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99—1262 【介紹】: 宋徽州祁門人,字巨山,號秋崖。理宗紹定五年進(jìn)士。淳祐中為趙葵參議官,差知南康軍,以杖責(zé)湖廣總領(lǐng)所綱梢而忤賈似道。后歷知邵武軍、袁州,又忤丁大全,罷歸。詩文不用古律而以意為之。有《秋崖集》。全宋詩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jìn)士,歷南康軍、滁州教授,淮東安撫司干官,進(jìn)禮、兵部架閣,添差淮東制司干官。因代淮帥趙葵書稿責(zé)史嵩之,史嗾言者論罷,閑居四年。范鐘為左丞相,除太學(xué)博士兼景獻(xiàn)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遷宗學(xué)博士,以宗正丞權(quán)三部郎官。出知南康軍,移知邵武軍,寶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饒州、寧國府,未上而罷,閑居七年。程元鳳當(dāng)國,起知袁州。丁大全當(dāng)國,以忤命劾罷。賈似道當(dāng)國,起知撫州,辭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孫方謙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詩三十四卷,清四庫館臣據(jù)當(dāng)時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編為《秋崖集》四十卷?!?a target='_blank'>秋崖集》較明刊本多出詩八十馀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詩十馀首為《秋崖集》所無。事見《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傳》?!》皆涝姡悦骷尉肝迥昶铋T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秋崖集》(簡稱四庫本)、清翁同書批校并跋抄本(簡稱翁本,藏北京圖書館)?!?a target='_blank'>秋崖集》中多出的詩,編為第三十五卷,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十六卷。詞學(xué)圖錄
方岳(1199-1262) 字巨山,自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有《秋崖先生小稿》。全宋文·卷七八七九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號秋崖,徽州祁門(今安徽祁門)人。紹定五年進(jìn)士,調(diào)南康軍教授。淳祐六年遷宗學(xué)博士,七年除秘書郎。適趙葵以元樞出督,辟充參議官。丐祠,移知南康軍,以杖舟卒忤荊帥賈似道,兩易知邵武軍。后知袁州,又忤丁大全罷歸。官終朝散大夫。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岳才鋒凌厲,詩文四六不用古律,以意為之,語或天出,尤工駢體。著《重修南北史》一百七十卷、《宗維訓(xùn)錄》十卷及《秋崖集》(一本題《秋崖小稿》)。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史翼》卷一七。
人物簡介
【生卒】:1204—1254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巖仲。方壬孫。理宗紹定五年進(jìn)士。歷龍溪縣尉、英德府教授。方大琮為漕使,辟為漕幕,與徐明叔、洪天錫號三賢幕。官終袁州通判,卒于赴任途中。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臺州寧海人,字元善,號菊田。經(jīng)明行修,隱居不仕,以詩名世。有《深雪偶談》。全宋詩
方岳,字元善,號菊田,寧海(今屬浙江)人。理宗時隱居不仕。有《深雪偶談》一卷?!端渭局伊x錄》卷一三有傳。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生卒】:1214—1261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澄孫,字蒙仲,以字行。方大東子。理宗淳祐七年進(jìn)士。歷邵武軍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軍,表倡儒術(shù),請立樵川書院,以廣教學(xué),治以最聞。官至秘書丞。始以文字見知于賈似道。及似道相,獨(dú)求外補(bǔ)。有《女教》、《通鑒表微》、《洞齋集》。全宋詩
方蒙仲(一二一四~一二六一),名澄孫,以字行,號烏山,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寄居興化(今福建仙游東北)。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jìn)士(《淳熙三山志》卷三二),調(diào)邵武軍教授。歷通判泉州,召為秘書丞。不附賈似道,景定初出知邵武軍(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二年卒,年四十八。有《絅錦小稿》,已佚。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六《方秘書蒙仲墓志銘》、《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九《秘書方蒙仲先生澄孫》?!》矫芍僭姡瑩?jù)《永樂大典》、《詩淵》等書所錄,編為一卷。全宋文·卷八○九三
