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出門有礙


《全唐詩》卷三百七十七〈贈別崔純亮【贈崔純亮】〉
食薺腸亦苦,強(qiáng)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有礙非遐方,長安大道傍。小人智慮險,平地生太行。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君心與我懷,離別俱回遑。譬如浸檗泉,流苦已日長【流苦來日長】。忍泣目易衰,忍憂形易傷。項籍豈不壯【項籍非不壯】,賈生豈不良【賈生非不良】。當(dāng)其失意時,涕泗各沾裳。古人勸加餐【古人勸加食】,此餐難自強(qiáng)【此非難自強(qiáng)】。一飯九祝噎,一嗟十?dāng)嗄c。況是兒女怨,怨氣凌彼蒼。彼蒼若有知,白日下清霜。今朝使驚嘆【今朝使驚呼】,碧洛空茫?!景兹湛彰C!?。
典故
懸魚絕
 
廚有懸魚


《謝承后漢書》卷二〈羊續(xù)傳〉~30~
羊續(xù)為南陽太守,好啖生魚。府丞焦儉以三月望餉鯉魚一尾,續(xù)不違意,受而懸之于庭,少有皮骨。明年三月,儉復(fù)饋一魚。續(xù)出昔枯魚以示儉,以杜其意,遂終身不復(fù)食。
《太平御覽》卷九百三十六〈鱗介部下·鯉魚〉~429~
三國吳·謝承《后漢書》曰:「羊續(xù)好食生魚,為南陽太守,丞侯儉貢鯉,續(xù)受而懸之一歲。儉復(fù)致一枚,續(xù)乃以所懸枯魚以示儉,終身不復(fù)食魚?!?/span>
典故
學(xué)柳下惠
 
如柳下惠
  
三見黜
 
三宜黜
 
三黜柳
 
柳下賢
 
三黜柳士師
 
黜有三
 
畏三黜

相關(guān)人物
柳下惠


《論語注疏·微子》~64~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span>
《列女傳》卷二〈賢明傳·柳下惠妻〉~4~
魯大夫柳下惠之妻也。柳下惠處魯,三黜而不去,憂民救亂。

例句

寸心寧有負(fù),三黜竟無端。 劉長卿 瓜洲驛奉錢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fù)憲臺充賀蘭大夫留后使之嶺南時侍御先在淮南幕府

三黜有慍色,即非賢哲模。 孟郊 旅次湘沅有懷靈均

展禽任三黜,靈均長獨醒。 白居易 和思?xì)w樂

展禽胡為者,直道竟三黜。 白居易 嘆魯二首

三黜如飴,三起惟懼。 裴潾 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旋起赴詔命作鎮(zhèn)浙右輒抒懷賦四言詩十四首奉寄

差池盡三黜,蹭蹬各南州。 賈至 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閻功曹舍人

三黜故無慍,高賢當(dāng)庶幾。 韋應(yīng)物 答令狐侍郎

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齊。 韓愈 南內(nèi)朝賀呈同官

典故
滿籯金
  
一經(jīng)教子
  
黃金滿籯
 
教子一經(jīng)
 
遺子一經(jīng)
 
一經(jīng)為教
 
遺經(jīng)教子
 
傳經(jīng)儷金籯
 
韋叟一經(jīng)
  
遺金滿籯
 
遺子后黃金
 
有道勝金籯
 
有子傳家經(jīng)可教
  
滿籯經(jīng)
 
