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3詞典 1分類詞匯 72
《漢語大詞典》:免逐
免官放逐。《唐摭言·自負(fù)》引 唐 袁參 《上中書姚令公元崇書》:“使君因緣謗書,不得見察,卒至免逐,為天下笑?!?/div>
分類:免官放逐
《漢語大詞典》:誅放(誅放)
謂責(zé)其罪而放逐之。書·多方“非天庸釋 有夏 ” 孔 傳:“ 桀 縱惡自棄,故誅放。”《晉書·劉頌傳》:“ 周 之封建,使國重於君,公侯之身輕於社稷,故無道之君不免誅放?!?宋 田況 儒林公議卷下:“非不知百官內(nèi)外各有職分,以諫官御史畏罪而不言,遂恐庶人之議不得上達(dá),故敢不避誅放。”
分類:放逐
《國語辭典》:放野  拼音:fàng yě
撒野,放恣不受約束。如:「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老爺跟前放野。」
《漢語大詞典》:謫逐(謫逐)
貶謫放逐。
《漢語大詞典》:讒逐(讒逐)
因讒毀而被放逐。 明 文徵明 《鄉(xiāng)里祭沈都憲文》:“一朝難淹,起領(lǐng)藩牧。直道不回,中遭讒逐?!?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dòng)中的第一次大失敗》:“和他視被征召為十分光榮一樣,他也視被讒逐為十分遺憾?!?/div>
分類:讒毀放逐
《漢語大詞典》:放殛
放逐誅殺。 漢 桓寬 鹽鐵論·周秦:“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后世,故無賢不肖莫不恥也?!?晉 袁宏 后漢紀(jì)·靈帝紀(jì)二:“唯陛下察 虞 舜 四罪之舉,使讒佞受放殛之罰。”《宋書·劉景素傳》:“夫王起兵之日,止在匡救昏難,放殛姦盜,非它故也。”
分類:放逐誅殺
《漢語大詞典》:楚情
指 楚 屈原 遭放逐的憂怨心情。 唐 孟郊 《下第東歸留別長安知己》詩:“云歸 嵩 之陽,身寄 漢 之濱。棄置復(fù)何道, 楚 情吟白蘋?!?/div>
分類:放逐心情
《漢語大詞典》:放伐
謂以武力討伐并放逐暴虐的君主。語本《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 問曰:‘ 湯 放 桀 , 武王 伐 紂 ,有諸?’”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揖讓之后為放伐,放伐之后為篡奪;井田壞而阡陌成,封建罷而郡縣設(shè)?!?明 顧璘 《鳴蛙賦》:“ 唐 虞 受禪, 舜 禹 雍和, 湯 武 放伐, 伊 呂 攫拏。”
《漢語大詞典》:偏棄(偏棄)
亦作“ 偏棄 ”。
(1).拋棄其中之一。墨子·經(jīng)下:“麗與(暴),夫與履,一偏棄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文章:“宜以古之製裁為本,今之辭調(diào)為末,并須兩存,不可偏棄也?!?br />(2).猶言被放逐于偏遠(yuǎn)之地。 漢 劉向 《九嘆·怨思》:“玄蝯失於潛林兮,獨(dú)偏棄而遠(yuǎn)放。”
《國語辭典》:遣刑  拼音:qiǎn xíng
放逐犯人至邊遠(yuǎn)地方的刑罰。
《漢語大詞典》:放殺(放殺)
(1).放逐殺戮。戰(zhàn)國策·趙策二:“封侯貴戚, 湯 武 之所以放殺而爭也。”南史·宋宗室及諸王傳論:“比之 周公 、 管 、 蔡 、若處茅屋之內(nèi),宜無放殺之酷?!?br />(2).同“ 放弒 ”。漢書·高帝紀(jì)上:“ 項(xiàng)羽 為無道,放殺其主,天下之賊也?!?顏師古 注:“殺讀曰弒?!?/div>
分類:放逐殺戮
《漢語大詞典》:謫竄(謫竄)
貶謫放逐。 唐 元稹 《誨侄等書》:“告 崙 等:吾謫竄方始,見汝未期,粗以所懷,貽誨於汝?!?/div>
《漢語大詞典》:楚顏(楚顔)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焙笠蛞浴俺仭敝?屈原 放逐后憔悴的容顏。亦泛指憂時(shí)憤世的愁容。 唐 孟郊 《退居》詩:“眾聽喜 巴 唱,獨(dú)醒愁 楚 顏。日暮靜歸時(shí),幽幽扣松關(guān)?!?/div>
《漢語大詞典》:四放
指 舜 放逐四兇之事。漢書·劉向傳:“ 舜 有四放之罰,而 孔子 有兩觀之誅?!?顏師古 注:“謂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竄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也?!眳⒁姟?四兇 ”。
分類:放逐四兇
《國語辭典》:四兇  拼音:sì xiōng
相傳堯舜時(shí)四個(gè)兇惡的部族首領(lǐng)?!蹲髠鳌N墓四辍罚骸杆闯紙颍e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div>
《漢語大詞典》:幽放
幽禁放逐。后漢書·順帝紀(jì)論:“古之人君離幽放而反國祚者有矣?!?/div>
分類:幽禁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