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詞典 3分類詞匯 29
《漢語大詞典》:整錄
完整收錄。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編序說:“墨子·明鬼篇里也整錄了這篇文字,雖然有些大同小異的地方?!?/div>
《國語辭典》:警世通言  拼音:jǐng shì tōng yán
書名。明馮夢龍所編,收錄宋元明小說四十篇。與《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稱為「三言」。
《國語辭典》:金石萃編(金石萃編)  拼音:jīn shí cuì biān
書名。清朝王昶撰,一百六十卷。收錄三代至遼金的金石文字凡一千五百馀種,各以時代先后為次摹寫全文,間加訓(xùn)釋,并詳錄碑額、碑陰、題識,又附載諸家題跋,加以案語,是金石學(xué)中最賅博的書。
《國語辭典》:名臣言行錄(名臣言行錄)  拼音:míng chén yán xìng lù
書名。宋朱熹撰,前集十卷,收錄宋初至英宗五朝名臣六十五人;后集十四卷,收錄英宗至徽宗三朝名臣四十二人。后李幼武補(bǔ)作續(xù)集八卷、別集二十六卷,記南宋諸臣言行,外集十七卷,記講學(xué)諸子的言行,合刻為一書。
《國語辭典》:倚晴樓七種(倚晴樓七種)  拼音:yǐ qíng lóu qī zhǒng
書名。清代黃燮清輯錄的戲曲別集。共收錄《茂陵弦》、《帝女花》、《脊令原》、《鴛鴦鏡》、《凌波影》、《桃溪雪》、《居官鑒》等七種傳奇。
《國語辭典》:匋齋藏石記(匋齋藏石記)  拼音:táo zhāi cáng shí jì
書名。清端方撰,四十四卷。收錄端方自己所收藏的碑刻、錢范、瓦磚等古器物,自漢迄明共七百馀器,并詳細(xì)記載原物的尺度。
《國語辭典》:匋齋吉金錄(匋齋吉金錄)  拼音:táo zhāi jí jīn lù
書名。清端方撰。全書八卷,續(xù)錄二卷。此書乃收錄三代、秦漢以下的彝器及六朝以來的造像,所有器具形制及文字都被描摹下來,并且記錄其深淺廣狹。續(xù)錄乃補(bǔ)前錄所失收,共八十八器。
《國語辭典》:玉臺新詠(玉臺新詠)  拼音:yù tái xīn yǒng
書名。南朝陳徐陵所編,十卷。收錄自漢至梁的詩,內(nèi)容多纖巧艷麗之作。也稱為「玉臺集」。
《國語辭典》:錯斬崔寧(錯斬崔寧)  拼音:cuò zhǎn cuī níng
宋代的話本。作者不可考。收錄于《京本通俗小說》中,《醒世恒言》題作「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內(nèi)容敘述陳二姐和崔寧被屈殺的故事。
《國語辭典》:荊川集(荊川集)  拼音:jīng chuān jí
書名。明唐順之撰,十二卷。收錄有書牘、詩賦、序、記、傳等,為唐氏的文集。
《漢語大詞典》:古詩源
總集名。清代沈德潛編選。十四卷。收錄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詩和歌謠七百余首,并有簡要評語。編者以為詩至唐代而極盛,古詩又是唐詩的源頭,故名《古詩源》。
《漢語大詞典》:跋錄
題跋收錄。《四游記·八仙求文老子》:“吾今將原著經(jīng)典,盡行跋録,藏之九重天外,不復(fù)與人世作舟楫矣?!?/div>
分類:題跋收錄
《國語辭典》:詞林紀(jì)事(詞林紀(jì)事)  拼音:cí lín jì shì
書名。清代張宗橚撰,二十二卷。收錄唐、宋、金、元的詞壇故事,并有考證、評論附于詞后。共收詞家四百二十二人,徵引豐富,末附張炎《樂府指迷》、陸韶《詞旨》和許昂霄《詞韻考略》。
《國語辭典》:量才錄用(量才錄用)  拼音:liàng cái lù yòng
根據(jù)才能大小加以收錄任用。宋。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凡所擘劃利害,不問何人,小則隨事酬勞,大則量才錄用?!挂沧鳌噶坎匿浻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