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詞典 1分類詞匯 5
《漢語大詞典》:單行(單行)
一行。 姚華 《論文后編》:“論雖一體,製實多端,或分著作之一篇,或括撰述之總部,多則累牘,少亦單行?!?/div>
分類:一行
《國語辭典》:古文  拼音:gǔ wén
1.上古的文字?!段倪x。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于壞壁之中?!?br />2.漢代經(jīng)學的一派,以先秦古文所書?!段倪x。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歆親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于學官?!?jié)h。許慎〈說文解字序〉:「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jīng)》,皆古文也?!?br />3.唐宋文壇上古文運動所主張的先秦兩漢的文體。相對于駢文而言。清。方苞〈古文約選。序〉:「自魏、晉以后,藻繪之文興,至唐韓氏起八代之衰,然后學者以先秦、盛漢辯理論事質(zhì)而不蕪者為古文?!箙⒁姟腹盼倪\動」條。
4.泛指文言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若有詩賦古文更好了,容日細細捧讀?!?/div>
《漢語大詞典》:古文經(jīng)學(古文經(jīng)學)
經(jīng)學中研究古文經(jīng)的一個流派。 西漢 朝廷重視今文經(jīng)籍,設(shè)立學官傳授,而在 孔 壁和民間發(fā)現(xiàn)的古文經(jīng)籍長期僅由民間傳授。 王莽 為改制需要,重視《周官》,才列入學官, 東漢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時,治古文經(jīng)的 賈逵 受重視,古文經(jīng)籍也隨之風行,古文經(jīng)學地位始提高。其后 馬融 、 服虔 、 鄭玄 等在講解經(jīng)義、訓詁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經(jīng)學興盛,成為 魏 、 晉 、六朝、 隋 、 唐 研究經(jīng)學的主流?,F(xiàn)存《十三經(jīng)》多采用古文經(jīng)學的說法。它的主要特點是按字義講解經(jīng)文,訓詁簡明,不憑空臆說,反對讖緯,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學者繼承古文經(jīng)學的訓詁方法而加以條理發(fā)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漢語大詞典》:散行
(1).猶散發(fā)。管子·國蓄:“斂積之以輕,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什倍之利?!?br />(2).隨意閑走。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抹臉兒術(shù):“其人衣服言語,與人無異,或數(shù)十人同入城市,或數(shù)人散行郊野,時隱時現(xiàn),去來莫測。”
(3).分散而行。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點銅成庚:“因 紹圣 元年七月十五日相語曰:‘我輩所學,游訪未遠,今當各散行,以十年為期,卻以此月此日會於此地。’”
《漢語大詞典》:單語(單語)
(1).只語,一句話。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先圣昔賢之單語片言,固非頑鈍無恥者所可藉以藏身也?!?br />(2).非對偶的語句,散體語句。 章炳麟 《文學總略》:“ 阮元 之徒,猥謂儷語為文,單語為筆, 任昉 、 徐陵 所作可云非儷語邪?”
《國語辭典》:唐太宗入冥記(唐太宗入冥記)  拼音:táng tài zōng rù míng jì
敦煌變文名。殘卷編號為S2630。通篇散體。敘述唐太宗魂魄離開身體,冥間判官崔玨帶領(lǐng)游地府,并為太宗添壽的故事。
分類:編號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