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1,分208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犬馬有蓋帷
三旌有分
山水有清音
商瞿有慶遲
十哲
有雨隨車
當(dāng)車有臂
田橫有義士
田文有命
庭有燎
萬鐘于我何有
無何有(又作:無何有之鄉(xiāng) 何有鄉(xiāng))
烏有
自古此山元有
未有不陰時(又作:元日至人日,為有不陰時)
典故
犬馬有蓋帷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禮記注疏》卷十〈檀弓〉~97~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吾聞之也,敝帷不棄,為埋馬也;敝蓋不棄,為埋狗也?!骨鹨藏殻瑹o蓋,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路馬死,埋之以帷。

例句

貓虎獲迎祭,犬馬有蓋帷。 柳宗元 掩役夫張進骸

典故
三旌有分


《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974~
楚昭王失國,屠羊說走而從于昭王。昭王反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屠羊;大王反國,說亦反屠羊。臣之爵祿已復(fù)矣,又何賞之言?」王曰:「強之!」屠羊說曰:「大王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大王反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dāng)其賞?!雇踉唬骸敢娭 雇姥蛘f曰:「楚國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后得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吳軍入郢,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今大王欲廢法毀約而見說,此非臣之所以聞于天下也?!雇踔^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雇姥蛘f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于屠羊之肆也;萬鐘之祿,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食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dāng),愿復(fù)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唐·成玄英疏:「三旌,三公也。亦有作圭字者,謂三卿皆執(zhí)圭,故謂三卿為圭也。」
典故
山水有清音


《昭明文選》卷二十二〈詩乙·招隱·招隱詩二首〉~027~
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巖穴無結(jié)構(gòu),丘中有鳴琴。白雪停陰岡,丹葩曜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亦浮沈。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糧,幽蘭間重襟。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典故
商瞿
 
商瞿有慶遲

相關(guān)人物
商瞿


《孔子家語》卷十《七十二弟子解》
梁鳣,齊人,字叔魚,少孔子三十九歲。年三十未有子,欲出其妻。商瞿謂曰:「子未也,昔吾年三十八無子,吾母為吾更取室,夫子使吾之齊,母欲請留吾,夫子曰:『無憂也,瞿過四十,當(dāng)有五丈夫?!唤窆?,吾恐子自晚生耳,未必妻之過?!箯闹?,二年而有子。

例句

商瞿五十知無子,更付琴書與仲宣。 元稹 聽妻彈別鶴操

商瞿未老猶希冀,莫把籯金便付人。 元稹 酬樂天余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

方同王衍鐘情切,猶念商瞿有慶遲。 李群玉 哭小女癡兒

孤單同伯道,遲暮過商瞿。 白居易 阿崔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冉仲弓
 
冉伯牛
 
冉子有
 
子路(仲由)
 
孔子
 
宰子我
 
端木子貢
 
言子游
 
閔子騫
 
顏回


《舊唐書》卷二十四〈禮儀志四〉~99~
初,開元八年,國子司業(yè)李元瓘奏稱:「先圣孔宣父廟,先師顏子配座,今其像立侍,配享合坐。十哲弟子,雖復(fù)列像廟堂,不預(yù)享祀。謹(jǐn)檢祠令:何休、范寧等二十二賢,猶沾從祀,望請春秋釋奠,列享在二十二賢之上。七十子,請準(zhǔn)舊都監(jiān)堂圖形于壁,兼為立贊,庶敦勸儒風(fēng),光崇圣烈。曾參等道業(yè)可崇,獨受經(jīng)于夫子,望準(zhǔn)二十二賢預(yù)饗?!闺犯念伾仁転樽?,悉預(yù)從祀。曾參大孝,德冠同列,特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圖畫七十子及二十二賢于廟壁上。以顏子亞圣,上親為之贊,以書于石。閔損已下,令當(dāng)朝文士分為之贊。……且門人三千,見稱十哲,包夫眾美,實越等夷。暢玄圣之風(fēng)規(guī),發(fā)人倫之耳目,并宜褒贈,以寵賢明。顏子淵既云亞圣,須優(yōu)其秩,可贈兗公。閔子騫可贈費侯,冉伯??少涏i侯,冉仲弓可贈薛侯,冉子有可贈徐侯,仲子路可贈衛(wèi)侯,宰子我可贈齊侯,端木子貢可贈黎侯,言子游可贈吳侯,卜子夏可贈魏侯。又夫子格言,參也稱魯,雖居七十之?dāng)?shù),不載四科之目。頃雖異于十哲,終或殊于等倫,允稽先旨,俾循舊位。庶乎禮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膠庠之雅范。
典故  
隨車靈雨
 
