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灰木  拼音:huī mù
1.比喻意志消沉,毫無生氣。宋。范成大 再次韻述懷約子文見過詩:「灰木心形雪滿頭,鶴鳧長短不悲憂。」
2.植物名。灰木科灰木屬,落葉小灌木。葉橢圓形,基部圓鈍,先端尖銳,深綠色。圓錐花序長四至七公分,開白花,果球形或卵形,熟時(shí)黑色。嫩枝、葉及花序上均生有毛??芍谱龀杉揖?、染料。也稱為「白礬」、「華白礬」。
《國語辭典》:隱宮(隱宮)  拼音:yǐn gōng
宮刑。《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隱宮徒刑者七十馀萬人。」
《漢語大詞典》:嚴(yán)枯(嚴(yán)枯)
謂因風(fēng)霜嚴(yán)急而草木無生機(jī)。 清 謝文薦 《元日夜坐》詩:“竹柏共嚴(yán)枯,飄蕭猶英色?!?/div>
《國語辭典》:活死人  拼音:huó sǐ rén
罵人的話。稱毫無生氣的人。如:「年輕人應(yīng)該朝氣蓬勃,英姿煥發(fā),怎么可以無精打采,像個(gè)活死人呢?」
《漢語大詞典》:鼎游
謂魚游于鼎釜。比喻無生路。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魚嗟鼎游,蛟悲涸投。帆歸錦水何時(shí)又?!眳⒁姟?鼎魚幕燕 ”。
《漢語大詞典》:鼎魚幕燕(鼎魚幕燕)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鷰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 注:“ 袁嵩 《后漢書》:‘ 朱穆 上疏曰:養(yǎng)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shí),必也燋爛?!?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左氏傳》曰:‘ 吳 季札 曰:夫子之在此也,猶鷰巢于幕之上?!焙笠浴岸︳~幕燕”比喻處于極危險(xiǎn)境地的人或事物。 宋 王禹偁 《擬侯君集平高昌紀(jì)功碑序》:“我?guī)焺t奉辭伐罪,鳴皷而前,鱗萃翼涉,然猶以之環(huán)合,鼎魚幕燕,孤壘于是卵危。”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大軍已駐乎心腹,鼎魚幕燕,亡在旦夕?!?/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果(無生果)
佛教語。謂經(jīng)修持求得涅槃之理,而無生滅之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案達(dá)羅國:“見此光明相,疑入金剛定,因請菩薩證無生果?!?/div>
《國語辭典》:僵冷  拼音:jiāng lěng
身體因寒冷而僵硬。如:「冬夜里寒風(fēng)颼颼,凍得人全身僵冷?!?/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鄉(xiāng)(無生鄉(xiāng))
佛教謂無生無滅的境界。 唐 儲光羲 《題慎言法師故房》詩:“精廬不住子,自有無生鄉(xiāng)。”
《漢語大詞典》:無生之諦(無生之諦)
謂佛教無生無滅之真諦。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妙霓:“情忘衿襘,道悅苾蒭。堅(jiān)守不字之貞,妙解無生之諦。”
《國語辭典》:死氣沉沉(死氣沉沉)  拼音:sǐ qì chén chén
1.氣氛沉悶不活潑。如:「這幢老屋看起來死氣沉沉的?!?br />2.意志消沉,毫無生氣。如:「自從失戀后,他就消極郁悶,整天死氣沉沉的?!?/div>
《國語辭典》:天閹(天閹)  拼音:tiān yān
男子生殖器官畸變而無生殖能力的人。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八。黃門》:「世有男子雖娶婦而終身無嗣育者,謂之天閹,世俗則命之曰黃門?!埂读凝S志異。卷二。巧娘》:「生一子,名廉。甚慧,而天閹,十七歲,陰裁如蠶?!挂沧鳌柑旎隆?。
《國語辭典》:羊落虎口  拼音:yáng luò hǔ kǒu
羊落入老虎口里。比喻陷入險(xiǎn)境,難有生存的希望。明。單本《蕉帕記》第二九出:「太師爺就教龍?bào)J領(lǐng)兵前去策應(yīng),定然送死,這是羊落虎口之計(jì),伏乞太師爺尊裁?!挂沧鳌秆蛉牖⒖凇埂?/div>
《漢語大詞典》:學(xué)生腔(學(xué)生腔)
指詞匯貧乏、呆板無生氣的言語、文風(fēng)。 毛澤東 《反對黨八股》:“如果一篇文章,一個(gè)演說,顛來倒去,總是那幾個(gè)名詞,一套‘學(xué)生腔’,沒有一點(diǎn)生動活潑的語言,這豈不是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像個(gè)癟三么?”
《國語辭典》:行尸走肉  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
會走動卻沒有魂魄的軀體。比喻一個(gè)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氣,庸碌無為。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xué),雖死若存;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埂队讓W(xué)瓊林。卷二。身體類》:「谫劣無能,謂之行尸走肉?!挂沧鳌感惺吖恰?、「行尸視肉」、「走骨行尸」、「走肉行尸」。
《國語辭典》:朽木死灰  拼音:xiǔ mù sǐ huī
枯朽的木頭,冷卻的灰。比喻心志消沉,毫無生氣。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噓,安能到此?!?/div>
《國語辭典》:槁木死灰  拼音:gǎo mù sǐ huī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猶如冷灰。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于衷。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紅樓夢》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挂沧鳌改拘位倚摹?、「枯木死灰」、「死灰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