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箭苗
佛類詞典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其它辭典
趙有善(子淳 蘿山 )
有慶(善階 馀齋 )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稷山人。字子淳。號蘿山。

人物簡介

維基
有慶(1790年—?年),字善階,號馀齋,金氏,漢軍正白旗人。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順天鄉(xiāng)試中舉,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進士。曾任內(nèi)閣中書、侍讀,四川省重慶府知府,護理四川分巡川東兵備道。曾任道光《重慶府志》監(jiān)修
《漢語大詞典》:箭苗
指具有善射的基礎(chǔ)。朱子語類卷五八:“如人學射,發(fā)矢已直而未中者,人謂之箭苗。言其已善發(fā)箭,雖未至的而必能中的,若更開拓則必能中也?!?/div>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俗語佛源】
佛教不承認有主宰一切的神或降禍賜福的「造物主」。佛教認為:眾生的貧富壽夭及其處境,都是自己的「業(yè)力」造成的?!阜菑奶旖?,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梗ā独銍澜?jīng)》卷八)依據(jù)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道理,經(jīng)中又提出:善果從善因生,惡果從惡因生。(《菩薩本業(yè)經(jīng)》卷下)簡單地說: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等屬于「善因」,「人天福報」等屬于「善果」;布施、持戒等屬于「善因」,「彼岸」屬于「善果」……反之,則為「惡因」,引生「惡果」。俗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如元曲《來生債》第一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梗ɡ蠲鳈?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