一車甘雨
 
雨隨車
   
膏澤隨車
  
一車甘雨
 
有雨隨車
 
按部雨馀
 
甘雨車行
 
君作霖雨
 
千雨翟車

相關(guān)人物
鄭弘


《后漢書》卷三十三上〈鄭弘列傳〉~54~
「鄭弘字巨君,會稽山陰人也。從祖吉,宣帝時為西域都護。弘少為鄉(xiāng)嗇夫,太守第五倫行春,見而深奇之,召署督郵,舉孝廉。弘師同郡河?xùn)|太守焦貺。楚王英謀反發(fā)覺,以疏引貺,貺被收捕,疾病于道亡沒,妻子閉系詔獄,掠考連年。諸生故人懼相連及,皆改變名姓,以逃其禍,弘獨髡頭負鈇锧,詣闕上章,為貺訟罪。顯宗覺悟,即赦其家屬,弘躬送貺喪及妻子還鄉(xiāng)里,由是顯名。拜為騶令,政有仁惠,民稱蘇息。遷淮陽太守?!固?#183;李賢注引謝承《后漢書》:「弘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span>
《藝文類聚》卷五十〈職官部六·刺史〉~893~
《謝承后漢書》曰:百里嵩為徐州刺史,州境遭旱。嵩行部,傳車所經(jīng),甘雨輒注。東海金鄉(xiāng)祝其兩縣,僻在山間,嵩傳駟不往,二縣獨不雨。老父干請,嵩曲路到二縣,入界即雨。

例句

風(fēng)變市兒驚偃草,雨晴郊藪謬隨車。 李紳 拜三川守

惠風(fēng)仍偃草,靈雨會隨車。 柳宗元 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

滿扇好風(fēng)吹鄭圃,一車甘雨別皇州。 羅隱 送鄭州嚴(yán)員外

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 韓愈 郴州祈雨

典故
當(dāng)轍
 
螳螂臂
  
螳螂當(dāng)轍
 
當(dāng)車有臂
 
思戟螳臂
 
螳螂見嘆
 
怒車螳臂

相關(guān)人物
蘧伯玉


《莊子》內(nèi)篇·卷二中《人間世》
顏闔將傅衛(wèi)靈公大子,而問于蘧伯玉……蘧伯玉曰:「善哉問乎!……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span>
《韓詩外傳》卷八~362~
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將摶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螳螂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骨f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褂谑腔剀嚤苤6率繗w之。詩曰:「湯降不遲。」

典故
五百人
 
田橫五百人
 
田橫五百士
 
海島士
 
田橫有義士

相關(guān)人物
田橫


《史記》卷九十四《田儋列傳》附《田橫傳》
「后歲馀,漢滅項籍,漢王立為皇帝,以彭越為梁王。田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馀人入海,居島中。高帝聞之,以為田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為亂,乃使使赦田橫罪而召之。田橫因謝曰:『臣亨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皇惯€報,高皇帝乃詔衛(wèi)尉酈商曰:『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乃復(fù)使使持節(jié)具告以詔商狀,曰:『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田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雒陽。未至三十里,至尸鄉(xiāng)廄置,橫謝使者曰:『人臣見天子當(dāng)洗沐?!恢沽簟V^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乃為亡虜而北面事之,其恥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與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我,我獨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見我者,不過欲一見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陽,今斬吾頭,馳三十里閒,形容尚未能敗,猶可觀也?!凰熳詣q,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高帝?!埂讣仍幔痛┢溱E钥?,皆自剄,下從之。高帝聞之,乃大驚,大田橫之客皆賢。吾聞其馀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則聞田橫死,亦皆自殺。于是乃知田橫兄弟能得士也。」

例句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橫。 李白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三千客里寧無義,五百人中必有恩。 許渾 聞邊將劉皋無辜受戮

典故
田文有命

相關(guān)人物
田嬰
 
田文(孟嘗君)


《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
初,田嬰有子四十馀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也?!蛊淠父`舉生之。及長,其母因兄弟而見其子文于田嬰。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頓首,因曰:「君所以不舉五月子者,何故?」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刮脑唬骸溉松苊谔旌??將受命于戶邪?」嬰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憂焉。必受命于戶,則可高其戶耳,誰能至者!」嬰曰:「子休矣。」

例句

向栩非才徒隱灶,田文有命那關(guān)戶。 李端 雜歌

典故
庭有燎


《毛詩正義》卷十一之一〈小雅·鴻雁之什·庭燎〉~375~
夜如何其?夜鄉(xiāng)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唐·孔穎達疏:「庭燎者,樹之于庭,燎之為明,是燭之大者。」
典故
祿萬鐘
 
