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明月幾時有
停杯一問
李謫仙問姮娥
相關人物姮娥
李白
《全唐詩》卷一百七十九〈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典故靈犀一點
犀心
靈犀透
一點犀通
靈犀暗通
靈犀心通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列傳下〉
遭值文、景玄默,養(yǎng)民五世,天下殷富,財力有馀,士馬彊盛。故能睹犀布、?瑁則建珠崖七郡,感枸醬、竹杖則開牂柯、越巂,聞天馬、蒲陶則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唐·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文甲即玳瑁也。通犀,中央色白,通兩頭。」
《昭明文選》卷三十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劉楨·序》
「卓犖偏人,而文最有氣,所得頗經奇。」
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上
魏文學劉楨詩,其源出于古詩,仗氣愛奇,動多振絕,真骨淩霜,高風跨俗,但氣過其文,雕潤恨少,然自陳思以下,楨稱獨步。
典故宰相紗籠
姓名潛護有籠紗
鐘聞飯后
醉墨碧紗猶鎖
相關人物王播
《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王播〉~494~
唐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惠照寺木蘭院,隨僧齋食。后厭怠,乃齋罷而后擊鐘。后二紀,播自重位出鎮(zhèn)是邦,因訪舊游,向之題名皆以碧紗罩其詩。播繼以二絕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fā)院新修。如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上堂未了各西東,慚愧阇黎飯后鐘。三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
《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六〈漢江臨汎〉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襄陽風日好】,留醉與山翁【留醉與山公】。
典故 姓秦
秦羅敷
秦氏女
秦家女
秦氏髻
相關人物羅敷
《古今注》卷中〈音樂〉
秦氏,邯鄲人,有女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人妻。……羅敷出采桑于陌上,趙王登臺,見而悅之,因飲酒欲奪焉。羅敷乃彈箏,乃作〈陌上?!抵?,以自明焉。
《宋書》卷二十一《樂志三》
《艷歌羅敷行》: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鋤,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一解使君從南來,五馬立歭躇。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馀。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二解東方千馀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晰,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例句
小婦秦家女,將軍天上人。
羅敷昔時秦氏女,千載無人空處所。
可憐絕勝秦羅敷,使君五馬謾踟躕。
一種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羅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憐。
羅敷獨向東方去,謾學他家作使君。
使君自有婦,莫學野鴛鴦。
邦君駐千騎,清論時間酌。
主人千騎東方遠,唯望衡陽雁足書。
麗質全勝秦氏女,藁砧寧用專城居。
暇日若隨千騎出,南巖只在郡樓前。
憑君減千騎,莫遣海鷗驚。
可羨羅敷自有失,愁中漫捋白髭須。
由來道姓秦,誰不知家楚。
雖言千騎上頭居,一世生離恨有馀。
羅敷正苦桑蠶事,惆悵南來五馬蹄。
雙旌千騎駢東陌,獨有羅敷望上頭。
娥娥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風月應相笑,年年醉病身。
東方千馬騎,出望使君時。
典故 生馬角
烏白頭
待烏
馬頭覓角
畢逋頭白
瀚海烏頭
馬角望燕丹
馬頭無角
馬未角
頭白豈無緣
烏盼頭白
烏頭未變
白盡烏頭
待鳥頭白
淋烏白頭
頭白
烏改白頭
烏頭暗雪
烏頭有白十
相關人物燕太子丹
《論衡校釋》卷五〈感虛第十九〉
傳書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從秦王求歸。秦王執(zhí)留之,與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烏白頭,馬生角,廚門木象生肉足,乃得歸?!划敶酥畷r,天地祐之,日為再中,天雨粟,烏白頭,馬生角,廚門木象生肉足。秦王以為圣,乃歸之?!?/span>
《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
太史公曰: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始公孫季功、董生與夏無且游,具知其事,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燕丹子〉曰:「丹求歸,秦王曰『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丹乃仰天嘆,烏頭即白,馬亦生角。」《風俗通》及《論衡校釋》皆有此說,仍云「廄門木烏生肉足」。
簡釋
烏頭白:喻處境困難,或喻不可能之事。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烏頭因感白,魚尾為勞赪。”
例句
秦中已久烏頭白,卻是君王未備知。
青云馬生角,黃州使持節(jié)。
只如西旅樣,頭白豈無緣。
馬頭覓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幾時。
《后漢書》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劉隆〉~780~
