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救恤(救卹)
亦作“ 救卹 ”。 救濟撫恤。三國志·魏志·張范傳:“救恤窮乏,家無所餘,中外孤寡皆歸焉?!?span id="jsnfx2q" class="book">《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 安南 之陷,將吏遺人多客伏溪洞,詔所在招還救卹之,免 安南 賦入二年?!?宋 司馬光 《應詔言朝政闕失狀》:“民窮困已極而無人救恤,羸者不轉(zhuǎn)死溝壑,壯者不聚為盜賊,將何之矣?!?/div>
分類:救濟撫恤
《國語辭典》:濟度(濟度)  拼音:jì dù
使他人安全的通過水域。佛教以苦海比喻輪回,所以使他人脫離輪回苦海也稱為「濟度」?!峨s阿含經(jīng)》卷三六:「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挂沧鳌笣伞?。
《漢語大詞典》:安濟(安濟)
(1).安撫救濟。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宋固殺人報》:“時 大觀 四年,朝廷方行安濟法,若有病者,則里正當任責。”
(2).完全渡過。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龍神需舍利經(jīng)文:“指顧之間風濤恬息,即安行,晚與前舟相及,往還皆獲安濟焉?!?/div>
《漢語大詞典》:救患
救解禍患;救濟患難。左傳·僖公元年:“夏 邢 遷于 夷儀 ,諸侯城之,救患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論:“ 白起 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 應侯 ?!?span id="blbsiyo" class="book">《淮南子·人間訓》:“人皆務於救患之備,而莫能知使患無生?!?/div>
《漢語大詞典》:恤患(卹患)
謂濟人于患難。 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莒人伐我東鄙》:“凡書‘救’者,皆善其恤患而解紛也?!?br />救濟遭受禍患的人。后漢書·皇后紀論:“故知持權(quán)引謗,所幸者非己;焦心卹患,自強者唯國?!?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 黃河 白日,亟亶誠言,分災卹患,事非虛旨?!?唐 皮日休 《春秋決疑》:“故 春秋 之時,滅人國者多,救人國者鮮, 仲尼 旌其卹患也。”
《漢語大詞典》:舍施(捨施)
猶施舍。謂以財物、人力資助寺院或救濟貧民。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葉法善:“師乘白鹿,自海上而至,止於 龍興觀 。遠近禮敬,捨施豐多?!?宋 蘇軾 《勝相院經(jīng)藏記》:“時見聞者,皆爭捨施。富者出財,壯者出力,巧者出技,皆捨所愛?!?宋 葉適 《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志銘》:“公益感勵奮發(fā),以薄賦歛、厚捨施為己任?!?span id="mshz7fw" class="book">《醒世恒言·鄭節(jié)使立功神臂弓》:“若員外不肯捨施,貧僧到晚自教人取?!?/div>
《漢語大詞典》:相赒(相賙)
亦作“ 相周 ”。 相互救濟。周禮·地官·大司徒:“五黨為州,使之相賙?!?清 劉大櫆 《乞里人共建義倉引》:“古者鄰里有相周之義?!?/div>
分類:相互救濟
《漢語大詞典》:振業(yè)(振業(yè))
(1).謂救濟之使有產(chǎn)業(yè)。漢書·元帝紀:“以三輔、太常、郡國公田及苑可省者振業(yè)貧民,貲不滿千錢者賦貸種、食?!?顏師古 注:“振起之,令有作業(yè)?!?宋 司馬光 《程夫人墓志銘》:“因求族姻之孤窮者,悉為嫁娶振業(yè)之?!?br />(2).治業(yè)。漢書·武帝紀:“存問鰥寡廢疾,無以自振業(yè)者,貸與之?!?/div>
《漢語大詞典》:蠲賑(蠲賑)
亦作“ 蠲振 ”。 免除租稅,救濟饑貧。 明 沈榜 《宛署雜記·山川》:“不獲成災,少沾蠲賑。”明史·英宗前紀:“秋七月乙酉, 河 決 大名 ,沒三百餘里,遣使蠲振?!?清 劉光第 《美酒行》:“告災有大府,蠲賑來鄰疆?!?/div>
《漢語大詞典》:賑施(賑施)
救濟布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四·道猛:“ 猛 隨有所獲,皆賑施貧乏,營造寺廟?!?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久之歸 蜀 ,與親舊樂飲,賑施貧者,期年而后還?!?/div>
分類:救濟布施
《漢語大詞典》:拯恤(拯卹)
亦作“ 拯恤 ”。 援助;救濟。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問人間所疾苦,拯卹貧賤周贍不足。”資治通鑒·梁武帝普通七年:“ 深 召都督 毛謐 等數(shù)人,交臂為約,危難之際,期相拯恤?!?span id="uarjah7" class="book">《明史·黃福傳》:“ 福 咸加拯恤,甄其賢者與共事,由是至者如歸?!?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二章:“而積習生常,視為當然,仁人義士不垂拯恤,致使數(shù)千年無量數(shù)之女子永罹囚奴之辱?!?br />見“ 拯卹 ”。
分類:援助救濟
《漢語大詞典》:贍恤(贍恤)
亦作“ 贍卹 ”。 救濟,撫恤。《后漢書·順帝紀》:“比蠲除實傷,贍恤窮匱,而百姓猶有棄業(yè),流亡不絶。”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常遣腹心左右,歷訪閭里人士,其有貧困吉兇不舉者,即遣贍卹之?!?span id="2ohyrme" class="book">《新唐書·鄭注傳》:“ 守澄 入總樞密,與俱至京師,厚加贍卹,日夜為 守澄 計議,因陰通賂遺?!?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 錢敦堂 編修歿,其門生為經(jīng)紀棺衾,贍恤妻子,事事得所?!?/div>
分類:救濟撫恤
《國語辭典》:全取  拼音:quán qǔ
施惠、救濟?!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三七出》:「故鄉(xiāng)有路沒盤纏,今哀告望憐念,全取我兩文錢?!?/div>
分類:施惠救濟
《漢語大詞典》:賑窮(賑窮)
救濟窮苦的人。《韓詩外傳》卷三:“弔死問疾,赦過賑窮?!?漢 班固 《白虎通·文質(zhì)》:“朋友之際,五常之道,有通財之義,賑窮教急之意,中心好之?!?陶成章 《浙案紀略·敖嘉熊傳》:“其宅心慈惠,凡恤嫠育孤養(yǎng)老賑窮等諸慈善事業(yè),無不首為之倡?!?/div>
分類:救濟窮苦
《漢語大詞典》:救窮(救窮)
(1).救濟窮困。 漢 劉向 說苑·反質(zhì):“得珠者不得粟,得粟者不得珠,子將何擇? 禽滑釐 曰:‘吾取粟耳,可以救窮。’”太平經(jīng)·六罪十治訣:“或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饑寒而死,罪不除也。”
(2).中藥名。即黃精。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黃精一名兔竹,一名救窮,一名垂珠。”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