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1分類詞匯 6
《漢語大詞典》:支軍(支軍)
主力部隊以外的別部。后漢書·袁紹傳:“ 沮授 説 紹 可遣 蔣奇 別為支軍於表,以絶 曹操 之鈔?!?span id="qa9fqrz" class="book">《宋書·薛安都傳》:“時 王玄謨 距 南郡王 義宣 、 臧質(zhì) 於 梁山 , 安都 復(fù)領(lǐng)騎為支軍?!?/div>
《漢語大詞典》:本將(本將)
謂一支軍隊原來的將領(lǐng)。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或被分割隊伍,隸屬諸頭,士卒本將,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難以有功。”
《漢語大詞典》:合兵
幾支軍隊聯(lián)合在一起。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二章:“昔者 俄 之攻 突厥 也,始則 英 法 二國合縱拒之,后則 英 、 法 、 德 、 奧 、 意 五國合兵拒之, 俄 即不能得志?!?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jié):“七四二年( 天寶 元年), 回紇 、 葛邏祿 、 拔悉密 三部乘 突厥 內(nèi)亂,合兵攻殺 突厥 可汗 骨咄葉護 ?!?/div>
《漢語大詞典》:異軍(異軍)
(1).另一支軍隊。史記·項羽本紀(jì):“少年欲立 嬰 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司馬貞 索隱引 晉灼 曰:“殊異其軍為蒼頭。”
(2).比喻另外興起的力量或派別。 柳亞子 《〈二十世紀(jì)大舞臺〉發(fā)刊詞》:“今所組織,實于全國社會思想之根據(jù)地,崛起異軍,拔 趙 幟而樹 漢 幟?!眳⒁姟?異軍特起 ”。
《國語辭典》:異軍特起(異軍特起)  拼音:yì jūn tè qǐ
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比喻突然興起的新生力量。《清史稿。卷二五二。傅弘烈傳》論曰:「弘烈異軍特起,又與莽依圖相失,勢孤,遂困于承蔭?!挂沧鳌府愜娡黄稹?。
《漢語大詞典》:七軍(七軍)
(1). 唐 代軍隊出征時,中軍一軍,左、右虞候各一軍,左、右?guī)鞫?,共七軍?span id="91a1xot" class="book">《通典·兵一》:“ 大唐 衛(wèi)公 李靖 《兵法》曰:‘諸大將出征且約授兵二萬人,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br />(2).泛指七支軍隊。《三國演義》第七四回:“遂加 于禁 為征南將軍,加 龐德 為征西都先鋒,大起七軍,前往 樊城 ?!?/div>
《漢語大詞典》:隊旗(隊旗)
(1).標(biāo)志某支軍隊名目或數(shù)量的旗幟。 宋 洪邁 《夷堅甲志·張文寶》:“ 建康 游弈軍將 李進 ,健勇有力,為隊旗頭?!?br />(2).一個團體組織的旗幟。如:球隊隊旗。
(3).特指中國少年先鋒隊的旗幟。《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五:“我們的隊旗:五角星加火炬的紅旗。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火炬象征光明,紅旗象征革命勝利。”
《國語辭典》:異軍特起(異軍特起)  拼音:yì jūn tè qǐ
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贡扔魍蝗慌d起的新生力量?!肚迨犯?。卷二五二。傅弘烈傳》論曰:「弘烈異軍特起,又與莽依圖相失,勢孤,遂困于承蔭?!挂沧鳌府愜娡黄稹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