萬鐘祿
 
萬鐘錄
 
萬鐘于我何有
 

《孟子》卷十一下《告子上》
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孟子注疏》卷四下〈公孫丑章句下〉~82~
他日王謂時子曰:「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yǎng)弟子以萬鐘,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子盍為我言之?」?jié)h·趙岐注:「使教養(yǎng)一國君臣之子弟,與之萬鐘之祿?!?/span>
《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974~
楚昭王失國,屠羊說走而從于昭王。昭王反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屠羊;大王反國,說亦反屠羊。臣之爵祿已復(fù)矣,又何賞之言?」王曰:「強之!」屠羊說曰:「大王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大王反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dāng)其賞。」王曰:「見之!」屠羊說曰:「楚國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后得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吳軍入郢,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今大王欲廢法毀約而見說,此非臣之所以聞于天下也?!雇踔^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雇姥蛘f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于屠羊之肆也;萬鐘之祿,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食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dāng),愿復(fù)反吾屠羊之肆?!顾觳皇芤?。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40~
莊子曰:「子獨不見貍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機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zhí)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唐·成玄英疏:「無何有,猶無有也。莫,無也。謂寬曠無人之處,不問何物,悉皆無有,故曰無何有之鄉(xiāng)也?!?/span>
《莊子集釋》卷三下〈內(nèi)篇·應(yīng)帝王〉
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游無何有之鄉(xiāng),以處壙埌之野。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
《莊子集釋》卷十上〈雜篇·列御寇〉
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xiāng)。水流乎無形,發(fā)泄乎太清。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例句

唯愛隱幾時,獨游無何鄉(xiāng)。 岑參 林臥

昨宵夢到亡何鄉(xiāng),忽見一人山之陽。 李端 雜歌呈鄭錫司空文明

未知幾曲醉,醉入無何鄉(xiāng)。 白居易 池上有小舟

誰知對魚坐,心在無何鄉(xiāng)。 白居易 渭上偶釣

憶求無何鄉(xiāng),了在赤谷村。 鮑溶 憶舊游

典故
亡是
 

《漢書》卷五十七上〈司馬相如列傳上〉~2533~
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jiān),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股象@,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詩侯之事,未足觀,請為天子游獵之賦?!股狭钌袝o筆札,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義。故虛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于節(jié)儉,因以風(fēng)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其辭曰:楚使子虛使于齊,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田。田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埂斧@多乎?」曰:「少?!埂溉粍t何樂?」對曰:「仆樂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而仆對以云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唐·顏師古注曰:「亡讀曰無。下皆類此。」
典故
忘形湛輩
 
羊祜登山處
 
自古此山元有

相關(guān)人物
羊祜(字叔子)


《晉書》卷三十四〈羊祜列傳〉~020~
祜樂山水,每風(fēng)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嘗慨然嘆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應(yīng)登此也?!拐吭唬骸腹鹿谒暮?,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dāng)如公言耳。」
典故
未有不陰時
 
