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有誠(1530年—?),字存甫,號西坡,山西太原府石州寧鄉(xiāng)縣人,軍籍。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山西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進士。吏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三十八年升司副,四十年升司正,四十二年升刑部署郎中,隆慶三年(1569年)閏六月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復除山東副使,五年正月調陜西提學副使,六年十一月升山東右參政、分守海右道。
人物簡介
【生卒】:?—1579 【介紹】: 明廣西柳州人,字子儀。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以劾嚴嵩父子,謫戍貴州都勻。穆宗時召為吏部主事,累官刑部右侍郎。有《渾然子》。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儀,柳州衛(wèi)人。嘉靖癸丑進士,歷官兵部右侍郎天啟初追贈尚書謚忠簡有鶴樓集維基
張翀(1530年—1579年),字子儀,號鶴樓,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柳州府馬平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人,明朝刑部侍郎,嘉靖進士,萬歷年間官至漕運總督。謚忠簡。父張全任廣東廉州府學訓導,早年卒于官,張翊、張翀兄弟由母李氏撫養(yǎng)成人。嘉靖二十八年廣西鄉(xiāng)試中第九名舉人,三十二年登進士,授刑部主事,三十七年四月上疏彈劾嚴嵩、嚴世藩父子貪污亂政,逮下詔獄拷訊,謫戍都勻。穆宗即位,召為吏部主事,升任吏部驗封司郎中、吏部稽勛司郎中,再遷太常寺少卿、大理少卿。隆慶二年(1568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平定湖廣、福建、廣東盜亂,再平定南雄劇盜黃朝祖,改為湖廣巡撫。召拜大理寺卿,進兵部右侍郎,五年九月母親去世丁憂歸鄉(xiāng)。萬歷元年(1573年),起為兵部右侍郎,改漕運總督。萬歷二年十二月,擔任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三年十一月召為刑部右侍郎,不拜,四年二月以病乞休歸鄉(xiāng)。萬歷七年(1579年)八月,張翀病卒,時年49歲。萬歷三十三年九月,追贈兵部尚書,謚忠簡。
人物簡介
莊有臨(1531年—?),字際盛,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軍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二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三百十四名,三甲第二百二十六名進士。
人物簡介
張克家(1531年—1587年),字有光,號象川,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軍籍。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進士。戶部觀政,隆慶二年(1568年)四月授戶部主事,五年三月改任云南道御史。隆慶六年(1572年)二月,皇太子出閣講學,克家疏請復坐講禮,觸忌,謫??h丞。同年七月升嘉興府推官,萬歷元年(1573年)正月復升戶部主事,三年四月升員外,七年三月復除刑部,十一月升廣東僉事,候裁。十年九月改山東海道僉事,萬歷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升山東僉事張克家為貴州右參議。十五年(1587年)二月升云南副使,十月卒。
人物簡介
【生卒】:1531—1558 【介紹】: 明浙江余姚人,字登之,號心毅,陳克宅子。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歷驗封郎中。萬歷元年馮保納成國公朱希忠家屬賄,乞追贈王爵。有年持不可,忤張居正,謝病去。十二年再起。二十一年累遷吏部尚書。以廷推閣臣,舉舊輔王家屏等,不中帝意,累疏稱疾乞罷。卒謚恭介。
人物簡介
陳有年(1531年—1598年),字登之,號意山、心谷,晚號克庵,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余姚市)人。與余姚孫鑨,平湖陸光祖并稱為“浙中三賢太宰”,聞名天下。陳有年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式壬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四十一年(1562年)考中壬戌科會試第八十一名,二甲四十二名進士,授刑部主事。后改任吏部,歷驗封郎中。萬歷元年(1573年),參與廷爭,奏不得張居正,告病退職。萬歷十二年(1584年),起用任稽勛郎中,歷任考功、文選?!俺肯拢型饨苑?。遷太常寺少卿,以右僉都御史任江西巡撫。張居正死后后,經孫繼先舉薦,恢復官職,累遷吏部右侍郎,后改任兵部,又改回吏部。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詔拜吏部尚書。次年致仕。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卒,享年六十八歲。
人物簡介
【生卒】:1533—1601 【介紹】: 明浙江烏程人,字以安,號錦宇。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禮部主事。萬歷初,累官工部侍郎,嘗獻治河之策。喜藏書,有《玩易樓藏書目錄》,又輯有《紀錄匯編》。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以安,烏程人。嘉靖己未進士,累官工部左侍郎贈右都御史謚端靖有太樸集維基
沈節(jié)甫(1533年—1601年),字以安,號鏡宇,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官至工部左侍郎。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九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會試第二十五名,二甲第八十二名進士。授禮部儀制司主事,歷祠祭郎中。曾經反對尚書高拱專權而辭職歸鄉(xiāng)。明神宗即位之后,起用為光祿寺丞,萬歷二年(1574年)八月升尚寶司丞,晉少卿,六年正月升南京尚寶司卿,十五年二月升南京通政司右參議,改太常寺少卿,十七年十一月升南京光祿寺卿,十九年四月改南京太常寺卿,十月升南京大理寺卿,二十年四月升南京刑部右侍郎,七月召為北京工部左侍郎,署部事。曾經屢次彈劾上疏減免浪費、減少江浙織造等。后父喪丁憂歸鄉(xiāng),死后贈都察院右都御史。后賜謚端清。