通經(jīng)漢韋
 
一經(jīng)自足
  
至道勝金籯

相關(guān)人物
韋賢


《漢書》卷七十三〈韋賢列傳·韋賢〉~30~
韋賢字長孺,魯國鄒人也。其先韋孟,家本彭城,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孫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詩風(fēng)諫。后遂去位,徙家于鄒,又作一篇。其諫詩曰:……自孟至賢五世。賢為人質(zhì)樸少欲,篤志于學(xué),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徵為博士,給事中,進(jìn)授昭帝詩,稍遷光祿大夫詹事,至大鴻臚。昭帝崩,無嗣,大將軍霍光與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賢以與謀議,安宗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徙為長信少府。以先帝師,甚見尊重。本始三年,代蔡義為丞相,封扶陽侯,食邑七百戶。時賢七十馀,為相五歲,地節(jié)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賜黃金百斤,罷歸,加賜弟一區(qū)。丞相致仕自賢始。年八十二薨,謚曰節(jié)侯。……賢四子:長子方山為高寢令,早終;次子弘,至東海太守;次子舜,留魯守墳?zāi)?;少子玄成,?fù)以明經(jīng)歷位至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箵P(yáng)雄方言云『陳、楚、宋、魏之間謂筲為籯』,然則筐籠之屬是也?!?/span>

例句

世事徒三窟,兒童且一經(jīng)。 唐彥謙 梅亭

遺子后黃金,作歌先紫芝。 張九齡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人望皆同照乘寶,家風(fēng)不重滿籯金。 權(quán)德輿 奉和韋諫議奉送水部家兄上后書情寄諸兄弟仍通簡南宮親舊并呈閣省閣老院長

芝焚空嘆息,流恨滿籯金。 王勃 傷裴錄事喪子

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

典故
春光猶有三分之一
 
春色三分,才過一


《東坡樂府》卷上〈滿江紅〉
東武南城,新堤固、漣漪初溢。隱隱遍、長林高阜。臥紅堆碧,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試向江邊覓,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時畢。風(fēng)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dāng)時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典故  
春腳到
 
華節(jié)布陽春
 
如公何地不陽春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有腳陽春〉
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簡釋

陽春有腳:喻官吏有德政。宋楊萬里《送吉守趙山父移廣東提刑》:“陽春有腳來江城,銀漢乘搓移使星?!?,元王渾《春夜宴》:“陽春元有腳,玉度瑩無瑕。”

典故
懸鶉衣
    
衣鶉結(jié)
 
衣如飛鶉
 
衣若懸鶉
  
衣有懸鶉


《荀子·大略篇》~632~
子夏家貧,衣若縣鶉。人曰:「子何不仕?」曰:「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fù)見。柳下惠與后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其掌。」

簡釋

鶉衣:指生活貧困。唐杜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烏幾重重縛,鶉衣寸寸針?!?/p>


例句

龐眉一居士,鶉服隱堯時。 李端 暮春尋終南柳處士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 李賀 開愁歌(華下作)

書成無過雁,衣故有懸鶉。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王契。字左卿。京兆人。元結(jié)有送契之西蜀序。)

烏幾重重縛,鶉衣寸寸針。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鶉服我久安,荊釵君所慕。 權(quán)德輿 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nèi)

嚴(yán)霜被鶉衣,不知狐白溫。 權(quán)德輿 酬別蔡十二見贈

鶉服長悲碎,蝸廬未卜安。 駱賓王 寒夜獨坐游子多懷簡知己

鶴氅人從衡岳至,鶉衣客自洛陽來。 齊己 荊門疾中喜謝尊師自南岳來相里秀才自京至

典故
銅仙淚
 
清淚如鉛
  
銅仙鉛淚
 
淚如鉛水
 
金仙淚
 
酸風(fēng)射眸子
 
酸風(fēng)射眼
 
天也瘦
 
仙人淚
 
仙人辭漢
 
金人辭漢
 
露冷銅仙
 
衰蘭送客咸陽道
 
銅人辭漢
 
辭漢淚
 
金仙鉛淚
 
泣金莖
 
銅盤人去
 
銅仙泣露盤
 
金泣
 
金人泣露盤
 
淚盤
 
唐諸李
 
仙人泣露盤
 
攜盤獨出
 
辭漢金仙
 
辭漢盤
 
金人秋淚
 
金銅移盤
 
老卻天公
 
淚老金銅
 
清鉛泣露
 
傾鉛水
 
銅仙去漢
 
咸陽送客
 
金銅去國
 
金仙泣漢
   
傾淚移盤
  
銅仙清如水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金銅仙人辭漢歌〉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yuǎn)波聲小。
典故
此身非我有