帝見陳留吏牘上有書,視之,云:「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帝詰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長壽街上得之。帝怒。時顯宗為東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當欲以墾田相方耳?!沟墼唬骸讣慈绱耍喂恃院幽?、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xiāng),多近親,田宅踰制,不可為準?!沟哿罨①S將詰問吏,吏乃實首服,如顯宗對。于是遣謁者考實,具知奸狀。明年,隆坐徵下獄,其疇輩十馀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為庶人。
典故哦松庭院
相伴雙松
為二松千竹題崖壁
余方有事,子姑歸去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韓愈十一·藍田縣丞廳壁記〉~5634~2~
丞之職,所以貳令,于一邑無所不當問。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職。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書行,吏抱成案詣丞,卷其前,鉗以左手,右手摘紙尾,雁鶩行以進,平立睨丞曰:「當署」。丞涉筆占位署惟謹,目吏,問可不可,吏曰「得」,則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雖尊,力勢反出主簿、尉下。諺數(shù)慢,必曰「丞」,至以相訾。丞之設,豈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種學績文,以蓄其有,浤涵演迤,日大以肆。貞元初,挾其能,戰(zhàn)藝于京師,再進再屈(闕一字)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評事言得失黜官,再轉而為丞茲邑。始至,喟曰:「官無卑,顧材不足塞職?!辜揉洳坏檬┯?,又喟曰:「丞哉,丞哉!馀不負丞,而丞負馀?!箘t盡去牙角,一躡故跡,破崖岸而為之。丞廳故有記,壞漏污不可讀,斯立易桷與瓦,墁治壁,悉書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墻巨竹千梃,儼立若相持,水??循除鳴,斯立痛埽溉,對樹二松,日哦其間。有問者,輒對曰:「余方有公事,子站去?!构每脊芍兄普a韓愈記。
《昭明文選》卷十八〈賦壬·音樂下·長笛賦〉~807~
融既博覽典雅,精核數(shù)術,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為督郵,無留事,獨臥郿平陽鄔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為氣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師,踰年,暫聞,甚悲而樂之。追慕王子淵枚乘劉伯康傅武仲等簫琴笙頌,唯笛獨無,故聊復備數(shù),作〈長笛賦〉。唐·李善注引《漢書》:「右扶風有郿縣。平陽鄔,聚邑之名也。京師,謂洛陽也?!?/span>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十六〈陶潛·歸去來兮〉~986~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
《東坡志林》卷三〈四民·論貧士〉~66~
俗傳書生入官庫,見錢不識?;蚬侄鴨栔唬骸腹讨錇殄X,但怪其不在紙裹中耳?!褂枧甲x淵明歸去來詞云:「幼稚盈室,瓶無儲粟?!鼓酥讉餍哦嗅?。使瓶有儲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見粟也耶?
典故竹馬待
騎兒逢郭伋
仙童馭竹
竹兒爭見
童子騎竹
竹馬拜迎
竹馬迎
兒童騎竹馬
童稚歡迎
騎竹歡迎
童子爭迎
迎使君車
竹馬約
兒騎空迎
騎竹更生
有兒迎郭伋
竹兒爭見君
竹馬舊童
竹馬望塵
竹馬迎逢
竹馬迎郭伋
竹馬童子
兒騎
相關人物郭伋
《后漢書》卷三十一《郭伋傳》
「乃調伋為并州牧?!瓉城霸诓⒅?,素結恩德,及后入界,所到縣邑,老幼相攜,逢迎道路?!贾列胁?,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粊侈o謝之。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謂別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span>
例句
人詠甘棠茂,童謠竹馬群。
詩叟未相識,竹兒爭見君。
竹馬諸童子,朝朝待使君。
今朝竹馬諸童子,盡是當時竹馬孫。
竹馬數(shù)小兒,拜迎白鹿前。含笑問使君,日晚可回旋。
童兒待郭伋,竹馬空遲留。
已傳童子騎青竹,總擬橋東待使君。
騎兒逢郭伋,戰(zhàn)士得文翁。
海客乘槎渡,仙童馭竹回。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七〈絕句漫興九首〉
〈絕句漫興九首〉其四:「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思身外無窮事【莫辭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典故中散琴
琴嵇
叔夜彈琴
中散有正聲
相關人物嵇康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嵇康〉~606~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臨刑自若,援琴而鼓,既而嘆曰:「雅音于是絕矣!」
《晉書》卷四十九〈嵇康列傳〉~369~
嵇康字叔夜,譙國铚人也。其先姓奚,會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側,因而命氏。兄喜,有當世才,歷太仆、宗正??翟绻拢衅娌?,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yǎng)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至于導養(yǎng)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yǎng)生論》。
《新校本后漢書》卷二十六《百官志》
漢舊儀曰:「黃門郎屬黃門令,日暮入對青瑣門拜,名曰夕郎?!?/span>
例句
將軍塞外多奇操,中散林間有正聲。
叔夜彈琴歌白雪,孫登長嘯韻清風。
窗外王孫草,床頭中散琴。
抑揚中散曲,漂泊孝廉船。
風來應嘯阮,波動可琴嵇。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一〈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