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3—1143 【介紹】: 宋徽州績溪人,字汝明,號三山老人?;兆诖笥^三年進士。歷官監(jiān)察御史。欽宗時奏言戰(zhàn)禍始于趙良嗣,請殺之以快天下。遷侍御史。高宗即位,言者論其嘗事張邦昌偽廷,降集英殿修撰,知廬州。守廬二年,修城治戰(zhàn)具,出兵擊盜,人心始安。累遷廣西經(jīng)略使,因素為秦檜所惡,又遭轉(zhuǎn)運副使呂源誣陷,下獄死。
全宋詩
胡舜陟(一○八三~一一四三),字汝明,晚號三山老人績溪(今屬安徽)人?;兆诖笥^三年(一一○九)進士,調(diào)山陰主簿。歷秀州教授,選為睦親宅宗子博士,遷監(jiān)察御史。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擢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出知廬州。三年,移建康府。四年,改臨安府,以事奪職提舉江州太平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四)。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起充京畿數(shù)略安撫使。二年,再知廬州。五年,移靜江府(同上書卷一○一)。八年,以事罷;十年,再知靜江(同上書卷一一九、一三五)。十三年,以忤秦檜死于靜江獄,年六十一。秦檜敗后追贈少師。著有《三山老人語錄》等,已佚。清道光十九年裔孫胡培翚輯有《胡少師總集》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八、《新安文獻志》卷七八有傳。今錄詩十四首。
全宋文·卷三七七四
胡舜陟(一○八三——一一四三),字汝明,徽州績溪(今安徽績溪)人。登大觀三年進士第,歷州縣官,為監(jiān)察御史。遷侍御史。高宗即位,言者論其嘗事偽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廬州。擢徽猷閣待制,知建康府,改臨安府,充京畿數(shù)路宣撫使,遷廬壽鎮(zhèn)撫使,改淮西安撫使。紹興五年知靜江府。為臺官論罷。十年復為廣西經(jīng)略使、知靜江府。十三年,運副呂源以書抵秦檜,訟舜陟受金盜馬,非訕朝政。秦檜素惡舜陟,奏遣大理寺官往推劾,辭不服,死獄中?!?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八有傳,又見清胡培翚《胡少師年譜》。
《國語辭典》:教諭(教諭)  拼音:jiào yù
1.教導誨諭。唐。張九齡 論教皇太子狀:「若親近細人,不聞教諭,縱欲行善,猶未知所適,此必然也?!?br />2.職官名。宋代始置,負責教育所屬生員。《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其時侯官教諭姓彭,名祖壽,號古朋,就是仙游人。」
《漢語大詞典》:司訓(司訓)
(1). 明 清 時縣學教諭的別稱。 明 葉盛 水東日記篇目有“蔣司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回目:“ 魯小姐 制義難新郎, 楊司訓 相府薦賢士?!?張慧劍 校注:“司訓,縣學教官‘教諭’的別稱?!?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石林燕語》:“復假 仁和 勞季言 司訓所藏……底本,覆勘一周,考證益密?!?br />(2).指擔任司訓之職。 清 方苞 《大父馬溪府君墓志銘》:“ 苞 生六年,大父司訓於 蕪湖 ?!?/div>
《漢語大詞典》:贊諭(贊諭)
引導教諭。亦指引導教諭之人。 唐 元稹 《顏峴右贊善大夫制》:“今朕將建東朝,深思贊諭。異時使朕愛子知忠孝之道如爾 峴 ,吾何患焉!”明史·職官志二:“內(nèi)外庶政可為規(guī)鑒者,隨事而贊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