《莊子集釋》卷七下〈外篇·知北游〉~739~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強(qiáng)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典故
從軍樂
 
王粲從軍
 
從軍五首
 
仲宣云樂
 
王粲投筆
 
王粲向旌旗
 
王粲有依
 
王郎賦從戎

相關(guān)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軍戎·從軍詩五首〉~269~
從軍有苦樂,但聞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相公征關(guān)右,赫怒震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陳賞越丘山,酒肉踰川坻。軍人多飫饒,人馬皆溢肥。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馀資。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飛。歌舞入鄴城,所愿獲無違。盡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外參時明政,內(nèi)不廢家私。禽獸憚為犧,良苗實已揮。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犁。孰覽夫子詩,信知所言非。唐·李善注引《魏志》曰:「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張魯,魯及五子降。十二月,至自南鄭。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詩以美其事。」

簡釋

從軍樂:詠從軍。唐劉長卿《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陳琳書記好,王粲從軍樂。”


例句

悟主一言那可學(xué),從軍五首竟徒為。 竇牟 秋夕閒居對雨贈別盧七侍御坦

陳琳書記好,王粲從軍樂。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

從軍固有荊州樂,懷古能無峴首情。 吳融 登漢州城樓

漢兵將滅虜,王粲始從軍。 孟浩然 送吳宣從事

王粲有所依,元瑜初應(yīng)命。 孟郊 送韓愈從軍

手執(zhí)王粲筆,閑吟向旌旗。 曹鄴 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

且吟王粲從軍樂,不賦淵明歸去來。 李商隱 偶成轉(zhuǎn)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

去去從軍樂,雕飛代馬豪。 杜牧 送蘇協(xié)律從事振武

王粲暫停筆,呂虔初佩刀。 杜牧 送蘇協(xié)律從事振武

飛控著鞭能顧我,當(dāng)時王粲亦從軍。 裴度 酬張秘書因寄馬贈詩

從軍誰謂仲宣樂,入室方知顏子貧。 錢起 過張成侍御宅

自有從軍樂,何須怨解攜。 韓翃 送戴迪赴鳳翔幕府

典故 
唱刀環(huán)
 
破鏡飛
 
折大刀
 
飛明鏡
 
問刀頭
 
飛破鏡
 
大刀折
 
望刀頭
 
夢刀頭
 
視刀環(huán)
 
刀環(huán)約
 
盼刀環(huán)
 
詠大刀
 
賦刀環(huán)
 
夢刀環(huán)
 
刀環(huán)視
  
破鏡刀環(huán)
  
刀環(huán)泣
 
刀頭飛鏡
 
寄刀環(huán)
 
寄刀頭
 
解刀環(huán)
 
雪窖刀環(huán)
 
刀環(huán)淚
 
刀環(huán)有約
 
明月攬刀環(huán)

相關(guān)人物
任立政
 
李陵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孫)李陵〉~2458~
昭帝立,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素與陵善,遣陵故人隴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單于置酒賜漢使者,李陵、衛(wèi)律皆侍坐。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shù)數(shù)自循其刀環(huán),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也。
《邵氏聞見后錄》卷十八~4~
古樂府:「藁砧今何在?山上復(fù)有山。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罐徽瑁a也,問夫何在。重山,出字,夫出也。何當(dāng)大刀頭,刀頭有環(huán),何時還也。破鏡飛上天,月半還也。如李義山「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宋子京「曾損歸書憑鯉尾,莫令殘月誤刀頭?!咕阌么耸略?。

簡釋

刀環(huán)有約:環(huán)、還諧音,用以詠思鄉(xiāng)之情。清尤侗《挽葉元禮臺人三首》之二:“刀環(huán)有約勞恩婦,劍鐵無家泣老親?!?/p>