方澄孫(一二一四——一二六一),字蒙仲,號烏山,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大東子。淳祐七年進(jìn)士。歷知邵武軍,寶祐中知泉州。官至秘書丞。景定二年九月卒,年四十八。著有《絅錦集》、《烏山小稿》、《通鑒表微》等。見劉克莊《方秘書蒙仲墓志銘》(《后村大全集》卷一六二)。
人物簡介
【生卒】:1227—1307 【介紹】: 宋元間徽州歙縣人,字萬里,號虛谷。幼孤,從叔父學(xué)。宋理宗景定三年進(jìn)士。初媚賈似道,似道敗,又上十可斬之疏。后官知嚴(yán)州,以城降元,為建德路總管。尋罷歸,遂肆意于詩。有《桐江集》、《續(xù)古今考》,又選唐宋以來律詩,為《瀛奎律髓》。元詩選
回字萬里,別號虛谷,徽州歙縣人。宋景定壬戌,別省登第,提領(lǐng)池陽茶鹽,累遷知嚴(yán)州。元兵至迎降,即以為建德路總管。尋罷,徜徉杭、歙間以老。虛谷傲睨自高,不修邊幅。賈似道敗,嘗上十可斬之疏。晚而歸元,終以不用,乃益肆意于詩。吟詠?zhàn)疃?,亦不甚持擇也。其自序?a target='_blank'>桐江續(xù)集》云:「予自桐江休官閒居,萬事廢忘,獨(dú)于讀書作詩,未之或輟。」是時年已六十馀矣。仇仁近嘗贈詩云:「老尚留樊素,貧休比范丹。」頗為時論所笑。嘗選唐、宋以來近體詩評論之,名曰《瀛奎律髓》,于情景虛實(shí)之間,三致意焉。而尤以山谷、后山、簡齋為標(biāo)準(zhǔn)。海虞馮定遠(yuǎn)曰:「方君所娓娓者,止在西江一派。觀其議論,全是執(zhí)己見以繩縛古人,以古人無礙之才,圓變之學(xué),曲合于拘方板腐之輩。吾恐其說愈詳而愈多所戾耳。」此言可謂深中虛谷之病矣。全宋詩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萬里,一字淵甫,號虛谷,別號紫陽山人,歙縣(今屬安徽)人。早年以詩獲知州魏克愚賞識,后隨魏至永嘉,得制帥呂文德推薦。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進(jìn)士,廷試原為甲科第一,為賈似道抑置乙科首,調(diào)隨州教授。呂師夔提舉江東,辟充干辦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遷通判安吉州。時賈似道魯港兵敗,上書劾賈,召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總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覲見,歸后仍舊任。前后在郡七年,為婿及門生所訐,罷,不再仕。以詩游食元新貴間二十馀年,也與宋遺民往還,長期寓居錢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卦姵鯇W(xué)張耒,晚慕陳師道、黃庭堅(jiān),鄙棄晚唐,自比陸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詩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續(xù)集》,系元時罷官后所作,自序稱二十卷,《千頃堂書目》作五十卷,今殘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匾运问赝凉凫t顏仕元,以“大物既歸周,裸士來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開解,并諛元為“今日朝廷貞觀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誠屬可鄙,所以為周密《癸辛雜識》別集卷上所深詆。周斥其曾以梅花百詠諛賈似道,當(dāng)為事實(shí),集中有“向來世故未曾識,折腰此人(似道)覬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張君輗約飲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為韻》),即為此事之證明。因此前人雖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憤,而回人品確不能稱道。事見本集有關(guān)詩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傳?!》交卦?,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抄《虛谷桐江續(xù)集》(四十八卷,簡稱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兩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詩集外之詩、校本多出底本之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萬里,號虛谷。宋景定三年別省登第,累知嚴(yán)州。入元為建德路總管。有桐江集。
人物簡介
方山京,字子高,號硯庵,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進(jìn)士。除平江軍節(jié)度簽判。五年,被劾罷。度宗即位,以原官起用,咸淳三年(一二六七)除秘書省正字,進(jìn)校書郎,以疾卒。事見《宋歷科狀元錄》卷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全宋文·卷八二五九
