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千年一清
 
黃河千年一清
 
黃河清年
  
河濁
 
黃河一代清
 
千年水未清
 
河水有清日


《易緯·乾鑿度下》
天之將降嘉瑞應,河水清三日
《拾遺記》卷一〈高辛〉
又有丹邱,千年一燒,黃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為大瑞。

例句

從今億萬歲,不見河濁時。 劉駕 祝河水

人間知幾代,今日見河清。 張說 東都酺宴

望斷長安故交遠,來書未說九河清。 徐夤 酒醒

河清海宴不難睹,我皇已上升平基。 鄭嵎 津陽門詩

渴日候河清,沉憂催暮齒。 錢起 廣德初鑾駕出關后登高愁望二首

雖遇河清圣,慚非岳降賢。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典故
聚沫
   
濡呴
 
魚吹沫
  
相忘江湖
 
沫相濡
 
江湖相忘
 
湖海相忘
 
江海相忘
  
惠沫
 
江湖魚有沫
    
煦沫鱗
  
相煦沫


《莊子集釋》卷三上〈內(nèi)篇·大宗師〉~242~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例句

寂寥相喣沫,浩蕩報恩珠。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好音憐鎩羽,濡沫慰窮鱗。 柳宗元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之什

無聲但呀呀,以氣相喣濡。 白居易 放魚

濡沫情雖密,登門事已遼。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共矜名已泰,詎肯沫相濡。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典故
后土祠中玉蕊
 
天上人間惟一本
 
揚州獨有
 

《澠水燕談錄》卷八〈事志〉~99~
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歲久,木大而花繁,俗目為「瓊花」,不知實何木也,世以為天下無之,惟此一株。孫冕鎮(zhèn)維揚,使訪之山中,甚多,但歲苦樵斧野燒,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為人貴。孫傷之,作詩曰:「可憐遐地產(chǎn),?;窃摇!菇昃熞嘤兄蛟?,乃李文饒所賦「玉蕊花」也。
典故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此
 
后之人猶今視昔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99~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二十六〈三月三日蘭亭詩序〉~609~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述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典故 
市中有虎
 
三成虎
 
話虎
 
三言成虎
 
三夫成虎
   
眾口成虎


《韓非子》卷九〈內(nèi)儲說上·說一〉~537~
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弧憾搜允杏谢ⅲ跣胖??』曰:『不信?!弧喝搜允杏谢ⅲ跣胖??』王曰:『寡人信之?!积嫻г唬骸悍蚴兄疅o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龐恭從邯鄲反,竟不得見。
《戰(zhàn)國策》卷二十三〈魏策·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402~
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埂付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过嫻г唬骸阜蚴兄疅o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雇踉唬骸腹讶俗詾橹?。」于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戰(zhàn)國策》卷五〈秦策三·秦攻邯鄲〉~208~
秦攻邯鄲,十七月不下。莊謂王稽曰:「君何不賜軍吏乎?」王稽曰:「吾與王也,不用人言?!骨f曰:「不然。父之于子也,令有必行者,必不行者。曰『去貴妻,賣愛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閭嫗曰,『其夕,某懦子內(nèi)某士』。貴妻已去,愛妾已賣,而心不有。欲教之者,人心固有。今君雖幸于王,不過父子之親;軍吏雖賤,不卑于守閭嫗。且君擅主輕下之日久矣。聞『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故曰,不如賜軍吏而禮之。」王稽不聽。軍吏窮,果惡王稽、杜摯以反。

簡釋

三人成虎:指謠言惑眾。宋黃庭堅《勸交代張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眾口鑠金君自寬?!?/p>

典故
黃金有朮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列傳·王吉〉~3058~
王吉字子陽,瑯玡皋虞人也。少好學明經(jīng),以郡吏舉孝廉為郎,補若盧右丞,遷云陽令?!约脸纾烂辶?,然材器名稱稍不能及父,而祿位彌隆。皆好車馬衣服,其自奉養(yǎng)極為鮮明,而亡金銀錦繡之物。及遷徙去處,所載不過囊衣,不畜積馀財。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故俗傳「王陽能作黃金」。
典故
山嵇
 
嵇紹不孤
 
嵇康有故人
 
嵇紹垂髫

相關人物
山濤
 
嵇康
 
嵇紹

參考典故
吏部訪孤兒


《晉書》卷四十三〈山濤列傳〉~223~
山濤字巨源,河內(nèi)懷人也。父曜,宛句令。濤早孤,居貧,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莊老,每隱身自晦。與嵇康、呂安善,后遇阮籍,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康后坐事,臨誅,謂子紹曰:「巨源在,汝不孤矣?!?/span>

例句

范云堪晚友,嵇紹自不孤。 杜甫 別張十三建封

張老存家事,嵇康有故人。 杜甫 奉贈蕭二十使君

嵇紹垂髫日,山濤筮仕年。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山稽之舊,劉盧之恩,舉世莫尚,惟公是敦。 裴潾 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旋起赴詔命作鎮(zhèn)浙右輒抒懷賦四言詩十四首奉寄

典故  
擊中流楫
 
有如大江
 
擊楫誓中流
 
誓擊中流楫
 

《晉書》卷六十二〈祖逖列傳〉~694~
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之志。賓客義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時揚土大饑,此輩多為盜竊,攻剽富室,逖撫慰問之曰:「比復南塘一出不?」或為吏所繩,逖輒擁護救解之。談者以此少逖,然自若也。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進說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大王誠能發(fā)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tǒng)主,則郡國豪杰必因風向赴,沈溺之士欣于來蘇,庶幾國恥可雪,愿大王圖之?!沟勰艘藻褳閵^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馀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屯于江陰,起冶鑄兵器,得二千馀人而后進。
典故
醉為鄉(xiāng)
  
以醉為鄉(xiāng)
 
身入醉鄉(xiāng)
 
王績醉鄉(xiāng)
 
醉有真鄉(xiāng)
 
