」《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講到護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責無旁貸者再無一人。」
《漢語大詞典》:諉卸(諉卸)
推卸(責任)。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小國換約:“推其詞意,始則諉卸,末寓譏彈,中則似謂 天津 所定條約皆可一律準行。其居心殊不可問?!?梁啟超 《讀十月初三日上諭感言》:“既有國會監(jiān)察,權限明則責成專,雖欲諉卸而不能?!?阿英 《水災》:“省政府雖說‘未敢稍存諉卸’,小民實在是言之痛心。”
分類:推卸責任
《國語辭典》:卸責(卸責)  拼音:xiè zé
1.解除所負的責任。如:「董事長退休后即全然卸責,公司業(yè)務交付新團隊經營管理。」
2.推卸責任,諉過他人。如:「他是一位認真且有擔當?shù)闹鞴?,該負責的事絕不卸責?!?/div>
《國語辭典》:推諉塞責(推諉塞責)  拼音:tuī wěi sè zé
找理由推卸責任。如:「做錯事時,一味推諉塞責,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div>
《國語辭典》:打太極(打太極)  拼音:dǎ tài jí
1.即打太極拳。如:「爺爺每天清晨都到公園打太極,鍛鍊身體?!?br />2.比喻推拖敷衍、推卸責任。如:「這次事件兩個部門互打太極,沒人愿意負起實際責任。」
《國語辭典》:打太極拳(打太極拳)  拼音:dǎ tài jí quán
比喻推托敷衍,推卸責任。如:「這個方案太棘手了,大家都在打太極拳。」
《漢語大詞典》:躲卸
躲避推卸。 茅盾 《水藻行》五:“事情是征工筑路,三天,誰也不準躲卸?!?/div>
分類:躲避推卸
《漢語大詞典》:規(guī)卸(規(guī)卸)
規(guī)避推卸。明史·姜埰傳:“陛下視言官重,故責之嚴。如圣諭云‘代人規(guī)卸,為人出缺’者,臣敢謂無其事。然陛下何所見而云?” 清 黃宗羲 《念祖堂記》:“先生言言官不能必其無私,然皇上不可以此厭薄言官?;噬纤啤艘?guī)卸,為人出脫’,何所聞之。豈於章奏知之耶?抑懸揣得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