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嚴安


《史記》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傳〉~2958~
及至秦王,蠶食天下,并吞戰(zhàn)國,稱號曰皇帝,主海內(nèi)之政,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鐘虡,示不復(fù)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戰(zhàn)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
《漢書》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列傳·魏相〉~337~
元鼎二年,平原、勃海、太山、東郡溥被災(zāi)害,民餓死于道路。二千石不豫慮其難,使至于此,賴明詔振救,乃得蒙更生。今歲不登,谷暴騰踴,臨秋收斂猶有乏者,至春恐甚,亡以相恤。西羌未平,師旅在外,兵革相乘,臣竊寒心,宜蚤圖其備。唯陛下留神元元,帥繇先帝盛德以撫海內(nèi)?!股鲜┬衅洳?。
典故
更生累奏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列傳·劉向~〉928~
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成帝即位,顯等伏辜,更生乃復(fù)進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為中郎,使領(lǐng)護三輔都水。數(shù)奏封事,遷光祿大夫。是時帝元舅陽平侯王鳳為大將軍秉政,倚太后,專國權(quán),兄弟七人皆封為列侯。時數(shù)有大異,向以為外戚貴盛,鳳兄弟用事之咎。……時上無繼嗣,政由王氏出,災(zāi)異浸甚。向雅奇陳湯智謀,與相親友,獨謂湯曰:「災(zāi)異如此,而外家日盛,其漸必危劉氏。吾幸得同姓末屬,累世蒙漢厚恩,身為宗室遺老,歷事三主。上以我先帝舊臣,每進見常加優(yōu)禮,吾而不言,孰當言者?」向遂上封事極諫曰:「臣聞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術(shù)也。夫大臣操權(quán)柄,持國政,未有不為害者也?!瓜蜃砸姷眯庞谏希食o@訟宗室,譏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發(fā)于至誠。上數(shù)欲用向為九卿,輒不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終不遷。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馀年,年七十二卒。卒后十三歲而王氏代漢。
典故
竹馬待
 
騎兒逢郭伋
 
仙童馭竹
 
竹兒爭見
 
童子騎竹
 
竹馬拜迎
  
竹馬迎
 
兒童騎竹馬
 
童稚歡迎
 
騎竹歡迎
 
童子爭迎
 
迎使君車
 
竹馬約
 
兒騎空迎
 
騎竹更生
 
有兒迎郭伋
 
竹兒爭見君
 
竹馬舊童
 
竹馬望塵
 
竹馬迎逢
 
竹馬迎郭伋
 
竹馬童子
 
兒騎

相關(guān)人物
郭伋


《后漢書》卷三十一《郭伋傳》
「乃調(diào)伋為并州牧?!瓉城霸诓⒅?,素結(jié)恩德,及后入界,所到縣邑,老幼相攜,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粊侈o謝之。及事訖,諸兒復(fù)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謂別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span>

例句

人詠甘棠茂,童謠竹馬群。 劉商 送廬州賈使君拜命

詩叟未相識,竹兒爭見君。 孟郊 寄洛州李大夫

竹馬諸童子,朝朝待使君。 岑參 鳳翔府行軍送程使君赴成州

今朝竹馬諸童子,盡是當時竹馬孫。 朱元 迎孫刺史(郡閣雅談云。孫愿家自貞元巳后。三代為池陽刺史。有戟門門子朱元迎道左。獻詩曰。

竹馬數(shù)小兒,拜迎白鹿前。含笑問使君,日晚可回旋。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童兒待郭伋,竹馬空遲留。 李群玉 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前湘州張員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已傳童子騎青竹,總擬橋東待使君。 杜甫 李司馬橋了(一作成)承(一本無承字)高使君自成都回

騎兒逢郭伋,戰(zhàn)士得文翁。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海客乘槎渡,仙童馭竹回。 駱賓王 餞鄭安陽入蜀