相關人物
王績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王績〉~5594~
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著《醉鄉(xiāng)記》以次劉伶《酒德頌》。其飲至五斗不亂,人有以酒邀者,無貴賤輒往,著《五斗先生傳》。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王績二·醉鄉(xiāng)記〉~325~
醉之鄉(xiāng)。去中國不知其幾千里也。其土曠然無涯。無邱陵阪險。其氣和平一揆。無晦明寒暑。其俗大同。無邑居聚落。其人甚精。無愛憎喜怒。吸風飲露。不食五谷。其寢于于。其行徐徐。與鳥獸魚鱉雜處。不知有舟車器械之用。昔者黃帝氏嘗獲游其都。歸而杳然喪其天下。以為結繩之政已薄矣。降及堯舜。作為千鐘百壺之獻。因姑射神人以假道。蓋至其邊鄙。終身太平。禹湯立法。禮繁樂雜。數(shù)十代與醉鄉(xiāng)隔。其臣羲和。棄甲子而逃。冀臻其鄉(xiāng)。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寧。至乎末孫桀紂。怒而升其糟邱。階級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見醉鄉(xiāng)。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職。典司五齊。拓土七千里。僅與醉鄉(xiāng)達焉。故四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厲。迄乎秦漢。中國喪亂。遂與醉鄉(xiāng)絕。而臣下之愛道者。亦往往竊至焉。阮嗣宗陶淵明等十數(shù)人。并游于醉鄉(xiāng)。沒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國以為酒仙云。嗟乎。醉鄉(xiāng)氏之俗。豈古華胥氏之國乎。其何以淳寂也如是。今予將游焉。故為之記。
典故 
賈人鐸
 
牛車鐸
 
牛鐸有宮商
 
牛鐸之音


《晉書》卷三十九〈荀勖列傳〉~53~
既掌樂事,又修律呂,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趙賈人牛鐸,識其聲。及掌樂,音韻未調(diào),乃曰:「得趙之牛鐸則諧矣。」遂下郡國,悉送牛鐸,果得諧者。
典故
江山待吟秀句
 
有待江山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六〈后游〉
寺憶新游處【寺憶曾游處】【寺憶重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统钊珵闇p,舍此復何之。
典故 
看囊
 
一錢留
 
羞囊
 
空囊羞澀
 
留得一錢看
 
囊空羞澀
 
一錢羞澀
 
空囊澀
 
囊頻澀
 
井凍衣寒
 
一錢何足看
 
囊中一錢看
 
囊中有幾錢


《韻府群玉·陽韻》
阮孚持一皂囊,游會稽。客問:「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錢看囊,恐其羞澀?!?/span>

例句

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杜甫 空囊

典故 
怒切齒
 
罵賊睢陽
 
死同巡遠
 
雎陽齒
  
男兒嚼齒
 
睢陽罵賊
 
有齒嚼欲碎
 
張巡嚼齒
 
相關人物
張巡
 
許遠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七下〈忠義列傳下·張巡〉~4900~
祿山之亂,巡為真源令,說譙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為拒賊之勢。時吳王祗為靈昌太守,奉詔糾率河南諸郡,練兵以拒逆黨,濟南太守李隨副之。巡與單父尉賈賁各召募豪杰,同為義舉。十月,城陷,巡與姚訚、南霽云、許遠,皆為賊所執(zhí)。巡神氣慷慨,每與賊戰(zhàn),大呼誓師,眥裂血流,齒牙皆碎。城將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辜俺窍?,尹子奇謂巡曰:「聞君每戰(zhàn)眥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視其齒,存者不過三數(shù)。巡大罵曰:「我為君父義死。爾附逆賊,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義其言,將禮之,左右曰:「此人守義,必不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故侨?,與姚闇、霽云同被害,唯許遠執(zhí)送洛陽。
典故
孔明有知音
 
相關人物
孔明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9~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故唬骸复巳丝删鸵姡豢汕乱?。將軍宜枉駕顧之?!褂墒窍戎魉煸劻粒踩?,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nèi)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瓜戎髟唬骸干疲 褂谑桥c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褂?、飛乃止。

例句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杜甫 遣興五首之一(黃鶴本以陶潛、賀公、孟浩然三首入龐德公一首后。)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蹤。 費冠卿 閒居即事

典故  
桂一枝
 
郤詵
    
一枝丹桂
 
一枝仙桂
  
一枝榮
     
昆山一片
        
一枝高折
 
東堂第一
    
桂苑一枝
    
郗枝
   
折月中枝
  
東堂桂樹
  
桂香
   
郤詵聯(lián)臂
 
東堂才
  
薦東堂
  
手中有桂
 
郤家兄弟
 
郤堂桂
 
折桂高枝

相關人物
郤詵


《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列傳〉~443~
以對策上第,拜議郎。母憂去職。詵母病,苦無車,及亡,不欲車載柩,家貧無以韨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開戶,朝夕拜哭。養(yǎng)雞種蒜,竭其方術。喪過三年,得馬八匹,輿柩至冢,負土成墳。未畢,召為征東參軍。徙尚書郎,轉車騎從事中郎。吏部尚書崔洪薦詵為左丞。及在職,嘗以事劾洪,洪怨詵,詵以公正距之,語在洪傳。洪聞而慚服。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沟坌?。侍中奏免詵官,帝曰:「吾與之戲耳,不足怪也?!乖栐谌瓮烂鲾啵醯盟姆铰曌u。卒于官。子延登為州別駕。

簡釋

東堂桂樹:喻指科舉及第。唐崔子向《上鮑大夫》:“東堂桂樹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p>

片玉:喻賢才。唐李咸用《悼范攄處士》:“安車未至柴關外,片玉已藏墳土新。”


例句

名慚桂苑一枝綠,鲙憶松江兩箸紅。 羅隱 東歸別常修

因悲遠歸客,長望一枝榮。 羅隱 省試秋風生桂枝

一枝丹桂未入手,萬里蒼波長負心。 羅隱 西京道德里

一枝何足解人愁,拋卻還隨定遠侯。 羅隱 送泰州從事

五等列侯無故舊,一枝仙桂有風霜。 羅隱 長安秋夜

因思一枝桂,已作斷根蓬。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共許郤詵工射策,恩榮請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錢唐路少府赴制舉

七葉漢貂真密近,一枝詵桂亦徒然。 杜牧 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

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艷陽千樹花。 伊璠 及第后寄梁燭處士

上國才將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歸。 方干 送吳彥融赴舉

東堂一枝在,為子惜年華。 司空曙 送喬廣下第歸淮南

碧霄知己在,香桂月中攀。 冷朝陽 送唐六赴舉

月里豈無攀桂分,湖中剛愛釣魚休。 可朋 贈方干

桂枝攀得獻庭闈,何似空懷楚橘歸。 姚鵠 和工部楊尚書重送絕句

有道期攀桂,無門息轉蓬。 姚鵠 書情獻知己

蓮幕未來須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方干 贈鄭仁規(guī)