人物簡介
于有年(1535年—1587年),字時泰,號前渚,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昌府臨清直隸州(今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七名。隆慶二年(1568年),登戊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名進士。授揚州府推官,以內艱歸。起補常州,又丁外艱。再起懷慶府推官。萬歷八年(1580年),擢南京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巡視京營及鳳陽等倉,萬歷十五年卒,享年五十三。
人物簡介
洪有第(1535年—1561年),字懋學,號肖英,福建南安人,徙居晉江,同進士出身。銅仁府同知洪庭實長子。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中式戊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次年聯捷己未科進士。授直隸新城縣知縣??h內多顯貴之人,常憑藉自己背后有靠山,便肆意妄為、為非作歹,見到有第處理公務精細周詳,便全都收斂不敢再放肆。饑荒時,有第率先開放糧倉賑濟災民,很多災民因而被救活。不久,調任廣東新會縣知縣,百姓們紛紛攀轅泣別。還未上任,竟因操勞過度,旋即病逝于京杭大運河的官船上,享年二十七歲。
人物簡介
【生卒】:1535—1612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后,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余年,為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歷中征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為《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詞學圖錄
王稚登(1535-1612) 字伯榖、百谷,別號有半偈長者、半偈主人、青羊君、長生館主、玉遮山人等。江蘇江陰人,移居蘇州。 "四歲能屬對,六歲便能寫擘窠大字,十歲能詩,長益才氣駿發(fā)",曾入文衡山門,博學多藝,名滿吳會。善詩文,近"公安派"?!度f歷野獲編》云:"近年詞客寥落,惟百巍然魯靈光,其詩纖秀,為人所愛。" "主詞翰之席者三十余年",王世貞《州山人稿》:"詩取獨詣,婉盡人巧俏絕"。嘉靖末入太學,萬歷時曾召修國史,未赴,布衣終生。著述頗豐,《中國叢書綜錄》載集二十種,《吳郡丹青志》最名,有《王百谷全集》。滄海遺珠
王稚登(1535-1612)字百谷,一字伯固。號玉遮山人,武進人,移居吳縣。少負盛名,長與文征明齊名,著有《尊生齋集》《吳社編》《弈史》《吳郡丹青志》等。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百谷,長洲人。嘉隆間太學。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百谷,一字伯固,長洲人。太學生。有晉陵、金昌、燕市、客越、青雀、竹箭、梅花什、荊溪松檀諸集。
人物簡介
字欲周,福州左衛(wèi)人。嘉靖乙丑進士,除歸安知縣有息庵集維基
施愛(1529年—?年),字欲吾,號六有,福建福州左衛(wèi)官籍,江西撫州府臨川縣人,進士出身。六月初四日生,行十一,治《春秋》,由福州府學生中式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年三十一歲中式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十五名,第三甲第二百九十五名進士。吏部觀政,四十五年十二月授浙江歸安縣知縣,隆慶三年(1569年)八月致仕,卒。
人物簡介
郭文和(1536年—?),字有臣,金吾左衛(wèi)匠籍,山西太原府陽曲縣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七十四名,二甲第七名進士。歷官延安府知府,以平陜西賊首郭孟行等功受賞銀幣,隆慶五年(1571年)正月升山東按察司副使,萬歷元年(1573年)八月升甘肅行太仆寺卿兼陜西僉事。
人物簡介
徐學古(1537年—?),字有獲,河南河南府洛陽縣民籍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十六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九十七名,二甲第五十五名進士。官四川順慶府知府,隆慶五年(1571年)正月以卓異入覲,賜宴禮部。升陜西按察司副使,二月調山西,加從三品服俸。萬歷元年(1573年)升山東參政,二年九月以考察不及降調陜西副使,六年正月再以考察不及降山東右參議,七年正月升本省副使。
人物簡介
【生卒】:1537—1609 【介紹】: 明福建清流人,字元闇,號澹泉。隆慶二年進士。歷兵科都給事中。以右副都御史往平鄖陽兵變。官至南京吏部尚書。有《懶云居士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元闇,清流人。隆慶戊辰進士,歷官南吏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恭靖有懶云集維基
裴應章(1540年—1609年),字元闇,號懶云、淡泉,福建汀州府清流縣人,民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六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一百四十四名,三甲第二百五十一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六年十月選授吏科給事中,萬歷元年(1573年)十一月升戶科右,二年八月升吏科左,三年七月升兵科都,六年二月升太仆寺少卿,十二年改太常寺少卿,十三年閏九月升太仆寺卿,十四年正月升太常寺卿,十五年十一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十七年十月推升戶部右侍郎,十八年九月進左侍郎,十九年閏三月以病準回籍調理。二十一年四月起復原職,同年丁憂歸。二十四年正月起為吏部右侍郎,二十六年五月升本部左侍郎,二十八年十一月升南京工部尚書,三十一年以病累疏乞休。三十三年十二月起南京吏部尚書,三十七年正月乞致仕,十月卒,贈太子少保,予祭葬,謚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