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111
典故
140
詞典
1854
分類詞匯
9
佛典
510
其它
598
共510,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3
34
下一頁
佛類詞典
(續(xù)上)
生已有想
非有色
非有想
我一名與六十二恒河沙名,等無有異
有行般
有所了知現(xiàn)行
有勢不臨難
四洲為四有
四惡趣為四有
六欲天為六有
梵天為一有
無想天為一有
五那含天為一有
四禪天為四有
四空處天為四有
生已有想
【三藏法數(shù)】
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咸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xí)善行,證菩提果;譬如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咸生已有蓮華之想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非有色
【三藏法數(shù)】
非有色者,謂雖有形色,而假他所成也。謂此類有情,因虛偽相待之惑,起因依亂想之業(yè),惑業(yè)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報,即水母以蝦為目之類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無自類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為身,以蝦為目,故曰成色也。)
非有想
【三藏法數(shù)】
非有想者,謂借他之身以成自類也。謂此類有情,因誣罔顛倒之惑,起回互亂想之業(yè),惑業(yè)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報,即蒲盧等異質(zhì)相成之類是也。(誣罔即誑惑也,回互猶轉(zhuǎn)換也。蒲盧,蜾羸也,取青蟲以為己子,乃誣罔回互之義也。非有想相成想者,如青蟲,非蒲盧之類,故曰非有想相而能成己之子,故曰成想也。)
我一名與六十二恒河沙名,等無有異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得真圓通,能令求福眾生,但持我之名號,與彼俱持無數(shù)菩薩名號之人較量所得福德,等無有異,是為無畏。經(jīng)云: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慧,正等無異。是也。
有行般
【三藏法數(shù)】
有行般者,謂此人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斷欲界思惑俱盡,而般涅槃也。
有所了知現(xiàn)行
【三藏法數(shù)】
謂住善說法之人,于一切法而生分別,于善法令向,于惡法令舍,由此了知之心,相續(xù)不舍,故名有所了知現(xiàn)行。
有勢不臨難
【三藏法數(shù)】
謂豪勢之人,居威福之地,而能好禮忘勢,不凌侮人,是為難也。
四洲為四有
【三藏法數(shù)】
謂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閻浮提、北郁單越也。(梵語弗于逮,華言勝。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郁單越,華言勝處。)
四惡趣為四有
【三藏法數(shù)】
謂六道中,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四者,皆由愚癡貪欲造諸惡業(yè),故感斯趣也。
六欲天為六有
【三藏法數(shù)】
謂欲界六天也。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梵語夜摩,亦云須燄摩,華言善時分。梵語兜率,華言知足。)
梵天為一有
【三藏法數(shù)】
謂初禪中大梵王天,乃三千世界之主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無想天為一有
【三藏法數(shù)】
謂四禪中之無想天,此天以無心想為果故也。
五那含天為一有
【三藏法數(shù)】
那含,梵語具云阿那含,華言不還。謂四禪中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亦名五凈居天,此之五天,名位雖別,皆第三果圣人所居,故通為一有也。(第三果,即聲聞阿那含果也。)
四禪天為四有
【三藏法數(shù)】
謂色界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也。
四空處天為四有
【三藏法數(shù)】
謂無色界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