又期攀桂后,來賞百花繁。 暢當 春日過奉誠園

梯穩(wěn)從攀桂,弓調(diào)任射莎。 李商隱 鏡檻

南省蘭先握,東堂桂早攀。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居守相國崔公兼呈工部劉公

甲乙科攀桂,圖書閣踐蓬。 武元衡 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

仙府色饒攀桂侶,蓮花光讓握蘭身。 王傳 和襄陽徐相公商賀徐副使君章綬

若無攀桂分,秖是臥云休。 賈島 青門里作

同郡故人攀桂盡,把詩吟向泬寥天。 趙嘏 東望

桂攀明月曾觀國,蓬轉西風卻問津。 高駢 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氳。 杜牧 盧秀才將出王屋高步名場江南相逢贈別

不耕南畝田,為愛東堂桂。 于濆 思歸引

東堂桂欲空,猶有收螢光。 于濆 感懷

見誦甘泉賦,心期折桂歸。 劉商 送李元規(guī)昆季赴舉

千鈞何處穿楊葉,二月長安折桂枝。 劉商 送楊行元赴舉

稍類沖天鶴,多隨折桂人。 劉得仁 鶯出谷

桂枝攀最久,蘭省出仍初。 劉禹錫 傷韋賓客

憶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劉禹錫 送李中丞赴楚州

昆山如可得,一片佇為榮。 劉軻 玉聲如樂

如何萬里來,青桂看人折。 劉駕 送李殷游邊

春風漫折一枝桂,煙閣英雄笑殺人。 司空圖 榜下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郤詵。 司馬扎 送友人下第東游

試向昆山投瓦礫,便容靈沼濯埃塵。 周匡物 及第后謝座主

雖欣月桂居先折,更羨春蘭最后榮。 周墀 賀王仆射放榜

登龍舊美無邪徑,折桂新榮盡直枝。 姚鵠 及第后上主司王起

多此歡情泛鹢舟,桂枝同折塞同游。 姚鵠 和徐先輩秋日游涇州南亭呈三二同年

君子識不淺,桂枝憂更多。 孟郊 送別崔寅亮下第

桂枝妄舉手,萍路空勞生。 孟郊 題從叔述靈巖山壁

一枝猶掛東堂夢,千里空馳北巷心。 孫定 寄孫儲一作下筆醉中寄儲

橘懷三個去,桂折一枝將。 岑參 送縢亢擢第歸蘇州拜親

新登郤詵第,更著老萊衣。 岑參 送蒲秀才擢第歸蜀

名登郤詵第,身著老萊衣。 岑參 送薛彥偉擢第東歸

洛陽才子能幾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岑參 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

東堂桂樹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崔子向 上鮑大夫

桂枝家共折,雞樹代相傳。 崔峒 奉和給事寓直

聞君折得東堂桂,折罷那能不暫歸。 張氏 寄夫

幾出東堂謝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張蠙 抒懷

不須化作山頭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彭伉 寄妻

折桂早聞推獨步,分憂暫輟過重江。 方干 上越州楊嚴中丞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方干 中秋月

高情不與俗人知,恥學諸生取桂枝。 方干 獻王大夫

郤詵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方干 送王霖赴舉

珍重郤家好兄弟,明年祿位在何方。 方干 送縉陵王少府赴舉

安車未至柴關外,片玉已藏墳土新。 李咸用 悼范攄處士

鵠箭親疏雖異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李咸用 贈陳望堯

芳桂當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壓春期。 李商隱 及第東歸次灞上欲寄同年

桂樹一枝當白日,蕓香三代繼清風。 李商隱 奉和太原公送前楊秀才戴兼招楊正守戎

長樂遙聽上苑鐘,?衣稱慶桂香濃。 李商隱 贈孫綺新及第

青桂本來無欠負,碧霄何處有因依。 李山甫 下第獻所知二首

桂樹既能欺賤子,杏花爭肯采閑人。 李山甫 下第臥疾盧員外召游曲江

麻衣盡舉一雙手,桂樹只生三兩枝。 李山甫 赴舉別所知

登龍兼折桂,歸去當高車。 李端 元丞宅送胡浚及第東歸覲省

片玉若磨唯轉瑩,莫辭云水入廬峰。 李群玉 勸人廬山讀書

所嗟芳桂晚,寂寞對汀洲。 李群玉 岳陽春晚

霄漢春風棣萼開,桂枝攀盡賈家才。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未折月中枝,寧隨宋都鹢。 李群玉 送魏圭覲省

夢蘭他日應,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盧峰知字韻

禮闈曾擢桂,憲府既乘驄。 杜甫 哭長孫侍御

不得同晁錯,吁嗟后郤詵。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弟兄各折一枝桂,還向嶺頭聯(lián)影飛。 林藻 梨嶺

握蘭中臺并,折桂東堂春。 權德輿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桂枝嘗遍折,棣萼更相鮮。 權德輿 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愛弟俱為尚書郎伯仲同時列在南北省會于左掖因而有詠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為文命未通。 武元衡 戲贈韓二秀才

已獻甘泉賦,仍登片玉科。 武元衡 送李正字之蜀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齠年。 武元衡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 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

君是煙霄折桂身,圣朝方切用儒珍。 王霞卿 答鄭殷彝

桂折因同樹,鶯遷各異年。 白居易 東都冬日會諸同年宴鄭家林亭

共許郤詵工射策,恩榮請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錢唐路少府赴制舉

桂樹放教遮月長,杏園終待隔年開。 盧尚卿 東歸詩

桂樹曾爭折,龍門幾共登。 盧綸 早春游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兼呈崔峒補闕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遺

郤詵為胄子,季札是鄉(xiāng)人。 竇常 故秘監(jiān)丹陽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詞

之荊且愿依劉表,折桂終慚見郤詵。 竇牟 酬舍弟庠罷舉從州辟書

之荊且愿依劉表,折桂終慚見郤詵。 竇牟 酬舍弟庠罷舉從州辟書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 羅隱 南康道中

