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詞典 1分類詞匯 22
《漢語大詞典》:耽耽逐逐
(1).瞪目逼視而急欲攫取。語本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敘傳下》“六世耽耽” 唐 顏師古 注引作“虎視耽耽,其欲浟浟”,曰:“耽耽,威視之貌也。浟浟,欲利之貌也。今浟字作逐?!?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gòu)釁》:“哭哭啼啼,假慈悲善瞞老鼠;耽耽逐逐,借聲勢巧勝妖狐。”
(2).形容貪婪追逐貌。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方物:“ 越中 清饞,無過余者,喜啖方物……耽耽逐逐,日為口腹謀?!?/div>
《漢語大詞典》:眈眈逐逐
貪婪注視、急于攫取之貌。語出易·頤:“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梁啟超 《斯巴達(dá)小志》:“顧吾竊睨夫眈眈逐逐於吾旁者,為 斯巴達(dá) 還魂者若干國,為 雅典 還魂者若干國?!?/div>
《漢語大詞典》:大撈一把
乘機(jī)放手攫取利益,有貶義。例如:既然供不應(yīng)求,他們就可以亂提價格,大撈一把了。
《漢語大詞典》:螫搏
謂螫刺和攫取。喻毒害人民。 明 沈榜 《宛署雜記·街道》:“彼為役者,自分已為里中人所賤,而上之人又賤用之,遂不復(fù)知人間有羞恥事,茍可螫搏,無所顧恤。每民間有事,應(yīng)與拘送,則有鞋腳錢;或已就拘執(zhí),兩愿和息,則有酒飯錢?!?/div>
《國語辭典》:染指垂涎  拼音:rǎn zhǐ chuí xián
比喻急欲攫獲非分利益。《元史。卷一五七。郝經(jīng)傳》:「病民諸奸各持兩端,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染指垂涎?!?/div>
分類:攫取貪饞
《國語辭典》:犬牙鷹爪(犬牙鷹爪)  拼音:quǎn yá yīng zhǎo
犬之利牙,鷹之利爪,比喻善于攫取暴利的手段。清。李漁《比目魚》第一七出:「我這生財妙手,從來會抓。豈仗你犬牙鷹爪,才能做家?」
分類:攫取手段
《漢語大詞典》:利名匙
喻攫取名利的手段。 明 王衡 《郁輪袍》第一折:“則我這五知堂不透利名匙。”
《國語辭典》: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  拼音:lǐng shì cái pàn quán
列強(qiáng)諸國僑民犯罪時,不受居僑國法律的管轄,而由本國領(lǐng)事依本國法律審判。為帝國主義國家對半殖民地國家所訂立的不平等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