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錢弘謨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錢弘謨,原名徐弘謨,后復(fù)姓錢,字圣有,南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山東萊蕪縣知縣,崇禎元年調(diào)章丘縣。與沈希韶、殷之輅、唐一灝同研席者數(shù)年,四人俱得雋,里人侈譚之。

人物簡介

維基
南有臺(16世紀—17世紀),字南山,湖廣黃州府蘄水縣人。南有臺是萬歷四十年(1612年)的舉人,擔任句容教諭,講學(xué)課士都有法則,崇習(xí)經(jīng)術(shù)而品德端正。崇禎七年(1634年)他中進士,獲授諸暨知縣,多方安撫體恤百姓,轉(zhuǎn)任紹興府推官,判決公允,沒有冤情,再調(diào)東昌,很快升為南京戶部度支員外郎,期間廉潔奉公,晉郎中致仕,再家去世。兒子南州士為庠生、南宏士為縣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澄城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崇禎元年授戶科給事中。疏言:“今何處非用錢之地?何官非受錢之人?”乞帝大為懲創(chuàng)。帝大喜,令其密奏指實。然其言來自風(fēng)聞,無從實指,遂以前后矛盾,革職。
維基
韓一良,字象儒,號有懷,陜西澄城(今陜西省澄城縣寺前鎮(zhèn)西觀村)人。韓逄時之子,家教甚嚴。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授陳留(今在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zhèn))知縣,任內(nèi)興辦學(xué)堂,推行教化。官戶科給事中。崇禎元年(年)十一月,韓一良上《勸廉懲貪疏》說官場貪污之風(fēng)甚盛。大學(xué)士劉鴻訓(xùn)卻認為疏中“有交際”、“有納賄”兩事不實。崇禎帝說:“朕閱一良所奏,大破情面,忠鯁可嘉,當破格擢用,可加右僉都御史、吏部尚書?!苯又铐n一良在五日內(nèi)把“納賄”事解釋清楚。五日后,韓一良參劾周應(yīng)秋、閻鳴泰、張翼初等“受贈金五百”。崇禎問五百金為何人所贈,韓不肯回答。被革職為民,回澄城,在西觀村“鑿?fù)粮G居之”。
涂有祜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涂有祜,字受伯,四川重慶府合州銅梁縣人,同進士出身。天啟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第三甲進士,任三原縣知縣,為官清慎勤敏,嚴城守、除寇盜、修學(xué)宮。官至戶部員外郎,因妻子殺死廚役,埋尸家中,被后來居住的人發(fā)覺告發(fā),涂有祜被革職,冠帶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
潘有功(?—1635年),字巨伯,號金城,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平望鎮(zhèn)人。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聯(lián)捷壬戌科進士。授中書舍人,素習(xí)武藝,崇禎三年(1630年)遷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五年遷職方司員外郎,明年晉郎中。擢陜西參議,至則攝關(guān)內(nèi)守道事。七年八月,在陜西渭南與李自成部交戰(zhàn),斬首百余級。不久,調(diào)任靖虜?shù)?,與參將浦國忠偕行,十月抵達涇州(今甘肅涇川),城新破無人,野宿郊外,遭遇李部,登山自守,凡一晝夜,眾人饑困,乃結(jié)隊前行,遇埋伏潰散,有功落馬傷肋下。逃至任所,以軍務(wù)煩忙,力疾視事。八年二月李部退去,他因積勞傷病,卒于官。

