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5
典故
1
詞典
4
分類詞匯
20
共20,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諸生
有知
無知
有恥
問知
無覺
靈識
學(xué)民
有見識
混蟲
愚昧無知
有恥且格
辛心
心電感應(yīng)
不夠數(shù)兒
《國語辭典》:
諸生(諸生)
拼音:
zhū shēng
1.眾儒生。泛指在學(xué)的人?!妒酚?。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埂稘h書。卷四三。叔孫通傳》:「臣愿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br />2.老師對眾多弟子的稱呼。唐。
韓愈
〈
進(jìn)學(xué)解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xué),招諸生立館下?!?br />3.科舉時代對秀才的通稱?!读凝S志異。卷二。聶小倩》:「寧疑為赴試諸生,而聽其音聲,殊不類浙?!?br />4.眾生物?!豆茏?。水地》:「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div>
分類:
諸生
弟子
種生
有知
知識
生物
學(xué)問
兩代
兩
入學(xué)
儒生
生員
《漢語大詞典》:
有知
有知覺;有知識。
《
禮記·三年問
》
:“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
:“人之質(zhì)所以異木質(zhì)者,以其有知耳?!?唐
韓愈
《復(fù)志賦》
:“昔余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div>
分類:
有知
知覺
知識
《國語辭典》:
無知(無知)
拼音:
wú zhī
1.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段饔斡洝返谝晃寤兀骸覆恢趺礋o知,今日沖撞了大圣?!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無知的孽障!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熟詩,也敢在老先生前賣弄。」
2.沒有感覺、知覺?!豆攘簜?。僖公十六年》:「石無知之物,鹢微有知之物。」
分類:
無知
無人
失去
有知
人
知識
知曉
知覺
事理
匹配
《國語辭典》:
有恥(有恥)
拼音:
yǒu chǐ
知恥,有羞恥心?!墩撜Z。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埂都t樓夢》第六九回:「因此除了幾個知禮有恥的,馀者或有與二門上小么們嘲戲的,甚至于與賈璉眉來眼去?!?/div>
分類:
有知
知恥
《漢語大詞典》:
問知(問知)
向有知識的人請教。
《
韓非子·解老
》
:“眾人不肯問知聽能,而圣人強(qiáng)以其禍敗適之,則怨。”
分類:
有知
知識
請教
《漢語大詞典》:
無覺(無覺)
(1).未睡醒。
《詩·王風(fēng)·兔爰》
:“我生之后,逢此百憂,尚寐無覺?!?朱熹 集傳:“覺,寤也?!?br />(2).沒有知覺。 三國 魏
曹植
《金瓠哀辭》
:“天長地久,人生幾時?先后無覺,從爾有期?!?康有為
《大同書》
甲部緒言:“使我無覺無知,則草木夭夭,殺斬不知,而何有於他物為?”
分類:
有知
知覺
緒言
《漢語大詞典》:
靈識(靈識)
(1).謂靈魂有知。 宋
陳亮
《祭丘宗卿母碩人臧氏文》
:“仰惟靈識,俯鑒精誠?!?br />(2).靈魂。 金
元好問
《
續(xù)夷堅志·王登庸前身
》
:“﹝ 劉氏 女﹞采桑墮樹下,傷重,氣未絶,而靈識已託生 王 家?!?br />(3).猶智慧。
分類:
靈魂
智慧
有知
《漢語大詞典》:
學(xué)民(學(xué)民)
指有知識的人,儒生。
《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
:“國有事,則學(xué)民惡法,商民善化,技藝之民不用,故其國易破也?!?/div>
分類:
有知
知識
人
儒生
《國語辭典》:
有見識(有見識)
拼音:
yǒu jiàn shì
有知識見聞。《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我說貴省撫臺是個極有見識的,區(qū)區(qū)小事,沒有個商量不通?!?/div>
分類:
有見識
有知
知識
識見
見聞
《國語辭典》:
混蟲(混蟲)
拼音:
hùn chóng
罵人沒有知識、不明理的話。如:「你這個混蟲!事情還沒弄清楚,就這么沖動!」
分類:
罵人
有知
知識
明理
《國語辭典》:
愚昧無知(愚昧無知)
拼音:
yú mèi wú zhī
愚笨而不明事理。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七○。紅鉛火龍訣》:「為上智之人,明達(dá)而自知,無勞論也。愚昧無知,勉論不及也?!埂睹魇?。卷一三七。吳伯宗傳》:「倘愚昧無知,亦聽其所為,不在旌表之例?!?/div>
分類:
愚昧無知
愚蠢
蒙昧
有知
知識
《漢語大詞典》:
有恥且格(有恥且格)
謂人有知恥之心,則能自我檢點而歸于正道。
《論語·為政》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何晏 集解:“格,正也?!?邢昺 疏:“使民知有禮則安,失禮則恥,如此,則民有愧恥而不犯禮,且能自脩而歸正也?!?清
魏源
《軍儲篇一》
:“天下有重典而不為酷者,懲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輕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恥且格是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
:“諸凡國法,治人身惡之既形者,制其滋蔓之多,必先教以天條,而后齊以國法,固非不教而殺矣,亦必有恥且格爾。”
分類:
有知
知恥
自我
檢點
歸于
正道
《漢語大詞典》:
辛心
苦心。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第二四篇:“然 鶚 ( 高鶚 )所作序,僅言‘友人 程子 小泉 過予,以其所購全書見示,且曰,“此僕數(shù)年銖積寸累之辛心,將付剞劂,公同好。子閑且憊矣,盍分任之?!薄w不欲明言己出,而寮友則頗有知之者?!?/div>
分類:
苦心
明言
頗有
有知
之者
《國語辭典》:
心電感應(yīng)(心電感應(yīng))
拼音:
xīn diàn gǎn yìng
彼此心中如有電流般,能相互感通。也稱為「精神感應(yīng)」。
分類:
心靈
還有
有知
知覺
活人
精神
心情
情交
交相
相感
感應(yīng)
《國語辭典》:
不夠數(shù)兒(不夠數(shù)兒)
拼音:
bù gòu shù ér
1.沒有水準(zhǔn)、沒有知識。如:「我不是不夠數(shù)兒!是環(huán)境使我不得不低頭?。 ?br />2.數(shù)目不足。如:「這筆債務(wù)實在過于龐大,大家東挪西湊的,還是不夠數(shù)兒。」
分類:
數(shù)目
不足
水準(zhǔn)
有知
知識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