例句

佳期應(yīng)借問,為報在刀頭。 宋之問 望月有懷

百戰(zhàn)苦不歸,刀頭怨明月。 常建 塞上曲

佳期應(yīng)借問,為報在刀頭。 康庭芝 詠月

藁砧刀頭未有期,攀條拭淚坐相思。 徐彥伯 芳樹

怪來頻起詠刀頭,楓葉枝邊一夕秋。 施肩吾 送裴秀才歸淮南

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 李商隱 擬意

破鏡徒相問,刀頭恐隔年。 李群玉 初月二首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一

夜聞漢使歸,獨向刀環(huán)泣。 王昌齡 從軍行二首

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 趙嘏 洞庭寄所思

別馬連嘶出御溝,家人幾夜望刀頭。 錢起 送崔校書從軍

東城躍紫騮,西路大刀頭。 韓翃 送劉侍御赴令公行營

王程應(yīng)未盡,且莫顧刀環(huán)。 高適 入昌松東界山行

贈君從此去,何日大刀頭。 高適 送劉評事充朔方判官賦得征馬嘶

典故 
井有丹砂
  
丹砂久窖
  
丹砂染泉

相關(guān)人物
葛洪


《抱樸子》卷十一〈內(nèi)篇·仙藥〉~87~
余亡祖鴻臚少卿曾為臨沅令,云此縣有廖氏家,世世壽考,或出百歲,或八九十,后徙去,子孫轉(zhuǎn)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復(fù)如舊,后累世壽考。由此乃覺是宅之所為,而不知其何故,疑其井水殊赤,乃試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數(shù)十斛,去井?dāng)?shù)尺,此丹砂汁因泉漸入井,是以飲其水而得壽,況乃餌煉丹砂而服之乎?

簡釋

丹砂井:喻水質(zhì)醇美,或喻地靈人杰。唐王維《林園即事寄舍弟統(tǒng)》:“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


例句

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 王維 林園即事寄舍弟紞

典故
德有鄰


《論語注疏·里仁》~38~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谷龂?#183;何晏注:「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span>
典故
登高有賦
 
賦登高


《韓詩外傳》卷七~3~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愿者何?言其愿,丘將啟汝?!?/span>
《毛詩正義》卷三之一〈國風(fēng)·鄘風(fēng)·定之方中〉~6~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降觀于桑,卜云其吉,終然允臧。漢·毛亨傳:「建邦能命龜,田能施命,作器能銘,使能造命,升高能賦,師旅能誓,山川能說,喪紀(jì)能誄,祭祀能語,君子能此九者,可謂有德音,可以為大夫。」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755~
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寡愿形镌炻Z,材知深美,可與圖事,故可以為列大夫也。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以微言相感,當(dāng)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諭其志,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學(xué)詩,無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壞,聘問歌詠不行于列國,學(xué)詩之士逸在布衣,而賢人失志之賦作矣。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fēng),咸有惻隱古詩之義。其后宋玉、唐勒,漢興枚乘、司馬相如,下及揚(yáng)子云,競為侈麗閎衍之詞,沒其風(fēng)諭之義。是以揚(yáng)子悔之,曰:「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如孔氏之門人用賦也,則賈誼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fēng),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fēng)俗,知薄厚云。序詩賦為五種。
典故
范叔寒
 
