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4詞典 1分類詞匯 93
《漢語大詞典》:前政
前人的政績。亦謂前任官員。書·畢命:“欽若先王成烈,以休於前政?!?span id="ri97iom" class="book">《南史·循吏傳·虞愿》:“出為 晉平 太守。在郡不事生業(yè)。前政與百姓交關(guān),質(zhì)録其兒婦, 愿 遣人於道奪取將還。”《初刻拍案驚奇》卷五:“ 劉生 愈加敬信 李老 ,再來問此去為官之方。 李老 云:‘只須一如前政?!?/div>
《漢語大詞典》:還珠(還珠)
后漢書·循吏傳·孟嘗:“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 交阯郡 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於道。 嘗 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歲,去珠復(fù)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后以“還珠”形容為官清廉,政績卓著。魏書·良吏傳序:“其於移風(fēng)革俗之美,浮虎還珠之政,九州百郡,無所聞焉?!?唐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詩:“子孝覺親榮,獨攬還珠美?!?宋 王十朋 《會稽風(fēng)俗賦》:“循吏則有還珠 孟嘗 ,致雁 虞國 ?!?清 姚祖同 《過嶺》詩之三:“佩犢思醲化,還珠有治源。”
《漢語大詞典》:異跡(異跡)
(1).不同的行為、行跡。 晉 慧遠 《沙門袒服論》:“於是服膺圣門者,咸履正思順,異跡同軌,緬素風(fēng)而懷古,背華俗以洗心?!?br />(2).優(yōu)異的政績。漢書·路溫舒?zhèn)?/a>》:“遷 臨淮 太守,治有異跡,卒於官?!?晉 袁宏 后漢紀·明帝紀上:“ 鴻 官至 瑯邪 太守,所在有異跡?!?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啟》:“民無隱情,治有異跡?!?br />(3).反叛的形跡。南史·劉季連傳:“ 季連 有憾於 遙欣 ,乃密表 明帝 言其有異跡?!?span id="y0161wg"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包藏禍心者,謂之異志。形見於事為,謂之異跡?!?br />(4).奇異的事跡。 宋 蘇軾 《趙先生舍利記》:“ 盎 與先生異跡極多, 張道安 作先生墓誌,具載其事?!?/div>
《漢語大詞典》:惠化
舊謂地方官為人所稱道的政績和教化。三國志·魏志·盧毓傳:“遷 安平 、 廣平 太守,所在有惠化?!?唐 李白 《贈徐安宜》詩:“清風(fēng)動百里,惠化聞京師。”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政事:“ 齊 樂預(yù) 為 永世 令,人懷其德,卒於官……市人皆泣,其惠化如此?!?/div>
《國語辭典》:高等  拼音:gāo děng
1.高級、高深。如:「高等數(shù)學(xué)」。
2.考試的等第。上等或高的等級?!逗鬂h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蔡茂》:「徵試博士,對策陳災(zāi)異,以高等擢拜議郎?!埂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竻s也心里想在學(xué)校中相與幾個考高等的朋友談?wù)勁e業(yè)。」
《國語辭典》:司會(司會)  拼音:sī huì
職官名。周禮天官之屬,職掌考核邦國政務(wù)和各官員的治績,以及財稅經(jīng)濟等。
《漢語大詞典》:無政(無政)
治政無方,沒有政績。《詩·小雅·十月之交》:“四國無政,不用其良?!?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李燮傳》:“ 續(xù) 在國無政,為妖賊所虜?!?唐 李翱 《平原郡王柏公碑》:“ 李道昌 無政,宜速得人以代之?!?章炳麟 《訄書·訂文》:“國無政者,其出話不然,其為猶不遠,官事民志,日以啙媮?!?/div>
《漢語大詞典》:理行
猶治行,政績。資治通鑒·唐穆宗長慶二年:“刺史、縣令職在分憂,豈可以鹽利多少為之升黜,不復(fù)考其理行?” 胡三省 注:“理行,猶言治行也?!?宋 范仲淹 《都官員外郎元公墓志銘》:“本道按刑行使,采公理行以聞,擢拜太子中允?!?/div>
《漢語大詞典》:課績(課績)
考核政績。 唐 王勃 《拜南郊頌》:“歸俘獻捷,課績分材?!?span id="2z1j6fd"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四》:“若別論課績,或負過名須考驗,行遣如法。” 明 張居正 《考滿辭加恩疏》:“茲當(dāng)課績,方俟黜幽,豈意圣慈更加隆施?!?/div>
分類:考核政績
《漢語大詞典》:佳政
好的政績。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又聞足下在彼,自有佳政?!?唐 李頎 《送馬錄事赴永陽》詩:“贈爾八行字,當(dāng)聞佳政傳。” 唐 杜甫 《送韋諷上閬州》詩:“行行樹佳政,慰我深相憶?!?/div>
分類:政績
《國語辭典》:治跡(治跡)  拼音:zhì jī
有跡可循的施政步驟和成績。《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宜循行郡中,覽觀民俗,考長吏治跡。」
《漢語大詞典》:報最(報最)
猶舉最。舊時長官考察下屬,把政績最好的列名報告朝廷叫報最。 清 錢謙益 《原任福建福州羅源縣知縣倪千禩授文林郎制》:“乃于報最之時,遽有親藩之擢。”參見“ 舉最 ”。
《漢語大詞典》:舉最(舉最)
定期考查地方官吏,政績優(yōu)異者予以升遷,謂之“舉最”。漢書·京房傳:“﹝ 焦贛 ﹞愛養(yǎng)吏民,化行縣中,舉最當(dāng)遷。”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詩:“不作臨岐恨,唯聽舉最先?!?唐 呂溫 《衡州刺史謝上表》:“三載陟明, 虞 書盛典;六條舉最, 漢 制宏規(guī)。”
《漢語大詞典》:殊績(殊績)
特出的政績、功績。晉書·良吏傳·王宏:“﹝ 宏 ﹞為 汲郡 太守……在郡有殊績。”宋書·南郡王義宣傳:“ 師護 雖無殊績,潔己節(jié)用,通懷期物,不恣羣下。” 唐 白居易 《除李遜京兆尹制》:“賞其殊績,擢在大藩?!?/div>
《國語辭典》:著績(著績)  拼音:zhù jī
政績卓著?!稌x書。卷四五。侯史光傳》:「光儒學(xué)博古,歷官著績,文筆奏議皆有條理。」《南史。卷一七。向靖傳》:「又從征廣固、討盧循,所在著績,封安南縣男?!?/div>
分類:政績卓著
《國語辭典》:考成  拼音:kǎo chéng
長官考核屬下辦事的成效?!读砍烧Z注解。吏部》:「考成:上官考查屬員辦事有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