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渾身(渾身)  拼音:hún shēn
1.全身?!度龂萘x》第二三回:「裸體而立,渾身盡露?!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负α艘粋€奇病,渾身潰爛?!挂沧鳌富焐怼?。
2.反正,不管如何。《醒世姻緣傳》第四一回:「那婆娘有二十二、三罷了,那漢子渾身也有二十七、八?!挂沧鳌笢喪恰?、「渾深」。
《國語辭典》:替代  拼音:tì dài
接替代理。《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咱們再來河東,主上面許,更不除人替代?!?/div>
《國語辭典》:貼戶(貼戶)  拼音:tiē hù
1.元代兵役制度中,正軍戶之外,出錢雇請他人代替當兵的人家。也稱為「貼軍戶」。
2.傭兵。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這軍身原是俺家的,多虧這貼戶替俺當了二十年,今年干也干著俺家當了。」
分類:雇傭替身
《國語辭典》:貼軍戶(貼軍戶)  拼音:tiē jūn hù
元代的兵役制度中,用錢雇請他人代替當兵的人家,稱為「貼軍戶」。《元史。卷九八。兵志》:「既平中原,發(fā)民為卒,是為漢軍?;蛞载毟粸榧滓?,戶出一人,曰:『獨戶軍』,合二三而出一人,則為正軍戶,馀為貼軍戶?!挂卜Q為「貼戶」。
分類:兵制相兼
《漢語大詞典》:掛搭僧
亦作“掛搭僧”。
(1).游方和尚。《西游記》第二三回:“你師父忒弄精細。在我家招了女婿,卻不強似做掛搭僧往西蹌路?”
(2).替身。 明 沈榜 《宛署雜記·民風二》:“代替人曰掛搭僧。”
《國語辭典》:替頭(替頭)  拼音:tì tou
替身,猶言替死鬼?!队魇烂餮?。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你兒子也來那里淫欲,不免把我前日的事陡然想起,要你兒子做個替頭,不然求他超度?!?/div>
分類:替身
《漢語大詞典》:求代
(1).請求委派別人接替自己的職務。后漢書·竇融傳:“ 融 以兄弟并受爵位,久專方面,懼不自安,數(shù)上書求代?!?span id="hf4pz1s" class="book">《晉書·吾彥傳》:“﹝ 吾彥 ﹞在鎮(zhèn)二十餘年,威恩宣著, 南州 寧靖。自表求代,徵為大長秋?!?br />(2).死鬼找替身。舊時迷信以為屈死鬼如要投胎再轉人世,必須誘惑一人枉死以替代自己。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昨宿東門外,見縊鬼五六,自門隙而入,恐是求代?!?span id="nyronxb"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七回:“吊死鬼攢眉道:‘我除了求代之外,別無能處?!?/div>
《漢語大詞典》:代解
(1).作為犯人的替身押走。二刻拍案驚奇卷四:“ 謝廉使 審得真情,即發(fā)憲牌一張,就差 史應 、 魏能 兩人賷到 新都縣 ,著落知縣身上,要僉事 楊某 正身。係連殺五命公事。如不擒獲,即以知縣代解?!?br />(2).代為押解犯人。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て鸾馓尤恕?/span>:“每有解役,希圖省費,或二犯三解;希圖偷安,或僱人代解?!?/div>
《漢語大詞典》:代庸
受雇傭的人。引申指替身。庸,古“傭”字。《漢書·廣陵厲王胥傳》:“何用為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為樂亟,蒿里召兮郭門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顏師古 注:“言死當自去,不如他傜役得顧庸自代也。”
《漢語大詞典》:灶尸(竈尸)
古代祭灶時作灶神替身的人。朱子語類卷九十:“問:‘灶尸?’曰:‘想是以庖人為之?!?/div>
《國語辭典》:文字處理機(文字處理機)  拼音:wén zì chǔ lǐ jī
打字機的替身。具有編輯機能,可以使用磁片來保存資料,印刷之前可利用其編輯機能更改體裁、行數(shù)、字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