《國語辭典》:更生  拼音:gèng shēng
重生,再生?!妒酚洝>硪灰欢?。主父偃傳》:「元元黎民得免于戰(zhàn)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后漢書。卷三五。張純傳》:「撫存萬姓,天下曠然,咸蒙更生?!?/div>
《漢語大詞典》:更生
(1).新生;重新獲得生命。莊子·達生:“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郭象 注:“更生者,日新之謂也?!?span id="xplkdro" class="book">《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及至 秦王 ,蠶食天下,并吞戰(zhàn)國,稱號曰皇帝。主海內(nèi)之政,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鐘虡,示不復(fù)用。元元黎民,得免於戰(zhàn)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 唐 王梵志 《共受虛假身》詩:“死去雖更生,回來盡不記?!?清 昭梿 嘯亭續(xù)錄·羅中丞:“上知之,改調(diào) 江西 ,公如獲更生云?!?鄭振鐸 《桂公塘》:“當最后的一騎走過了時,人人都自賀更生?!?br />(2).菊花的別名。見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
《國語辭典》:更生保護(更生保護)  拼音:gèng shēng bǎo hù
為保護刑滿出獄者、保護管束處分者、觀護中的少年等依《更生保護法》認定應(yīng)受保護的對象,使其自立更生,適應(yīng)社會生活,并預(yù)防再犯的各種措施,稱為「更生保護」。更生保護措施大抵分為三類:一、直接保護:包括教導(dǎo)、感化或技藝訓(xùn)練等,若保護對象為衰老、疾病或身心障礙者,則送由救濟或醫(yī)療機構(gòu)安置或治療;二、間接保護:包括輔導(dǎo)就業(yè)、就學(xué)等;三、暫時保護:包括資送回籍、安置于其他處所,或予以小額貸款等。
《國語辭典》:更生人  拼音:gèng shēng rén
犯了罪但已接受過法律處罰的人。如:「社會各界應(yīng)對更生人伸出援手,協(xié)助他們重新站起來?!?/div>
《國語辭典》:自力更生  拼音:zì lì gèng shēng
用自己的力量經(jīng)營生計。如:「自成年后,他便自力更生,不再依靠父母?!?/div>
《分類字錦》:更生風(fēng)采(更生風(fēng)采)
南齊書庾杲之傳杲之風(fēng)范和潤善音吐世祖令對虜使兼侍中上每嘆其風(fēng)器之美王儉在座曰杲之為蟬冕所照更生風(fēng)采陛下故當與其即真
分類:美丈夫
《分類字錦》:古樹更生(古樹更生)
南史褚蓁傳蓁孫翔為義興太守在政潔己省煩苛去游費百姓安之郡西亭有古樹積年枯死翔至郡忽更生枝葉咸以為善政所感
分類:能政
《分類字錦》:墮齒更生(墮齒更生)
唐書張果傳果善息氣能累日不食數(shù)御美酒嘗云我生堯丙子歲位侍中其貌實年六七十時有邢和璞者善知人夭壽帥夜光者善視鬼帝令和璞推果生死懵然莫知其端帝召果密坐使夜光視之不見果所在帝謂高力士曰吾聞飲堇無苦者奇士也時天寒因取以飲果三進頹然曰非佳酒也乃寢頃視齒燋縮顧左右取鐵如意擊墮之藏帶中更出藥傅其龂良久齒已生粲然駢絜帝益神之
分類:
《分類字錦》:黑發(fā)更生(黑發(fā)更生)
神仙傳:泰山老父。莫知姓字。漢武帝東巡狩。見老翁鋤于道傍。頭上白光高數(shù)尺。怪而問之。對曰:臣年八十五時。頭白齒落。遇有道者。教臣絕榖。并作神枕。臣行之。轉(zhuǎn)老而少。黑發(fā)更生。齒落復(fù)出。臣今一百八十歲矣。王建詩:應(yīng)得丹砂力。春來黑發(fā)新。
分類:發(fā)
《國語辭典》:蘇息(蘇息)  拼音:sū xí
1.安養(yǎng)休息?!逗鬂h書。卷三三。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br />2.復(fù)蘇。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一八首之一八:「莫言草木委冬雪,會應(yīng)蘇息遇陽春?!?/div>
《國語辭典》:兒齒(兒齒)  拼音:ér chǐ
1.幼年。明。楊慎〈亡妻王安人墓志銘〉:「安人許聘予,實在兒齒。未幾何,喪其父,……時五歲也?!?br />2.老人牙齒落后再生的新齒?!对娊?jīng)。魯頌。閟宮》:「黃發(fā)兒齒?!骨?。趙翼〈邵松阿落一齒已而落處更生所謂兒齒也走筆奉賀〉詩:「古稱兒齒信有之,新發(fā)于硎倍剛烈。」
《國語辭典》:毀齒(毀齒)  拼音:huǐ chǐ
1.小孩乳齒掉落而更生新齒。漢。劉向《說苑。卷一八。辨物》:「故男八月而生齒,八歲而毀齒。」
2.小孩七八歲更換乳齒的年紀。唐。柳宗元 童區(qū)寄傳:「自毀齒以上,父兄鬻賣,以覬其利?!顾?。司馬光 河南志序:「次道自毀齒至于白首,從事其間,未嘗一日舍置,故其見聞博洽,當時罕倫?!?/div>
《漢語大詞典》:兒童竹馬(兒童竹馬)
后漢書·郭伋傳載: 郭伋 任 并州 牧,問民疾苦,推舉賢良,所過縣邑,老幼相攜迎送?!笆贾列胁?,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焙笠浴皟和耨R”為稱頌太守之詞。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勸農(nóng)》:“千村轉(zhuǎn)歲華,愚父老香盆,兒童竹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