應觀法界蓮千葉,肯折人間桂一枝。 羅隱 和禪月大師見贈

還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羅隱 商于驛與于蘊玉話別

紅塵偶別迷前事,丹桂相傾愧后徒。 羅隱 寄徐濟進士

不耕南畝田,為愛東堂桂。 羅隱 思歸行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盡取無因。 羅隱 東歸

難將白發(fā)期公道,不覺丹枝屬別人。 羅隱 東歸

鄒律有風吹不變,郤枝無分住應難。 羅隱 東歸別所知

丹桂無心彼此諳,二年疏懶共江潭。 羅隱 湘中贈范鄖

拋擲紅塵應有恨,思量仙桂也無端。 羅隱 西京崇德里居

六枝仙桂最先春,蕭灑高辭九陌塵。 羅隱 送蘄州裴員外

當年憶見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 羅隱 酬寄右司李員外

荊璞獻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翁承贊 喜弟承檢登科

不愛春宮分桂樹,欲教天子枉蒲輪。 翁洮 贈方干先生

上林新桂年年發(fā),不許平人折一枝。 胡曾 下第

位以穿楊得,名因折桂還。 薛業(yè) 晚秋贈張折沖

得意東歸過岳陽,桂枝香惹蕊珠香。 袁皓 寄岳陽嚴使君

丹桂阻丹懇,白衣成白頭。 許棠 投徐端公

丹霄空把桂枝歸,白首依前著布衣。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謝八首

東堂曾受薦,垂白志猶堅。 許棠 陳情獻江西李常侍五首

折桂文如錦,分憂力若春。 貫休 上宋使君

今日桂枝平折得,幾年春色并將來。 貫休 聞許棠及第因寄桂雍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謝煙香更入衣。 鄭谷 擢第后入蜀經(jīng)羅村路見海棠盛開偶有題詠

化佇還珠美,心將片玉貞。 錢起 送張中丞赴桂州

直矜鸚鵡賦,不貴芳桂枝。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

名逃郤詵策,興發(fā)謝玄文。 錢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荊楚

片玉登科后,孤舟任興行。 錢起 送虞說擢第東游

多才白華子,初擅桂枝名。 錢起 送鄭巨及第后歸覲

郤詵丹桂無人指,阮籍青襟有淚沾。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

郤堂流桂景,陳巷集車音。 韋莊 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

年年為獻東堂策,長是蘆花別釣磯。 韋莊 鄠杜舊居二首

谷水直言身不顧,郤詵高第轉名香。 韓翃 別氾水縣尉

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 顏真卿 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芳桂君應折,沉灰我不然。 顧況 送韋秀才赴舉

君兼蓮幕貴,我得桂枝榮。 顧非熊 行經(jīng)褒城寄興元姚從事

東堂第一領春風,時怪關西小驥慵。 黃滔 寄楊贊圖學士(學士與元昆俱以龍腦登選)