方山京,字子高,號硯庵,慶元府慈溪(今浙江寧波西北)人。景定三年進(jìn)士第一。五年,因校士,舉策問極言公田之?dāng)_,被劾罷歸。度宗登極,除簽書平江軍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咸淳三年,除秘書正字、兼沂靖惠王府教授,進(jìn)校書郎、兼莊文府教授,以疾卒。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宋歷科狀元錄》卷八,《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上一,《宋元學(xué)案補(bǔ)遺》卷七一。
人物簡介
【生卒】:1240—1321 【介紹】: 宋元間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號巖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學(xué),入元不仕。善為古今詩,不緣雕琢,體裁純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全宋詩
方鳳(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號巖南,浦江(今屬浙江)人。宋末入太學(xué),應(yīng)禮部試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歸鄉(xiāng),名其齋為存雅堂,學(xué)者稱存雅先生。與寓浦陽之謝翱、吳思齊等結(jié)為汐社,聯(lián)絡(luò)故老,期望恢復(fù)。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遺詩由門人柳貫選刊為九卷,已佚。清初,同邑張燧掇拾群書殘剩詩文,編為《存雅堂遺稿》十三卷,于順治十一年刊刻。事見明宋濂《浦陽人物記》,清乾隆《浦江縣志·文苑》有傳?!》进P詩,以清雍正二年補(bǔ)刻本為底本。補(bǔ)刻本補(bǔ)入的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道立,或作立道,號石巖。方蒙仲子。度宗咸淳元年進(jìn)士。歷黃州教授、太常寺主簿以歸。端宗景炎間興化被元兵攻占,見元帥責(zé)以大義,帥為降禮。入元不仕。全宋詩
方公權(quán),字立道,號石巖,莆田(今屬福建)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jìn)士。歷廣州教授,太常寺主簿。宋亡不仕。事見《萬姓統(tǒng)譜》卷四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元之際嚴(yán)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lǐng)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xué),學(xué)者稱為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元詩選
夔,一名一夔,字時佐,淳安人。生于宋季,嘗從何潛齋游,究心義理之學(xué)。攻舉子業(yè),不利于有司。退隱富山之麓,扁其堂曰「綠猗」,授徒講學(xué)其間,自號知非子,學(xué)者稱富山先生。所著有《富山懶稿》。曾孫宗大編次,五世孫文杰刻之。明正統(tǒng)間,同邑周瑄為之序,謂其文詞聲容雅淡,不為體裁音節(jié)之所拘。商素庵曰:「富山詩紆馀渾厚,弗事雕刻,亦足以觀先生沖雅之操矣?!菇衿浼兴d《閔忠》詩云:「自鄭有謀歸華氏,舍湘無地托王琳?!怪^文文山也?!墩D奸》云:「爾身不恤無埋地,此恥奚容更戴天?!怪^賈似道也。其忠義之感,凜然言外。他如:「春盤脆響供雷筍,夜焙芳鮮摘露芽?!埂感Q老任眠催作繭,燕來新乳賀成家?!埂府嫿谴禋埖褪穑壶f衡斷遠(yuǎn)村煙。」「滴愁細(xì)雨驚秋暮,照睡青燈伴夜闌?!埂冈蛮o自驚翻舞影,露蛩相吊洗啼痕?!挂喽嘌判阒湟?。全宋詩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時佐,號知非子,淳安(今屬浙江)人。嘗從何夢桂學(xué),累舉不第,后以薦為嚴(yán)州教授。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講學(xué),學(xué)者稱富山先生。有《富山懶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孫文杰輯為《富山遺稿》。事見本集卷首明商輅序,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七有傳?!》揭毁缭?,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十卷本為底本,校以舊抄《方時佐先生富山懶藁》十九卷(簡稱舊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浦江(今屬浙江)人,字壽父。方鳳子。精于詩。文史
方樗,婺州人,字壽甫,一字子踐,號北村。
人物簡介
【介紹】: 元莆田人,字用晦,號杏翁,又號杏林布衣。工詩,精醫(yī)術(shù)。有《杏林肘后方》、《傷寒書》、《脈理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