人物簡介

維基
何應(yīng)奎(16世紀—17世紀),字任城,號嗇庵,安慶府桐城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何應(yīng)奎是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619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吉水知縣,為政清廉持平。升任禮部儀制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其時銓政敗壞,他疏理雜亂、杜絕饋贈,為時人稱頌。左光斗、阮大鋮互相排擠,何應(yīng)奎多次左右其間,公正持平不顧忌,人稱有特別操守。弘光時,和顏渾、葛含馨、王寖大、姜應(yīng)龍、武備、沈煃晃、王夢鼎在吏部共事,也曾調(diào)停左良玉和阮大鋮的離間。
游有倫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游有倫(1598年—1670年),字明上,號碧岑,南直隸徽州府婺源縣濟溪人,明末清初官員。性剛直不阿,中崇禎六年(1636年)癸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戶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冊封桂藩。值國步板蕩,廷議以倫望重可藉,以宏濟時艱,合疏特薦,考選江西道御史,督理九庫,巡視西城,滌弊釐奸。南京弘光立,馬士英、阮大鋮柄政,畏倫骨鯁,陰啖以利,倫嘆曰:吾豈可喪廉恥以邀寵祿,負國恩而羞家學(xué)乎!隨連疏糾執(zhí)政諸不法事,馬、阮銜之,乃遣巡按廣西兼理湖南鹽法。會時事日非,倫知一木難支,遂掛冠歸。清初詔求山林耆舊,當?shù)酪詡愋彰淄?,倫一意養(yǎng)親,堅臥不出,郡邑式廬造請,罕有見其面者,惟日與弟宏祖敦天倫歡,且聚族內(nèi)知名士,鼓勵之?;蛴H族有義舉,輒割圭田以佐其費。先是倫生之年,濟水忽中分,騰躍高數(shù)丈,鄉(xiāng)人傳為水嘯,迨倫登賢書,及沒之年,水復(fù)如是,非偶然也??滴蹙拍曜洌小兑琢x真詮》、《西臺奏議》、《承恩堂家訓(xùn)》、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人物簡介

維基
方有度,字方叔,直隸歙縣(今安徽省歙縣)人。明朝東林黨官員。萬歷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官至工科給事中、吏科左給事中。善黨爭,少務(wù)實事,攻擊無虛日,因議論紅丸、移宮兩案獲罪魏忠賢而削籍,抱恨而死,崇禎初年追復(fù)原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樂安人,字仁有。天啟五年進士。授饒州府推官,師事鄒元標。崇禎末,官南京御史,抗疏論楊嗣昌奪情入閣,被削籍戍寧波衛(wèi)。明亡,出家為僧。有《消閑錄》、《西銘解》。
維基
成勇,字仁有,又字弱翁,山東青州府樂安縣人,同進士出身。天啟二年,參加會試,答策言宦官之禍,因而得罪閹黨,被放逐。三年后,再次參加,并登進士,授饒州府推官,七年任江西鄉(xiāng)試同考試官。丁憂后,歷任開封府、歸德府推官。崇禎十年,得南京吏部主事,之后授御史。楊嗣昌奪情入內(nèi)閣后,黃道周、何楷、林蘭友、劉同升、趙士春等人反對,反而被譴。成勇于是憤上疏,崇禎帝讀后大怒,命削籍戍寧波衛(wèi)。后用劉宗周、張瑋建議,命以他官用,不久聽聞李自成攻陷北京。福王時,起御史,不赴任。后出家為僧,十五年后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
黃起有,字應(yīng)似,號改庵,福建莆田縣人。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直起居注。十年丁丑(1637年)分校禮闈,升國子監(jiān)司業(yè),晉祭酒事。歷左中允、左諭德,侍經(jīng)筵日講,掌制誥。十二年己卯典試順天府,所得名士有成克鞏、杜立德等,升左庶子。奉使江右,過長洲,聞闖賊陷京師,遂歸鄉(xiāng)侍母。隆武帝繼位,擢任少詹事、禮部左侍郎兼侍讀,曾疏救林必達。母喪,起有年迫七十,猶為孺子哭。著有《慵山詩集》若干卷,善草書,蒼秀軒翔,絕得古人筆法,世爭珍之。年八十三卒。
余爵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2 【介紹】: 明河南禹州人,字天有。崇禎元年進士。歷任撫寧、章丘知縣,遷兵部職方司主事。罷歸,督師楊嗣昌請以故官參謀軍事,后又從督師丁啟睿于河南。十五年,監(jiān)左良玉軍援開封,兵敗被俘死。
維基
余爵(?—1642年),字天有,河南禹州梁北鎮(zhèn)余樓村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啟四年(1624年)鄉(xiāng)試中舉,崇禎元年(1628年)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進士。崇禎四年(1631年),授撫寧縣知縣。政績卓著,清查通縣絕地一百一十余頃,變價六千五百余兩,山海巡撫楊嗣昌很欣賞他。以母去世歸里,服喪期滿,補章邱知縣。崇禎十年,遷升為兵部職方司主事,調(diào)任員外郎,不久因病罷歸。楊嗣昌出督師,以余爵為參謀軍事。嗣昌入四川,余爵與張克儉共同守襄陽。后來襄陽城陷,余爵脫走,追隨督師丁啟睿,破賊鄧州。十四年十二月,李自成陷許州,開封危急。余爵監(jiān)軍左良玉軍,戰(zhàn)敗被俘殺,其侄敦華同死。贈太仆少卿。