東堂歲去銜杯懶,南浦期來落淚頻。 黃滔 新野道中

雖向東堂先折桂,不如賓席此時同。 黃頗 聞宜春諸舉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

待折東堂桂,歸來更苦辛。 齊己 贈孫生

《國語辭典》:河清  拼音:hé qīng
1.語本《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比喻時間漫長,難遇時機。唐。張說〈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難得,人代幾何?」
2.黃河挾帶大量泥沙,因而水色混濁,古人遂以河清為太平或圣君出世的祥兆。《文選。張衡。歸田賦》:「徒臨川而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br />3.黃河水由黃濁變?yōu)榍宄骸!端问?。卷九四。河渠志四》:「近因野水沖蕩沿汴堤岸,及河道淤淺,若止役河清,功力不勝,望俟農(nóng)隙顧夫開修?!?/div>
《國語辭典》:河清難俟(河清難俟)  拼音:hé qīng nán sì
難以等待黃河的河水變?yōu)榍宄?。語本《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后比喻時間漫長,難以等候。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銓選一官,河清難俟,遂玖授教職歸矣?!?/div>
分類:時久
《漢語大詞典》:河清頌(河清頌)
宋書·鮑照傳:“ 元嘉 中, 河 濟 俱清,當時以為美瑞, 照 為《河清頌》,其序甚工?!焙笠浴昂忧屙灐狈褐父桧灂r世升平的作品。 唐 杜甫 《洗兵馬》詩:“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國語辭典》:黃河清(黃河清)  拼音:huáng hé qīng
黃河因流經(jīng)黃土高原而將大量泥砂沖刷入河,造成水色渾濁不堪,故以黃河清比喻罕見、難得的事情?!端问贰>砣涣?。包拯傳》:「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挂酁樘煜绿?,政治開明的祥瑞。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谝怀觯骸附衲丝滴醵?,見了祥瑞一十二種?!q莢發(fā),芝草生,海無波,黃河清。件件俱全,豈不可賀!」
《國語辭典》:以沫相濡  拼音:yǐ mò xiāng rú
比喻人同處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參見「相濡以沫」條。宋。范成大 次韻龔養(yǎng)正病中見寄詩:「激水要令風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div>
《漢語大詞典》:呴沫
語出莊子·大宗師。喻指撫慰或救助。梁書·任昉傳:“﹝ 劉孝標 論曰﹞故魚以泉涸而呴沫,鳥因將死而悲鳴?!?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詮俗:“以言呴沫人,令其意靡靡焉輭也,曰水?!?清 顧炎武 《寄弟紓及友人江南》詩之三:“雖鄰河伯居,未肯求呴沫。”參見“ 呴濕濡沫 ”。
分類:撫慰救助
《漢語大詞典》:呴濕濡沫(呴濕濡沫)
語本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互相救助。 清 錢謙益 《祭姚母文夫人》:“鏃礪道義,切磨文章,呴濕濡沫,蛩巨扶將?!?清 錢謙益 《趙景之宮允六十壽序》:“余于 趙 氏祖子孫三世矣……菀枯盈虛,呴濕濡沫,未嘗不相共也?!?/div>
《漢語大詞典》:涸溜
干枯的小水流。 唐 盧綸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詩:“徹底碧潭滋涸溜,壓枝紅艷照枯株?!?/div>
《漢語大詞典》:濡沫
用唾沫來濕潤。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語出莊子·天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南朝 宋 朱廣之 《諮顧道士夷夏論》:“檢其言也,彼我俱遣;尋其旨也,老釋無際。俱遣則濡沫可遣,無際則不負高貴?!?唐 元稹 《酬白學士》詩:“臥轍希濡沫,低顏受頷頤?!?宋 蘇軾 《和王晉卿》:“謂言相濡沫,未足救溝瀆?!?/div>
《漢語大詞典》:相忘鱗(相忘鱗)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焙笠蛞浴跋嗤[”比喻優(yōu)游自得者。 晉 李颙 《經(jīng)渦路作》詩:“肇允相忘鱗,翻為涸池魚?!?/div>
《漢語大詞典》:相濡沫
見“ 相濡以沫 ”。
《國語辭典》:相濡以沫  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濕。語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贡扔魅送幱诶Ь?,而互相以微力救助。也作「濡沫涸轍」、「以沫相濡」。
《漢語大詞典》:相濡相呴
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金 元好問 《女兒山避兵送李長源歸關中》詩:“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厭求索?!眳⒁姟?相濡以沫 ”。
《國語辭典》:相濡以沫  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濕。語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贡扔魅送幱诶Ь?,而互相以微力救助。也作「濡沫涸轍」、「以沫相濡」。
《漢語大詞典》:魚沫(魚沫)
(1).魚所吐之水沫。 唐 李賀 《古悠悠行》:“海沙變成石,魚沫吹 秦橋 ?!?元 柳貫 《初夏齋中雜題》詩之五:“魚沫吹還息,蛛絲斷忽抽。”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石語·三石:“遙望是寺,魚沫吹門,蠔光次壁,朝晴暮雨,含影虛無。”
(2).典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后以“魚沫”比喻人外困境時相依為命,互相救助。 宋 范成大 《喜沈叔晦至》詩:“江湖幾魚沫,風雨一雞鳴。”
《漢語大詞典》:瓊花(瓊花)
(1).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后,多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門 秦氏 女,秀色如瓊花?!?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 揚州 后土廟 有瓊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衛(wèi)公 所謂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瓊花:“ 揚州 后土祠 瓊花,天下無二本,絶類聚八仙,色微黃而有香。 仁宗 慶歷 中,嘗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載還祠中,敷榮如故。 淳熙 中, 壽皇 亦嘗移植南內(nèi),逾年憔悴無華,仍送還之。其后,宦者 陳源 ,命園丁取孫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則大減矣。 杭 之 褚家塘 瓊花園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間所有者,特當時接本,髣髴似之耳?!?br />(2).古歌曲名。即《玉樹后庭花》。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瓊花玉樹》《春江夜月》,聲聲齊唱?!?清 陳文述 《青溪吊江總宅》詩:“當時《玉樹》臨風曲,異日《瓊花》水調(diào)歌?!?br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威仰噤死不敢語,瓊花云魄清珊珊?!?宋 楊萬里 《觀雪》詩:“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無香?!?元 呂止庵《集賢賓·嘆世》曲:“到冬來落瓊花陣陣飄,剪鵝毛片片飛?!?陳毅 《蝶戀花·訪問亞洲三國喀布爾望雪山》詞:“一望瓊花爭怒放,飛越羣山,人喜從天降?!?/div>