范叔袍
 
戀綈袍
 
綈袍戀戀
 
綈袍贈
  
贈綈袍
 
范叔綈
 
戀戀綈袍
 
范叔一寒
 
綈袍故
 
贈袍
 
范叔貧
 
綈袍惠
 
一寒如許
 
范寒
 
范叔骨相寒
  
綈袍懷舊
 
有意袍
 
娣袍范叔寒
 
范雎綈袍

相關(guān)人物
范雎
 
須賈


《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243~
范雎既相秦,秦號曰張祿,而魏不知,以為范雎已死久矣。魏聞秦且東伐韓、魏,魏使須賈于秦。范雎聞之,為微行,敝衣閒步之邸,見須賈。須賈見之而驚曰:「范叔固無恙乎!」范雎曰:「然?!鬼氋Z笑曰:「范叔有說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過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說乎!」須賈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為人庸賃?!鬼氋Z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須賈因問曰:「秦相張君,公知之乎?吾聞幸于王,天下之事皆決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張君。孺子豈有客習(xí)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習(xí)知之。唯睢亦得謁,睢請為見君于張君?!鬼氋Z曰:「吾馬病,車軸折,非大車駟馬,吾固不出?!狗饿略唬骸冈笧榫璐筌囻嗰R于主人翁。」范雎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見,有識者皆避匿。須賈怪之。至相舍門,謂須賈曰:「待我,我為君先入通于相君?!鬼氋Z待門下,持車良久,問門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門下曰:「無范叔?!鬼氋Z曰:「鄉(xiāng)者與我載而入者?!归T下曰:「乃吾相張君也?!鬼氋Z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行,因門下人謝罪。于是范雎盛帷帳,待者甚眾,見之。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賈不敢復(fù)讀天下之書,不敢復(fù)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幾?」曰:「擢賈之發(fā)以續(xù)賈之罪,尚未足?!狗饿略唬骸溉曜镉腥N粽叱淹鯐r而申包胥為楚卻吳軍,楚王封之以荊五千戶,包胥辭不受,為丘墓之寄于荊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為有外心于齊而惡睢于魏齊,公之罪一也。當(dāng)魏齊辱我于廁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鼓酥x罷。入言之昭王,罷歸須賈。

簡釋

范叔袍:指貧困時所受幫助。清趙翼《前守韋緣事罷官詩以送別》之二:“民猶爭誦廉公褲、我敢相矜范叔袍?!?/p>


例句

夜寒銷臘酒,霜冷重綈袍。 戎昱 冬夜宴梁十三廳

他日見張祿,綈袍懷舊恩。 李白 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nóng)長史

知罃懷褚中,范叔戀綈袍。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惠深范叔綈袍贈,榮過蘇秦佩印歸。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贈鶻銜瑞草緋袍魚袋因謝惠貺兼抒離情

