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齋食(齋食)
(1).古人齋戒時(shí)所用的飯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世人或端坐奧室,不妨言笑,盛營甘美,厚供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盡無相見之理,蓋不知禮意乎?” 清 趙翼 《西巖治具全用素食作素食歌見示亦作一首答之兼調(diào)夢樓》詩:“古人齋食但忌葷,所謂葷者乃五辛。”
(2).供僧、尼或佛教徒吃的素食。《水滸傳》第四回:“長老叫備齋食,請 趙員外 等方丈會齋?!?/div>
《國語辭典》:素食  拼音:sù shí
1.蔬食,菜食里沒有葷腥?!稘h書。卷六八?;艄鈧鳌罚骸竿霰е?,廢禮誼,居道上不素食?!?br />2.平時(shí)常吃的食物。《儀禮。喪服禮》:「傳曰:『食菜果,飯素食?!弧?br />3.無功勞而空享俸祿?!对娊?jīng)。魏風(fēng)。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挂沧鳌杆夭汀埂?/div>
《國語辭典》:素餐  拼音:sù cān
無功勞而空享俸祿?!对娊?jīng)。魏風(fēng)。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埂逗鬂h書。卷五七。謝弼傳》:「今之四公,唯司空劉寵斷斷首善,馀皆素餐致寇之人?!挂沧鳌杆厥场?。
《漢語大詞典》:齋時(shí)(齋時(shí))
佛教語。吃齋食的時(shí)間。自黎明至正午之間。 唐 白居易 《同錢員外題絕糧僧巨川》詩:“齋時(shí)往往聞鐘聲,一食何如不食閑?”《禪苑清規(guī)·警眾》:“齋前聞三下版鳴者,眾僧下鉢也,次鳴大鐘者,報(bào)齋時(shí)也?!币灿靡灾咐杳鲿r(shí)候。《三國志平話》卷中:“卻説昏黃火發(fā),次日齋時(shí)方出?!?/div>
《漢語大詞典》:僧齋(僧齋)
請僧而供養(yǎng)齋食,兼有誦經(jīng)略儀,謂之“僧齋”。魏書·釋老志:“﹝沙門 道登 ﹞二十年卒, 高祖 甚悼惜之,詔施帛一千匹。又設(shè)一切僧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 唐 姚合 《贈王建司馬》詩:“老覺僧齋健,貧還酒債遲?!?宋 陸游 有《觀華嚴(yán)閣僧齋》詩。自注云:“閣下自四月初至七月末,日飯僧?dāng)?shù)千人?!?/div>
《國語辭典》:齋僧(齋僧)  拼音:zhāi sēng
設(shè)齋食以供養(yǎng)僧人。《舊唐書。卷一三。德宗本紀(jì)下》:「己丑,右神策中尉霍仙鳴病,賜馬十匹,令于諸寺齋僧。」
分類:齋食
《漢語大詞典》:中食
(1).進(jìn)食之中。國語·晉語九:“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嘆。” 三國 魏 鐘會 《生母張夫人傳》:“﹝ 孫氏 ﹞愈更嫉妬,乃置藥食中,夫人中食,覺而吐之。”
(2).指佛教徒于中午進(jìn)齋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忽見一寺,門宇炳煥,遂求中食?!?span id="zhzpizs" class="book">《釋氏要覽·中食》引《僧祇律》云:“時(shí)食,謂時(shí)得食,非時(shí)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時(shí)得食,當(dāng)日中,故言中食?!?br />(3).普通飲食。宋史·孝義傳·郭琮:“凡母之所欲,必親奉之。居常不過中食,絶飲酒茹葷者三十年,以祈母壽。”
《漢語大詞典》:營齋(營齋)
設(shè)齋食以供僧道,請為死者超度靈魂。南齊書·劉瓛傳:“ 子良 遣從 瓛 學(xué)者 彭城 劉繪 、 順陽 范縝 將廚於 瓛 宅營齋?!?span id="yitkbri"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七六:“留一萬錢物寄 諧 ,請為營齋?!?唐 元稹 《遣悲懷》詩之一:“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div>
《國語辭典》:齋供(齋供)  拼音:zhāi gòng
供奉神佛的食品?!端疂G傳》第一回:「次日五更時(shí)分,眾道士起來,備下香湯齋供?!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六:「巫娘子與他約定日期,到庵中,先把五錢銀子與他做經(jīng)觀齋供之費(fèi)。」
《國語辭典》:修齋(修齋)  拼音:xiū zhāi
會合僧眾,供以齋食,謂之齋會,執(zhí)行齋會稱為「修齋」。
《漢語大詞典》:齋所(齋所)
(1).祭祀前齋戒、習(xí)禮的場所。舊唐書·禮儀志一:“皆日未出前至齋所。至祀前一日,各從齋所晝漏上水五刻向祀所。”文獻(xiàn)通考·郊社三:“諸祀官致齋之日,給酒食及明衣布,各習(xí)禮於齋所?!?br />(2).布施齋食的場所。唐六典·尚書禮部四:“凡國忌日,兩京定大觀、寺各二散齋,諸道士、女道士及僧尼,皆集於齋所?!?/div>
《漢語大詞典》:午齋(午齋)
(僧人)中午的齋食。 唐 白居易 《晚起閑行》詩:“午齋何儉潔,餅與蔬而已?!?宋 陸游 《初春書喜》詩:“兩犢掀春泥,一鉢隨午齋?!眳⒁姟?午供 ”。
《漢語大詞典》:午供
寺廟中所供的午齋。 宋 趙蕃 《章塢庵》詩:“午供隨齋鉢,留題陟上方?!?元 白珽 湛淵靜語卷一:“﹝ 莫子山 ﹞屢欲舍去,僧意以為檀施,苛留作午供。”
分類:寺廟廟中
《漢語大詞典》:天齋(天齋)
天上所設(shè)齋食;天上的筵席。 元 無名氏 《翫江亭》第一折:“我閑騎白鹿游三島,笑跨黃鶴翫九州。貧道因赴天齋以回?!?/div>
齋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過午時(shí)不食,謂午前中之食也。齋非就食體而云。就食時(shí)而云也。持比丘戒沙彌戒者勿論,持在家八齋戒者之食法也。故僧家之食及法會之施食,總名為齋。但俗以為精進(jìn)而禁肉類,是大乘戒之別意,非關(guān)于齋之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