《國語辭典》:三人成虎  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
戰(zhàn)國時,龐恭和魏太子同去趙國當人質,臨行前龐恭以三人成虎勸諫惠王不要聽信讒言。典出《戰(zhàn)國策。魏策二》。比喻謠言惑眾。《隋唐演義》第二回:「正是積毀成山,三人成虎。到開皇二十年十月,隋主御武德殿,宣詔廢勇為庶人?!挂沧鳌甘谢ⅰ?。
《漢語大詞典》:三虎
(1).虎為猛獸,“三虎”喻同時以雄杰著稱的三人。指 東漢 賈彪 兄弟三人。后漢書·黨錮傳·賈彪:“ 彪 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 彪 最優(yōu),故天下稱曰:‘ 賈氏 三虎, 偉節(jié) ( 彪 字)最怒?!?南朝 陳 徐陵 《代梁貞陽侯與荀昂兄弟書》:“ 賈氏 三虎,豈獨貴於前修; 荀 家八龍,信服在於今日?!?唐 元稹 《曲江老人》詩:“雄推三虎 賈 ,群擢八龍 荀 。”
(2).虎為猛獸,“三虎”喻同時以雄杰著稱的三人。指 宋 代 楊紘 、 王鼎 、 王綽 三人。宋史·楊紘傳:“ 紘 御下急……與 王鼎 、 王綽 ,號‘江東三虎’。”宋史·王鼎傳:“ 鼎 提點 江 東刑獄,與轉運使 楊紘 ,判官 王綽 ,競擿發(fā)吏,至微隱罪,無所貸。於是所部官吏怨之,目為三虎。”
(3).指三個兇惡如虎的人。宋史·宗室傳四·彥倓:“邑民 潘氏 兄弟橫邑中,號‘三虎’…… 彥倓 白其守,治之?!?/div>
《國語辭典》:市虎  拼音:shì hǔ
1.比喻以無為有,惑人聽聞的流言蜚語。參見「三人成虎」條?!读簳?。卷五六。侯景傳》:「當是不逞之人,曲為口端之說,遂懷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br />2.摩托車、汽車的俗稱。因其在街道上疾馳時,易于傷人,故名。
《漢語大詞典》:擊楫誓(擊楫誓)
見“ 擊楫中流 ”。
《國語辭典》:擊楫中流(擊楫中流)  拼音:jí jí zhōng liú
晉朝祖逖率軍北伐,渡江至中流時,擊打船槳而立誓恢復中原。典出《晉書。卷六二。祖逖傳》。比喻收復失土,報效國家的壯烈情懷?!段宕菲皆挕A菏?。卷上》:「晉罹五胡之亂,而祖逖擊楫中流,誓在興復?!?/div>
《國語辭典》:中流擊楫(中流擊楫)  拼音:zhōng liú jí jí
比喻立誓收復失土,報效國家。參見「擊楫中流」條。宋。張矩安慶模。渺長江〉詞:「中流擊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顾巍N募拔獭促R新郎。一勺西湖水〉詞:「簇樂紅妝搖畫舫,問中流擊楫誰人是?」
《漢語大詞典》:誓江
語本晉書·祖逖傳:“﹝ 祖逖 ﹞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擊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 大江 !’”后以“誓江”為矢志收復失地、安定國家的典故。 宋 蘇軾 《表忠觀碑》:“仰天誓 江 ,月星晦蒙。強弩射潮,江海為東?!?/div>
《漢語大詞典》:無功鄉(xiāng)(無功鄉(xiāng))
唐 王績 字 無功 ,性嗜酒;嘗采 杜康 、 儀狄 以來善酒者為譜,著《醉鄉(xiāng)記》。見新唐書·隱逸傳·王績。后世因以“無功鄉(xiāng)”指醉鄉(xiāng)。 宋 蘇軾 《真一酒歌》:“湛然寂照非 楚 狂,終身不入無功鄉(xiāng)?!?/div>
《國語辭典》:醉鄉(xiāng)(醉鄉(xiāng))  拼音:zuì xiāng
酒醉后精神所進入的昏沉、迷糊境界。唐。王績醉鄉(xiāng)記:「阮嗣宗陶淵明等十數(shù)人,并游于醉鄉(xiāng),沒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國以為酒仙云?!鼓咸?。李煜 錦堂春。昨夜風兼雨詞:「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div>
《漢語大詞典》:牛鐸(牛鐸)
(1).牛鈴。亦指牛鈴聲。晉書·荀勗傳:“初, 勖 於路逢 趙 賈人牛鐸,識其聲。及掌樂,音韻未調(diào),乃曰:‘得 趙 之牛鐸則諧矣?!煜驴?,悉送牛鐸,果得諧者?!?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世傳 明皇 宿上亭,雨中聞牛鐸聲,悵然而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適大車數(shù)輛遠遠至,牛鐸錚然?!?br />(2).借指人材。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無爨桐之患,而患無 蔡邕 ;世非無牛鐸之患,而患無 張華 ?!?/div>
分類:人材鈴聲
《漢語大詞典》:阮囊
(1).見“ 阮囊羞澀 ”。
(2).繩床的別稱。宋史·外國傳五·勃泥:“王坐繩床,若出,即大布單坐其上,眾舁之,名曰阮囊?!?/div>
《國語辭典》:阮囊羞澀(阮囊羞澀)  拼音:ruǎn náng xiū sè
晉阮孚家貧,曾攜一黑色囊游會稽山,客問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錢守囊,恐其羞澀?!沟涑鏊?。陰時夫《韻府群玉。十陽韻》。后用以稱自己貧困窘乏,一無所有。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阮囊羞澀,行止兩難?!?/div>
《漢語大詞典》:嚼穿齦血(嚼穿齦血)
形容仇恨至極。 宋 文天祥 《滿江紅·代王夫人作》詞:“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div>
分類:仇恨至極
《國語辭典》:嚼齒(嚼齒)  拼音:jiáo chǐ
咬牙切齒。形容非常痛恨、憤慨的樣子?!督鹗?。卷一一○。雷淵傳》:「遇不平,則疾惡之,氣見于顏間,或嚼齒大罵不休。」宋。蘇軾京師哭任遵圣〉詩:「奮髯走猾吏,嚼齒對奸將?!?/div>
分類:咬牙憤慨
《國語辭典》:張巡(張巡)  拼音:zhāng xún
人名。(西元709~757)唐南陽人。博通群書,曉戰(zhàn)陣法。開元末官真源令。安祿山反,巡起兵討賊,與許遠合兵守睢陽,拜御史中丞。食盡,殺妾以饗士,至羅雀鼠煮鎧弩以食,城破,罵賊不屈。賊斷其舌,落其齒,張巡嚼舌吞齒而死。
《國語辭典》:孔明  拼音:kǒng míng
1.三國時蜀漢諸葛亮的字。參見「諸葛亮」條。
2.非常明亮潔凈。晉。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天秩有禮,神監(jiān)孔明?!?/div>
《漢語大詞典》:一枝桂
晉書·卻詵傳:“ 武帝 于 東堂 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焙笠蛞浴耙恢稹庇骺婆e及第之榮。 唐 李白 《同吳王送杜秀芝赴舉入京》詩:“欲折一枝桂,還來雁沼前?!?唐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因思一枝桂,已作斷根蓬?!?清 鄭燮 《得南闈捷音》詩:“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載征途發(fā)達遲?!?/div>
分類:科舉及第
《漢語大詞典》:丹枝
丹桂的樹枝。比喻科舉及第。 唐 齊己 《貽王秀才》詩:“須教至公手,不惜付丹枝。” 唐 羅隱 《東歸》詩:“唯將白髮期公道,不覺丹枝屬別人?!眳⒁姟?丹桂 ”。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黃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別名。參見「木犀」條。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端问?。卷二六三。竇儀傳》:「馮道與禹鈞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黃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別名。參見「木犀」條。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端问?。卷二六三。竇儀傳》:「馮道與禹鈞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div>