賓客不見綈袍惠,黎庶未沾襦褲恩。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xié)律

尚有綈袍贈,應(yīng)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高適 詠史

《漢語大詞典》:三黜
(1).三次被罷官。論語·微子:“ 柳下惠 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2).形容宦途不利。 唐 柳宗元 《祭穆質(zhì)給事文》:“形軀獲宥,三黜無虧?!?宋 張元干 《次江子我遷居韻》:“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遷?!?/div>
《國語辭典》:一經(jīng)(一經(jīng))  拼音:yī jīng
1.一種經(jīng)書?!段倪x。江淹。雜體詩。鮑參軍》:「堅儒守一經(jīng),未足識行藏。」《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嘗鉆厲求學(xué),而一經(jīng)不治。」
2.經(jīng)歷某種行為或過程。《紅樓夢》第四六回:「凡出入銀錢事務(wù),一經(jīng)他手,便剋嗇異常?!埂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敢唤?jīng)查出,是要重辦的?!?/div>
《漢語大詞典》:一經(jīng)程(一經(jīng)程)
猶一瓶。經(jīng)程,酒器名。《韓詩外傳》卷十:“ 齊桓公 置酒,令諸侯大夫曰:‘后者飲一經(jīng)程?!?管仲 后,當(dāng)飲一經(jīng)程。飲其一半,而棄其半?!?許維遹 集釋:“ 郝懿行 云:經(jīng)程,酒器名也。侯鯖録云:‘陶人為酒器,有酒經(jīng)焉, 晉安 人凡餽人酒,書曰酒一經(jīng),或二經(jīng)至五經(jīng),他境人有游於此邦,不達(dá)其義,聞五經(jīng)至,束帶迎於門,乃知酒五瓶為五經(jīng)?!福?張云璈 《四寸學(xué)》‘酒經(jīng)’條亦引侯鯖録云:‘今之量酒言斤,當(dāng)是經(jīng)字之譌,古量酒以升以斗以石,未聞斤也。酒瓶名酒經(jīng),典雅可用,而人罕知之?!?/div>
分類:一瓶酒器
《國語辭典》:傳經(jīng)(傳經(jīng))  拼音:chuán jīng
1.傳授經(jīng)學(xué)。唐。杜甫 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br />2.中醫(yī)上指傷寒病癥沒能及時發(fā)散出來,循六經(jīng)的次序而感傳?!都t樓夢》第六四回:「連忙請了醫(yī)生來診脈下藥,足足的忙亂了半夜一日。幸而發(fā)散的快,未曾傳經(jīng)。」
《高級漢語詞典》:籯金
一籠箱的金子
《漢語大詞典》:韋經(jīng)(韋經(jīng))
漢 丞相 韋賢 少子 玄成 ,以明經(jīng)歷相位。時 鄒 魯 有諺:“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見漢書·韋賢傳。后因以“韋經(jīng)”為稱揚(yáng) 韋 姓族人之典。 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詩:“ 漢 道中興盛, 韋 經(jīng)亞相傳?!?仇兆鰲 注:“ 韋賢 少子 玄成 ,復(fù)以明經(jīng)為相,故曰亞相。”
《漢語大詞典》:韋金(韋金)
漢 丞相 韋賢 , 地節(jié)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賜黃金百斤。其少子 玄成 ,復(fù)以明經(jīng)歷位至丞相。故 鄒 魯 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币?span id="c46iqiq" class="book">《漢書·韋賢傳》。后因以“韋金”為稱揚(yáng) 韋 姓族人之典。 唐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詩:“聞有題新翰,依然想舊林。同聲慚 卞 玉,謬此托 韋 金?!?/div>
《國語辭典》:有腳陽春(有腳陽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為太守時,愛民恤物,時人稱為「有腳陽春」。見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卷下。天寶下。有腳陽春》。后稱頌官吏愛護(hù)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魚兒。怪朝來〉詞:「丹山碧水含離恨,有腳陽春難駐?!姑鳌埦啊讹w丸記》第一九出:「有腳陽春司讞聽,謾說道官清民靖?!挂沧鳌戈柎河心_」。
《國語辭典》:陽春有腳(陽春有腳)  拼音:yáng chūn yǒu jiǎo
稱頌官吏愛護(hù)百姓,施行德政。參見「有腳陽春」條。宋。沈端節(jié)青玉案。史君標(biāo)韻如徐庾〉詞:「閒云無定,陽春有腳,又作南昌去?!姑?。湯顯祖《牡丹亭》第八出:「陽春有腳,經(jīng)過百姓人家?!?/div>
