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日輪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世所謂太陽也,是日天子所居宮殿之外貌((參見:日宮))。俱舍論十一曰:「日輪下面,頗胝伽寶火珠所成,能熱能照。」觀無量壽經(jīng)曰:「金蓮華猶如日輪。」
七日輪出
【三藏法數(shù)】
(出法苑珠林)
七日輪出者,劫末之相也。天地始終謂之一劫,劫盡壞時,火災(zāi)將起,一切人民,皆作惡業(yè),遂使天久不雨,所種不生,諸水泉源,皆悉枯竭。久久之后,風(fēng)入海底,取日宮殿于須彌山邊,置日道中,遍照世間,草木凋落。如是一日乃至七日,次第而出,消竭海水,大地?zé)熎?,乾坤洞然,直至梵天,悉皆蕩盡。故有七日出現(xiàn)之說也。(劫,梵語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梵語須彌,華言妙高。直至梵天者,謂火災(zāi)起時,燒至色界初禪天也。)
〔一日出〕,一日出時,百草樹木,一時凋落。
〔二日出〕,二日出時,四大海水,從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內(nèi),自然枯涸。(梵語由旬,華言限量,或八十里或六十里或四十里。)
〔三日出〕,三日出時,四大海水,千由旬乃至七千由旬內(nèi),展轉(zhuǎn)消盡。
〔四日出〕,四日出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亦皆乾竭。
〔五日出〕,五日出時,四大海水,縱廣七千由旬,亦皆竭盡。長阿含經(jīng)云:五日出已,其后海水轉(zhuǎn)減,猶如春雨后牛跡中水,遂至涸盡,不漬人物也。
〔六日出〕,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千由旬皆悉煙出,從須彌山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及八大地獄,無不燒滅,煙燼無馀。人民命終及六欲諸天皆悉命終,宮殿皆空,一切無常,不得久住。(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今言三千大千者,總別兼稱也。八大地獄者,活地獄,黑繩地獄,合會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熱地獄,大熱地獄,阿鼻地獄也。六欲天者,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也。)
〔七日出〕,七日出時,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百千由旬,永無遺馀,山皆洞然,諸寶爆裂,烈焰震動,至于梵天,一切惡道,皆悉蕩盡。
明還日輪
【三藏法數(shù)】
經(jīng)云: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曜,而言還者,謂此講堂,日出則明,無日則暗,是則明因于日,故復(fù)還于日也。然明是所見之塵境,非能見之性也。以塵境則有生滅,見性元無生滅。是故所見之明則可還,能見之性不可還也。若能見之性亦可還者,則不明時無復(fù)見其暗矣。故曰明還日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