《漢語大詞典》:仙桂
(1).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稱之為“仙桂”。語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宋 無名氏 《大圣樂·初夏》詞:“輕紈舉,動團圓素月,仙桂婆娑?!?br />(2).喻指科舉功名。 宋 無名氏 《百字歌·壽張簿》詞:“才華拔萃,早宜仙桂高折?!眳⒁姟?仙人桂 ”。
《漢語大詞典》:仙人桂
舊時稱舉進士為折桂,因以“仙人桂”借指科舉功名。 宋 王禹偁 《送鞠評事宰蘭溪》詩:“科名舊捷仙人桂,縣界遙看婺女星。”參見“ 仙桂 ”。
《漢語大詞典》:失桂
指科舉落第。 唐 人謂登科為折桂,故稱。 唐 盧綸 《送魏廣下第歸揚州》詩:“獨歸初失桂,共醉忽停杯?!眳⒁姟?折桂 ”。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也作「攀桂」。
《國語辭典》:昆山片玉(崑山片玉)  拼音:kūn shān piàn yù
比喻稀世珍寶或才能杰出的人。語本《晉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挂沧鳌咐ド狡瘛埂?/div>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挂沧鳌概使稹?。
《漢語大詞典》:擢桂
猶折桂。指科舉及第。 唐 杜誦 《哭長孫侍御》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宋 楊萬里 《送羅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詩:“ 印山 三子十一孫,六人擢桂兩特恩。”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高蟾:“明年 李昭 知貢,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div>
《國語辭典》:攀桂  拼音:pān guì
比喻科舉中第。參見「折桂」條。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詩二首之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今試期日近,若但迷戀于此,不惟攀桂無分,亦且身軀難保。」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挂沧鳌概使稹埂?/div>
《國語辭典》:昆山玉(昆山玉)  拼音:kūn shān yù
昆崙山所產(chǎn)的美玉。
《國語辭典》:昆玉  拼音:kūn yù
稱人兄弟的敬詞?!段饔斡洝返谒娜兀骸肝仪茵埬氵@次:一則是看你昆玉分上;二來只該怪那廝年幼無知,你也不甚知情?!挂沧鳌咐ビ瘛埂?/div>
《國語辭典》:昆玉(崑玉)  拼音:kūn yù
1.昆崙山所產(chǎn)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潔、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段倪x。劉孝標。辯命論》:「琎則志烈秋霜、心貞昆玉?!?br />2.陸機兄弟生于昆山,后人便以昆玉來敬稱別人兄弟。如:「多年不見,不知賢昆玉近來可好?」也作「昆玉」。
《漢語大詞典》:東堂桂(東堂桂)
晉書·郤詵傳載: 郤詵 以對策上第,拜議郎。后遷官, 晉武帝 于 東堂 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稱科舉考試及第為“東堂桂”。 五代 齊己 《贈孫生》詩:“待折 東堂 桂,歸來更苦辛。” 宋 張先 《感皇恩》詞:“第名天陛首 平津 , 東堂 桂,重占一枝春。” 清 納蘭性德 《滿江紅·茅屋新成卻賦》詞:“青海不來如意夢,紅箋暫寫違心字,道別來渾是不關心, 東堂 桂。”
《漢語大詞典》:東堂策(東堂策)
晉書·摯虞傳:“ 武帝 詔曰:‘省諸賢良答策,雖所言殊涂,皆明於王義,有益政道……’詔諸賢良方正直言,會 東堂 策問?!焙笠蛞浴皷|堂策”指策試。亦指所對的策文。 唐 顏真卿 《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詩:“全高 南越 蠧,豈謝 東堂 策。” 前蜀 韋莊 《鄠杜舊居》詩之一:“年年為獻 東堂 策,長是蘆花別釣磯?!眳⒁姟?東堂 ”、“ 東堂桂 ”。
分類:策試策文
《漢語大詞典》:東堂夢(東堂夢)
謂夢想考試及第。 唐 孫定 《下第醉中寄儲》詩:“一枝猶掛 東堂 夢,千里空馳北巷心?!眳⒁姟?東堂 ”。
《漢語大詞典》:東堂(東堂)
(1).東廂的殿堂或廳堂。古代多指皇宮或官舍。書·顧命:“一人冕執(zhí)劉,立于東堂;一人冕執(zhí)鉞,立于西堂?!?唐 王維 《故太子師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辭明主,東堂哭大臣?!?金 蔡圭 《并州無竹官舍東堂之北種碧蘆以寄意用作長句》:“他日東堂慙拙政,只將此物作甘棠?!?br />(2).儀禮·大射:“公將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東堂?!焙笠蛞苑Q習射的場所。南史·庾悅傳:“初, 劉毅 家在 京口 ,酷貧,嘗與鄉(xiāng)曲士大夫往東堂共射?!?br />(3).指 晉 宮的正殿。 晉武帝 時 郤詵 于 東堂 殿試得第,后因以為試院的代稱。 唐 王建 《送薛曼應舉》詩:“子去 東堂 上,我歸南澗濱?!?唐 李頻 《送友人游蜀》詩:“ 東堂 雖不捷,西去復何愁?!?宋 王圭 《呈永叔書事》詩:“十五年前出門下,最榮今日預 東堂 。”參見“ 東堂桂 ”、“ 東堂策 ”。
(4). 宋 毛滂 的號。 清 鈕琇 觚賸·紉蘭詞:“若 黃子鴻 所著《紉蘭》別集,風流俊邁,非不可追響 東堂 ,齊蹤 西麓 也?!?/div>
《漢語大詞典》:桂折
(1).桂枝折斷。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 巴水 幽咽,猿鳴斷絶。月落珠傷,春枯桂折?!?br />(2).折桂。喻登科及第。 唐 白居易 《東都冬日會諸同聲宴鄭家林亭》詩:“桂折應同樹,鶯遷各異年?!眳⒁姟?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晉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div>
《國語辭典》:桂枝  拼音:guì zhī
1.桂木的樹枝。漢。劉安〈招隱士〉:「猿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br />2.牡桂的枝,可入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四。木部。桂》。
3.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遼城望月〉詩:「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div>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稌x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div>
《國語辭典》:桂樹(桂樹)  拼音:guì shù
1.樟科「肉桂」的別名。參見「肉桂」條。
2.木犀科「木犀」,即「桂花」的別名。參見「木犀」條。
《漢語大詞典》:桂科
唐 人稱科舉及第為折桂或登科,省稱“桂科”。 唐 李商隱 《為東川崔從事福謝辟并聘錢啟》:“仰觀蓮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們,頂踵實非己物?!?唐 杜荀鶴 《辭鄭員外入關》詩:“男兒三十尚蹉跎,未遂青云一桂科?!?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江山之秀鐘乎人,純孝高節(jié)并其身,掬茲二美,摛為雄文,以之登桂科?!眳⒁姟?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晉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div>
《國語辭典》:桂籍  拼音:guì jí
