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3詞典 1分類詞匯 72
《漢語大詞典》:逐遷(逐遷)
放逐貶謫。 唐 賈島 《觀冬設(shè)上東川楊尚書》詩:“逐遷屬吏隨賓列,撥棹扁舟不忘恩。”
分類:放逐貶謫
《漢語大詞典》:忠放
謂盡忠而被放逐。 唐 皮日休 《反招魂》序:“ 屈原 作《大招魂》, 宋玉 作《招魂》, 皮子 以為忠放不如守介而死,奚招魂為?”
分類:盡忠放逐
《漢語大詞典》:退放
黜退放逐。《孔子家語·五刑》:“故古之大夫,其有坐不廉污穢而退放之者,不謂之不廉污穢而退放,則曰簠簋不飭?!?/div>
分類:黜退放逐
《漢語大詞典》:斥放
斥退放逐。魏書·司馬楚之傳:“自 鞏 、 洛 、 滑臺 敗散已來, 義隆 恥其敗北,多加罪罰。 到彥之 削位…… 王休元 託疾, 檀道濟(jì) 斥放?!?/div>
分類:斥退放逐
《漢語大詞典》:隳放
罷官放逐。宋書·徐湛之傳:“﹝臣﹞顯居官次,垢穢朝班,厚顏何地,可以自處。乞蒙隳放,伏待鈇鑕。”
分類:罷官放逐
《漢語大詞典》:遣犯
指放逐在邊地服刑的囚犯。 清 林則徐 《丁燦庭等兩次京控案審明定擬折》:“其遣犯除已故之 張杰 、 萬重 外,現(xiàn)所改發(fā)者 沈聚成 、 董俊 、 段之有 三名?!?/div>
《國語辭典》:投山竄海(投山竄海)  拼音:tóu shān cuàn hǎi
山、海,荒涼邊遠(yuǎn)之地。投山竄海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涼邊遠(yuǎn)的地區(qū)。唐。李白 上安州裴長史書:「若使事得其實,罪當(dāng)其身,則將浴蘭沐芳,自屏于烹鮮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竄海,轉(zhuǎn)死溝壑,豈能明目張膽,托書自陳耶?」
《漢語大詞典》:松柏之客
謂被放逐的亡國之君。指 齊王 建 ,因其被 秦 遷于 共 地松柏間,故稱。 清 魏源 《孟子小記》:“未幾而 齊 君王后 死, 齊王 為松柏之客矣。”參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分類:放逐亡國
《國語辭典》:呵壁問天(呵壁問天)  拼音:hē bì wèn tiān
屈原被放逐,悲憤郁結(jié),看到神廟上的壁畫,就其所畫的內(nèi)容,對天質(zhì)問各種現(xiàn)象,而寫于壁上。見漢。王逸〈天問。序〉。后用以形容文人失意時的無奈憤懣。唐。李賀〈公無出門〉詩:「分明猶懼公不信,公看呵壁書問天?!?/div>
《漢語大詞典》:竄錮(竄錮)
放逐禁錮。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宗藩·鄭世子讓國:“先是 厚烷 竄錮, 載堉 遂結(jié)庵於宮門外,席藳飯蔬,孑居者十九年。迨 厚烷 歸國,始回府?!?/div>
分類:放逐禁錮
《漢語大詞典》:遷臣逐客(遷臣逐客)
指遭貶官放逐之人。 宋 張端義 《〈貴耳集〉自序》:“余 端平 上書,得罪落職,無一書相隨,思得此録,增補近事。貽書索諸婦,報云:‘子録非《資治通鑑》,奚益于遷臣逐客?火之久矣?!?元 范梈 《休日出郊》詩:“遷臣逐客皆前輩,幕長郎官盡上才?!?/div>
分類:貶官放逐
《漢語大詞典》:懼選(懼選)
恐怕被放逐。左傳·昭公元年:“ 秦 后子 有寵於 桓 ,如二君於 景 。其母曰:‘弗去,懼選。’” 洪亮吉 詁:“説文:‘選,遣也?!駭幥擦x較 杜 注為長?!?/div>
分類:恐怕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