《國語辭典》:有腳陽春(有腳陽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為太守時,愛民恤物,時人稱為「有腳陽春」。見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卷下。天寶下。有腳陽春》。后稱頌官吏愛護(hù)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魚兒。怪朝來〉詞:「丹山碧水含離恨,有腳陽春難駐?!姑?。張景《飛丸記》第一九出:「有腳陽春司讞聽,謾說道官清民靖?!挂沧鳌戈柎河心_」。
《國語辭典》:懸鶉(懸鶉)  拼音:xuán chún
補(bǔ)綻百結(jié)的衣服與鶉鳥尾禿相似。形容衣服破爛。唐。白行簡《李娃傳》:「被衣裘,裘有百結(jié),襤褸如懸鶉?!?/div>
《國語辭典》:懸鶉百結(jié)(懸鶉百結(jié))  拼音:xuán chún bǎi jié
懸鶉,鶉鳥尾巴禿得像補(bǔ)釘?shù)囊路?。懸鶉百結(jié)形容衣服極破爛。明。邵璨《香囊記》第一九出:「丈夫,你便是腰金衣紫,莫忘了貧賤之時,懸鶉百結(jié)君須記,這個故衣你好棄得,須信道糟糠妻室難棄?!埂读凝S志異。卷二。張誠》:「懸鶉百結(jié),傴僂道上?!挂沧鳌根囈掳俳Y(jié)」。
《漢語大詞典》:鶉懸(鶉懸)
形容衣服破爛。語本荀子·大略:“ 子夏 貧,衣若縣鶉?!?宋 范成大 《自冬至春道中多雨》詩:“蠟屐驚踵決,油衣笑鶉懸?!?宋 劉克莊 《唐衣》詩之二:“貂映雖無華冕貴,鶉懸差勝緼袍時。”
《國語辭典》:鶉服(鶉服)  拼音:chún fú
鶉鳥尾巴光禿,似縫補(bǔ)的衣服,故以鶉服比喻破舊的衣服。唐。駱賓王寒夜獨坐游子多懷簡知己〉詩:「鶉服長悲碎,蝸廬未卜安?!固?。權(quán)德輿祇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nèi)〉詩:「鶉服我久安,荊釵君所慕?!挂沧鳌根囈隆埂?/div>
《國語辭典》:鶉衣(鶉衣)  拼音:chún yī
鶉鳥尾巴光禿,似縫補(bǔ)的衣服,故以鶉衣比喻破爛不堪的衣服。唐。杜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烏幾重重縛,鶉衣寸寸針。」也作「鶉服」。
分類:破爛衣服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蘚。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宋 周邦彥 《風(fēng)流子·春景》詞:“羨金屋去來,舊時巢燕,土花繚繞,前度莓墻?!?元 傅按察 《鴨頭綠·錢塘懷古》詞:“禁庭空、土花暈碧,輦路悄、呵喝聲乾?!?br />(2).金屬器皿表面長期受泥土剝蝕而留下的痕跡。 宋 梅堯臣 《古鑒》詩:“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獸角微訛?!?元 楊載 《臥鐘》詩:“ 漢 殿經(jīng)焚后,呺然臥草中。雕幾牙板廢,銹澀土花蒙。”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七)》:“﹝土財主﹞買了一個鼎,據(jù)說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駁,古香古色?!?/div>
《國語辭典》:天若有情天亦老  拼音: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因哀傷而憔悴。形容傷感的氣氛悲悽已極。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div>
《漢語大詞典》:鉛水(鉛水)
比喻晶瑩凝聚的眼淚。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空將 漢 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宋 周密 《水龍吟·白蓮》詞:“擎露盤深,憶君涼夜,暗傾鉛水?!?元 金絅 《踏莎行》詞:“不教 潘 鬢總成霜,也應(yīng)有淚如鉛水?!?/div>
《國語辭典》:鉛淚(鉛淚)  拼音:qiān lèi
眼淚如融鉛般的滴滴落下。元。張雨 白無咎黃蜀葵詩:「金銅仙人雨中立,鉛淚恰如辭漢時?!?/div>
《漢語大詞典》:銅仙(銅仙)
“ 金銅仙人 ”的省稱。三輔黃圖·建章宮:“ 神明臺 在 建章宮 中,祀仙人處,上有銅仙舒掌捧銅承云表之露?!?宋 王沂孫 《齊天樂·蟬》詞:“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yuǎn),難貯零露?!?清 吳偉業(yè) 《送少司空傅夢禎還嵩山》詩:“銅仙露冷春門草,玉女臺荒洞口沙。” 吳翌鳳 注:“ 任昉 述異記:‘ 魏明帝 詔宮官西取 漢武帝 捧露盤仙人,欲置前殿,既拆盤,臨行泣下?!?清 遯廬 《童子軍》第十一出:“不料銅仙欲泣,石馬長哀。”參見“ 金銅仙人 ”。
《漢語大詞典》:金銅仙人(金銅仙人)