科舉考試登第人員的名籍。宋。徐鉉 廬陵別朱觀先輩詩:「桂籍知名有幾人,翻飛相續(xù)上青云?!?/div>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稌x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div>
《漢語大詞典》:片玉
比喻群賢之一。晉書·郤詵傳:“﹝ 武帝 ﹞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聯(lián)游虧片玉,洞照失明鑒?!?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書》:“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雖登龍羣彥,同戴丘山,而附鳳一心,偏投膠漆?!?/div>
《漢語大詞典》:芳桂
(1).香桂。 南朝 梁簡文帝 《招真館碑》:“柱削芳桂,豈俟 開陽 木飛;材選海檀,無勞 豫章 神拔?!?唐 盧照鄰 《五悲文·悲才難》:“巖有芳桂,隰有棠棣。枝巃嵸兮相樛,葉翩翩兮相翳?!?br />(2).比喻科第功名。 唐 顧況 《送韋秀才赴舉》詩:“芳桂君應折,沉灰我不然?!?唐 李商隱 《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詩:“芳桂當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壓春期?!?/div>
分類:科第功名
《漢語大詞典》:詵枝(詵枝)
晉書·郤詵傳:“﹝ 詵 ﹞累遷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東堂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因以“詵枝”為頌揚政績卓著者之典。 唐 羅隱 《寄大理寺徐郎中》詩:“事雖亡顯報,理合有陰功。官序 詵 枝老,幽塵 范 甑空?!?雍文華 校輯:“《英華》、全唐詩詩末注云:‘ 證圣 中, 徐有功 為大理少卿,執(zhí)法平恕, 鹿城 主簿 潘好禮 論以美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詵桂(詵桂)
喻練達能干的官吏。 唐 杜牧 《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詩:“七葉 漢 貂真密近,一枝 詵 桂亦徒然?!眳⒁姟?詵枝 ”。
《漢語大詞典》:詵枝(詵枝)
晉書·郤詵傳:“﹝ 詵 ﹞累遷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東堂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币蛞浴霸栔Α睘轫灀P政績卓著者之典。 唐 羅隱 《寄大理寺徐郎中》詩:“事雖亡顯報,理合有陰功。官序 詵 枝老,幽塵 范 甑空?!?雍文華 校輯:“《英華》全唐詩詩末注云:‘ 證圣 中, 徐有功 為大理少卿,執(zhí)法平恕, 鹿城 主簿 潘好禮 論以美之也。’”
《漢語大詞典》:郤枝
亦作“郄枝”。 見“ 郤詵枝 ”。
《漢語大詞典》:郤詵枝(郤詵枝)
同“ 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枝”。 喻指科舉及第。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正是神京爛熳時,羣仙初折得, 郄詵 枝?!?清 唐孫華 《桂》詩:“競説國書方薦士,何人折取 郄詵 枝?” 唐 羅隱 《東歸別所知》:“ 鄒 律有風吹不變, 郄 枝無分住應難?!?宋 劉筠 《與客啟明》:“ 秦 痔從來易得車, 郄 枝今比我何如?!?/div>
分類:科舉及第
《漢語大詞典》:郤詵丹桂(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丹桂”。 晉 郤詵 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見晉書·郤詵傳。后因以“郤詵丹桂”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帝里無成久滯淹,別家三度見新蟾。 郄詵 丹桂無人指, 阮籍 青襟有淚霑?!?唐 黃滔 《祭司勛孫郎中》:“ 劉 家則三 嘏 揚芳, 馬 氏則五 常 擅美。故得數(shù)枝 郄 桂,交茂鴒原;一本 田 荊,分輝雞樹?!?清 唐孫華 《張母陳太孺人貞節(jié)詩》:“首折 郄詵 桂,行棄 終生 繻?!?/div>
《漢語大詞典》:郤詵枝(郤詵枝)
同“ 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枝”。 喻指科舉及第。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正是神京爛熳時,羣仙初折得, 郄詵 枝。” 清 唐孫華 《桂》詩:“競説國書方薦士,何人折取 郄詵 枝?” 唐 羅隱 《東歸別所知》:“ 鄒 律有風吹不變, 郄 枝無分住應難?!?宋 劉筠 《與客啟明》:“ 秦 痔從來易得車, 郄 枝今比我何如?!?/div>
分類:科舉及第
《漢語大詞典》:郤詵第(郤詵第)
見“ 郤詵高第 ”。
《漢語大詞典》:郤詵高第(郤詵高第)
晉 郤詵 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后因以“郤詵高第”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唐 韓翃 《別汜水縣尉》詩:“ 谷永 直言身不顧, 郤詵 高第轉名香?!?唐 岑參 《送薛彥偉擢第東都覲省》詩:“名登 郄詵 第,身著 老萊 衣。” 唐 岑參 《送蒲秀擢第歸蜀》詩:“新登 郄詵 第,更著 老萊 衣?!?/div>
《漢語大詞典》:郤詵策(郤詵策)
同“ 郤詵丹桂 ”。 唐 錢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荊楚》:“名逃 郤詵 策,興發(fā) 謝玄 文?!?/div>
《漢語大詞典》:郤詵高第(郤詵高第)
晉 郤詵 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后因以“郤詵高第”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唐 韓翃 《別汜水縣尉》詩:“ 谷永 直言身不顧, 郤詵 高第轉名香?!?唐 岑參 《送薛彥偉擢第東都覲省》詩:“名登 郄詵 第,身著 老萊 衣?!?唐 岑參 《送蒲秀擢第歸蜀》詩:“新登 郄詵 第,更著 老萊 衣?!?/div>
《漢語大詞典》:青桂
(1).桂樹。桂樹常綠,故稱。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一:“ 元光 中,帝起 壽靈壇 ……四面列種軟棗,條如青桂,風至自拂堦上游塵?!?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青桂羞烈,沉水慚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誤掇惡名:“ 裴筠 婚 蕭楚公 女,言定未幾,便擢進士。 羅隱 以一絶刺之,略曰:‘細看月輪還有意,信知青桂近 嫦娥 ?!?br />(2).香料名。即青桂香。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蘇恭 曰:“沉香、青桂、鷄骨、馬蹄、煎香,同是一樹,出 天竺 諸國。”參見“ 青桂香 ”。
《漢語大詞典》:青桂香
香木名。與沈香同出一樹。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卷中:“案此八物(指蜜香、沈香、鷄骨香、黃熟香等)同出於一樹也……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沈香﹝集解﹞引 蘇頌 曰:“ 沈懷遠 《南越志》云:‘ 交趾 蜜香樹,彼人取之,先斷其積年老木根,經(jīng)年其外皮乾俱朽爛,木心與枝節(jié)不壞,堅黑沈水者,即沈香也……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div>
《國語辭典》:攀仙桂  拼音:pān xiān guì
比喻科舉及第。《幼學瓊林。卷四??频陬悺罚骸概氏晒?、步青云,皆言榮發(fā)?!?/div>
分類:科舉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