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末唐初吳郡雉山人。煬帝大業(yè)十三年,天下大亂,汪華起兵新安,稱王睦州。杜伏威起兵淮南,自號吳王,命王雄誕平歙,復(fù)睦州,用亮為睦州刺史。唐高祖武德初,伏威又使之持節(jié)領(lǐng)盧、申二州諸軍事。乃納土歸唐,鄉(xiāng)里得免屠戮,為時所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青州千乘人,字伯宗。少為小校。后晉出帝時累遷邢州留后。契丹入汴,命遙領(lǐng)洋州節(jié)度使,屯鄭州,為兵士所迫,號鄭王。潛奔洛陽,為河南府行留守事,擊破張遇。后為武行德所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0—1122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徙居長洲,字子通。方龜年子。早通經(jīng)學,尤工于詩,為鄉(xiāng)貢第一。后舉進士不第,即棄去,躬耕田間,閑則讀書?;兆诔鐚幩哪暌赃z逸薦,為興化軍助教。所為詩精詣警絕,甚為王安石所稱賞。有《方秘校集》。
全宋詩
方惟深(一○四○~一一二二),字子通,原籍莆田(今屬福建),父卒葬長洲(今江蘇蘇州),因家焉。舉鄉(xiāng)貢第第一,試進士不第,遂與弟躬耕?;兆诔鐚幩哪辏ㄒ灰弧鹞澹┰t舉遺逸,得興化軍助教。宣和四年卒,年八十三。有《方秘校集》十卷,已佚。事見《北山小集》卷三三《莆陽方子通墓志銘》、《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今錄詩二十七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南圭。方峻子。仁宗皇祐五年進士。累官守惠州,適蘇軾謫惠,日與相倡和。官終朝請大夫。
全宋詩
方子容,字南圭,莆田(今屬福建)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嘉祐六年(一○六一)為威武軍節(jié)度推官(《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三)。神宗元豐間知東莞縣(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哲宗紹圣間通判循州,知惠州(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三)。今錄詩三首。
方叔完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字子固,改字道全。方嶠子。神宗元豐中知侯官縣,民筑港蓄水,損害懷安民田,乃秉公處理,命民改筑。獨為知州曾鞏所嘗識,檄權(quán)節(jié)度推官,表薦之,移知祥符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子正。方嶠子。神宗熙寧六年進士。由京東檢法召對,除司農(nóng)丞。章惇、蔡確、蔡京均薦之,欲處以臺閣,宙力請外補,得京西提舉常平。不畏黨禁牽連,奏請發(fā)還程頤所買汝州田,又論范鎮(zhèn)子范百揆不當罷官。仕至轉(zhuǎn)運判官。
全宋文·卷二六二二
方宙,初名輔宋,字子正,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熙寧六年進士。由京東檢法召對,除司農(nóng)丞。章惇等薦之,將處以臺閣,不就。提舉京西常平,奏乞給還程頤舊田。官至轉(zhuǎn)運判官。見《道命錄》卷二,劉克莊《跋王道輔作河東方漕墓志》(《后村大全集》卷一○四),《萬姓統(tǒng)譜》卷四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儼,字子嚴。方慎從孫。神宗熙寧六年進士。徽宗大觀初知安豐縣,被薦舉赴都堂審察,蔡京以其不肯私謁而報罷。復(fù)知侯官縣,尋乞歸。
《國語辭典》:方子  拼音:fāng zi
醫(yī)生所開的處方。《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改用一個丸劑的方子,加入幾味祛風的藥,漸漸見效?!埂都t樓夢》第七回:「也該趁早兒請個大夫來,好生開個方子,認真吃幾劑藥,一勢兒除了根才是?!?/div>
《國語辭典》:老方子  拼音:lǎo fāng zi
1.治病的舊藥方。如:「這個老方子治咳嗽很有效?!?br />2.引申為處理事情的舊方法。如:「老方子解決不了新問題?!?/div>
《國語辭典》:開方(開方)  拼音:kāi fāng
1.開藥方。如:「藥師是不能隨便替病人開方的?!挂沧鳌搁_方子」、「開方兒」。
2.一種求一個數(shù)的方根的運算方法。求平方根稱為開平方,求立方根稱為開立方。
《國語辭典》:方兒(方兒)  拼音:fāng ér
1.方子、藥方。如:「為了治療他的病,用盡各種方兒?!埂都t樓夢》第七回:「不問這方兒還好,若問起這方兒,真真把人瑣碎壞了?!?br />2.方法。《紅樓夢》第一○回:「大家斟酌一個方兒,可用不可用,那時大爺再定奪?!?/div>
《國語辭典》:復(fù)方(複方)  拼音:fù fāng
結(jié)合數(shù)種中藥材以治療疾病的方劑。如四物湯由當歸、熟地黃、芍藥、川芎所組成。
《國語辭典》:枋子  拼音:fāng zi
1.方柱形的木材。
2.棺材。
分類:方子棺材
《漢語大詞典》:方材
截面呈方形或長方形的木材。也叫方子。
《漢語大詞典》:棋眼
亦作“棊眼”。 圍棋一方子中所留的空格,為對方不能下子處。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弈棊》云:‘ 湘東 一目誠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湘東 目為棊眼,不愜甚矣。且此聯(lián)豈專指輸局邪!不然,安可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