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3
詞典
1
分類詞匯
12
分類詞匯
舉隅
望表知里
聞一知十
一葉知秋
觀往知來
鑒往知來
問牛知馬
以一知萬
摸骨相
睹著知微
睹著知微
觸類旁通
《國語辭典》:
舉隅(舉隅)
拼音:
jǔ yú
舉一部分為例以說明全部。如:「文學欣賞舉隅」。
分類:
一端
由此
推知
《國語辭典》:
舉一反三(舉一反三)
拼音:
jǔ yī fǎn sān
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怪噶信e一例而能曉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書〉:「則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所以重得罪于圣人矣?!?/div>
《漢語大詞典》:
望表知里(望表知裏)
通過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推知本質。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
:“若夫神龍負卦,瑞雀銜書, 安釐王 汲冢 之文, 穆天子 羽陵 之籍,莫不因條報葉,望表知里。” 唐
劉知幾
《
史通·敘事
》
:“斯皆言近而旨遠,辭淺而義深。雖發(fā)語已殫,而含意未盡,使夫讀者望表而知里,捫毛而辨骨,覩一事於句中,反三隅於字外?!?/div>
分類:
觀察
察事
表面
推知
本質
《國語辭典》:
聞一知十(聞一知十)
拼音:
wén yī zhī shí
形容人稟賦聰敏,領悟力、類推力強。語本《論語。公冶長》:「回也,聞一以知十?!?/div>
分類:
推知
聰明
類推
《國語辭典》:
一葉知秋(一葉知秋)
拼音:
yī yè zhī qiū
比喻由局部的、細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語本《淮南子。說山》:「以小明大,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挂沧鳌嘎淙~知秋」、「葉落知秋」。
分類:
看見
落葉
知道
秋天
來臨
細微
跡象
推知
知事
展變
趨勢
《國語辭典》:
觀往知來(觀往知來)
拼音:
guān wǎng zhī lái
觀察過去的事實,便能推知未來可能的變化。語本《列子。說符》:「是以圣人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也作「鑒往知來」。
分類:
觀察
過去
事實
便能
推知
未來
可能
《國語辭典》:
鑒往知來(鑒往知來)
拼音:
jiàn wǎng zhī lái
觀察過去,就可以推知未來。參見「觀往知來」條。如:「能夠鑒往知來,就可以避免許多錯誤?!?/div>
分類:
觀察
過去
推知
未來
《國語辭典》:
問牛知馬(問牛知馬)
拼音:
wèn niú zhī mǎ
先打聽牛的價錢,即可以推知馬的價錢。見《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比喻從旁推敲以得知事實真相。也作「問羊知馬」。
分類:
打聽
價錢
即可
推知
《國語辭典》:
以一知萬(以一知萬)
拼音:
yǐ yī zhī wàn
從已知的一點推知其他許許多多未知的事物?!盾髯?。非相》:「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div>
分類:
推知
許許多多
未知
《國語辭典》:
摸骨相
拼音:
mō gǔ xiàng
一種相術。用手摸人身上的骨骼,即能推知其過去,預言未來貴賤禍福。如:「聽說關西那個瞎子的摸骨相很準?!挂卜Q為「揣骨」。
分類:
相術
用手
人身
身上
骨骼
推知
過去
《漢語大詞典》:
睹著知微(覩著知微)
從明顯的表象,推知到隱微的內情。
《
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
》
:“探情以華,覩著知微。” 李善 注:“
《
越絶書
》
:‘ 子胥 曰:圣人見微知著,覩始知已?!?/div>
分類:
明顯
表象
推知
隱微
內情
《漢語大詞典》:
睹著知微
從明顯的表象,推知到隱微的內情。
分類:
明顯
表象
推知
隱微
內情
《國語辭典》:
觸類旁通(觸類旁通)
拼音:
chù lèi páng tōng
理解此一事物的知識或原理,進而推知其他同類的事理。如:「他才思敏捷,往往老師才一提出前提,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分類:
掌握
規(guī)律
推知
同類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