金銅鑄造的仙人像。(1)指 漢武帝 時所作以手掌舉盤承露的仙人。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序》:“ 魏明帝 青龍 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 漢孝武 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唐 諸王孫 李長吉 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清 孫枝蔚 《陸放翁研歌為畢載積題》詩:“古來得失何事無,金銅仙人來 魏 都?!?2)指漏壺上指示時刻的仙人像。文選·陸倕〈新刻漏銘〉“銅史司刻,金徒抱箭” 唐 李善 注:“ 張衡 漏水轉(zhuǎn)渾天儀制曰:蓋上又鑄金銅仙人,居左壺;為胥徒,居右壺。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別天時早晚?!?/div>
《國語辭典》:刀環(huán)(刀環(huán))  拼音:dāo huán
刀頭的環(huán)。因環(huán)、還同音,古人以喻征人思?xì)w?!稘h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shù)數(shù)自循其刀環(huán),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也?!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561' target='_blank'>柳中庸 〈征人怨〉詩:「歲歲金河復(fù)玉闕,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div>
《國語辭典》:刀頭(刀頭)  拼音:dāo tóu
1.刀或刀柄的頂端。唐。杜甫后出塞〉詩:「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br />2.還。刀頭有環(huán),環(huán)、還同音,所以做為「還」的隱語。唐。趙嘏 洞庭寄所思詩:「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
《國語辭典》:大刀頭(大刀頭)  拼音:dà dāo tóu
還。刀頭常有環(huán),環(huán)音諧「還」,故以大刀頭暗指還。漢。無名氏〈稿砧今何在〉詩:「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div>
《國語辭典》:大刀頭(大刀頭)  拼音:dà dāo tóu
還。刀頭常有環(huán),環(huán)音諧「還」,故以大刀頭暗指還。漢。無名氏〈稿砧今何在〉詩:「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div>
《漢語大詞典》:丹井
(1).丹石之井。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鑿……續(xù)人髮以為繩,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br />(2).煉丹取水的井。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靈運(yùn)〈游山〉》:“乳竇既滴瀝,丹井復(fù)寥泬?!?唐 顧況 《山中》詩:“野人愛向山中宿,況在 葛洪 丹井西?!?清 吳偉業(yè) 《送楊懷湄擢臨安令》詩:“ 許椽 仙居丹井在, 謝公 游策碧云深?!?/div>
分類:煉丹取水
《國語辭典》:丹砂井  拼音:dān shā jǐng
傳說有廖姓家宅,每世子孫皆長壽,若遷徙他處,則多夭折。時人??究其因,得知廖宅井水中含有丹砂,故能使人長壽。見《抱樸子。內(nèi)篇。仙藥》。后人借譽(yù)水質(zhì)甘美而令人長壽,或稱譽(yù)地靈人杰。唐。王維林園即事寄舍弟紞〉詩:「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宋。蘇軾和趙景貺栽檜〉詩:「地連丹砂井,物化青牛君?!?/div>
《漢語大詞典》:廖井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載: 臨沅縣 有 廖氏 ,其家世世壽考,他人居其宅亦然。疑其井水殊赤,乃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數(shù)十斛。丹砂汁因泉漸入井,故飲其水而得壽。后人稱之為“廖井”。 宋 蘇軾 《和陶〈讀山海經(jīng)〉》詩之八:“ 廖 井窖丹砂,紅泉涌尋常?!?/div>
《國語辭典》:一寒如此  拼音:yī hán rú cǐ
表示極窮困潦倒?!妒酚洝>砥呔?。范雎蔡澤傳》:「魏使須賈于秦。范雎聞之,為微行,敝衣閒步之邸?!操Z〕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div>
《國語辭典》:綈袍(綈袍)  拼音:tí páo
粗繒制成的袍子。唐。岑參 尚書念舊垂賜袍衣率題絕句獻(xiàn)上以申感謝詩:「綈袍更有贈,猶荷故人憐?!固?。高適 別王八詩:「傳君遇知己,行日有綈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