人物簡介

維基
姚奇胤(1602年—1646年),字有仆,號二存,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明朝政治及南明軍事人物。姚奇胤是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庚辰科會試四十六名,未殿試,崇禎十六年(1643年)補癸未科進士,獲授廣東南海知縣,當?shù)馗皇啾I賊,他卻能不接受賄賂,有為政聲譽。之后轉(zhuǎn)任職方主事,改山東道御史,巡按廣東,但未就任就在隆武二年(1646年)五月和郭維經(jīng)、郭承乾、王巖、郭維翰、彭之玠、彭吉修、李之梁、張世廣、鐘靈及經(jīng)歷盧君聘招募八千人到贛州,協(xié)助楊廷麟、萬元吉守城,當中他守衛(wèi)龜角尾。后來炮裂城陷,他和郭維經(jīng)拒守東門,當天和彭期生在郁孤臺飲酒,酒醉后說:「我守護危城數(shù)月了,援絕力盡,與城池共存亡,是道義。同鄉(xiāng)在千里外共事,死也不孤單?!购韧旰笊⑷ァO挛绯窍?,他向南拜后在城樓上吊自盡,時年四十三;其子姚端亦以御史殉柳州之難,其靈柩與遺孤不得歸鄉(xiāng),其友吳模求而得之,為他哭泣發(fā)喪,葬于武林,祀鄉(xiāng)賢。永歷年間追贈太仆卿、兵部尚書,謚忠閔,有兒子姚端。

人物簡介

維基
王胤懋(17世紀—1644年),字有懷,北直隸順天府霸州人。王胤懋個性忠孝,侍奉繼母如生母,母親逝世時他自京歸家,跣足徒步哭聲不絕;天啟四年(1624年)中甲子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獲授戶部主事,管理九門稅務(wù)以廉介知名,升任太原知府,改任山西寧武兵備道副使。李自成攻陷太原,派使節(jié)游說他投降,他斬殺對方并和總兵官周遇吉登城固守,用炮殺不少賊人,城陷后自縊而死,妾楊氏也投井自殺,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賜謚烈憫,墓于霸縣城東二里王鐵臉莊北。
劉有瀾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劉有瀾(?—1644年),號漪若,北直隸正定府南宮縣(今河北省南宮縣)人,進士出身。崇禎三年(1630年)與父劉子唯同登庚午科舉人,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進士三甲七十四名。授山東東昌府推官,后署分巡東昌監(jiān)軍道事。調(diào)順天府推官,甲申之變,聞城破即縊死。他如順天府主事陳貞達自盡。又順天府教官五人同縊明倫堂上。
梁佳植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梁佳植,號南有,江西袁州府宜春縣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年(1631年)聯(lián)捷辛未科進士。通政司觀政,授浙江余姚縣知縣,七年丁憂去職,十年起補福建建安縣知縣,十一年升禮部主客司主事,十三年升儀制司員外,升祠祭司郎中。官至廣西提學(xué)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