元日至人日,為有不陰時


《全唐詩》卷二百三十二〈人日兩篇【人日二首】二首〉
〈人日兩篇【人日二首】二首〉其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云隨白水落,風(fēng)振紫山悲。蓬鬢稀疏久,無勞比素絲?!?/span>
《國語辭典》:十哲  拼音:shí zhé
十位圣賢: (1)孔門十哲。包括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游、子夏。(2)武成廟十哲。包括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績、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見《新唐書。卷一五。禮樂志五》。
《漢語大詞典》:隨車(隨車)
見“ 隨車致雨 ”。
分類:隨車
《漢語大詞典》:隨車致雨(隨車致雨)
謂時雨跟著車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時為民解憂。后漢書·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 弘 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币嘧鳌?隨車甘雨 ”、“ 隨車夏雨 ”。 清 楊潮觀 《東萊郡暮夜卻金》:“攬轡清風(fēng),隨車甘雨,免他供頓徒勞?!?清 錢謙益 《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蔣允儀父弘憲原任戶部貴州清吏司署員外郎事主事加贈奉直大夫制》:“賑兇烖則隨車夏雨,誠感人窮?!币嗍∽鳌?隨車雨 ”、“ 隨車 ”。 南朝 梁 庾肩吾 《從駕喜雨詩》:“復(fù)此隨車雨,民天知可安。” 唐 李紳 《拜三川宋》詩:“風(fēng)變市兒驚偃草,雨晴郊藪謬隨車?!?/div>
《國語辭典》:隨軒(隨軒)  拼音:suí xuān
跟隨于車子后面。比喻追隨。宋。秦醇《譚意哥傳》:「魏諫議之鎮(zhèn)長沙,游岳麓時,意隨軒?!?/div>
《國語辭典》:甘雨隨車(甘雨隨車)  拼音:gān yǔ suí chē
東漢徐州刺史百里嵩,在乾旱時出巡,雨隨車而降,解一境之旱。典出晉。謝承《后漢書。卷五。循吏。百里嵩》。后稱頌官吏施行德政有如甘霖般潤澤百姓。唐。駱賓王上袞州刺史啟〉:「甘雨隨車,云低輕重之蓋?!?/div>
分類:德政廣被
《漢語大詞典》:隨車甘雨(隨車甘雨)
見“ 隨車致雨 ”。
《漢語大詞典》:隨車致雨(隨車致雨)
謂時雨跟著車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時為民解憂。后漢書·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 弘 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币嘧鳌?隨車甘雨 ”、“ 隨車夏雨 ”。 清 楊潮觀 《東萊郡暮夜卻金》:“攬轡清風(fēng),隨車甘雨,免他供頓徒勞?!?清 錢謙益 《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蔣允儀父弘憲原任戶部貴州清吏司署員外郎事主事加贈奉直大夫制》:“賑兇烖則隨車夏雨,誠感人窮?!币嗍∽鳌?隨車雨 ”、“ 隨車 ”。 南朝 梁 庾肩吾 《從駕喜雨詩》:“復(fù)此隨車雨,民天知可安?!?唐 李紳 《拜三川宋》詩:“風(fēng)變市兒驚偃草,雨晴郊藪謬隨車。”
《國語辭典》:隨車雨(隨車雨)  拼音:suí chē yǔ
隨著官吏車駕所降的雨?!逗鬂h書。卷三三。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句下章懷太子注引謝承書曰:「弘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鼓铣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040' target='_blank'>庾肩吾 〈從駕喜雨〉詩:「復(fù)此隨車雨,民天知可安?!?/div>
《漢語大詞典》:隨車致雨(隨車致雨)
謂時雨跟著車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時為民解憂。后漢書·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 弘 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亦作“ 隨車甘雨 ”、“ 隨車夏雨 ”。 清 楊潮觀 《東萊郡暮夜卻金》:“攬轡清風(fēng),隨車甘雨,免他供頓徒勞?!?清 錢謙益 《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蔣允儀父弘憲原任戶部貴州清吏司署員外郎事主事加贈奉直大夫制》:“賑兇烖則隨車夏雨,誠感人窮?!币嗍∽鳌?隨車雨 ”、“ 隨車 ”。 南朝 梁 庾肩吾 《從駕喜雨詩》:“復(fù)此隨車雨,民天知可安?!?唐 李紳 《拜三川宋》詩:“風(fēng)變市兒驚偃草,雨晴郊藪謬隨車?!?/div>
《漢語大詞典》:螳臂擋車(螳臂擋車)
同“ 螳臂當(dāng)車 ”。 李一 《荊宜施鶴光復(fù)記》:“ 武漢 義師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數(shù)省之兵,蓋有螳臂擋車之勢,危莫甚焉?!?白樺 《梅園青松·周總理您在億萬人民心中永生》詩:“﹝四人幫﹞飛蛾撲火,螳臂擋車,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div>
《國語辭典》:萬鐘(萬鍾)  拼音:wàn zhōng
1.形容俸祿很多?!睹献印9珜O丑下》:「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yǎng)弟子以萬鐘?!?br />2.形容數(shù)量很多?!段倪x。班固。東都賦》:「于是庭實千品,旨酒萬鐘?!?/div>
《漢語大詞典》:何有鄉(xiāng)(何有鄉(xiāng))
即無何有之鄉(xiāng)。原指什么都沒有的地方,后謂靜寂無為,逍遙自得之地。 宋 范仲淹 《上漢謠》:“天人兩相忘,逍遙何有鄉(xiāng)?!?宋 蘇轍 《病退》詩:“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夢游何有鄉(xiāng)。”
《國語辭典》:無何(無何)  拼音:wú hé
1.沒有什么、沒有其他事故?!盾髯?。天論》:「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曰:是何也?曰:無何也,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埂妒酚?。卷一一八?;茨虾馍搅袀??;茨蠀柾酢罚骸笣h中尉至,王視其顏色和,訊王以斥雷被事耳,王自度無何?!?br />2.沒有多久?!度龂?。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又有一郡守病,佗以為其人盛怒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聊齋志異。卷一。嬌娜》:「無何,太公引松娘至,以黃金百兩贈生?!?/div>
《漢語大詞典》:無何境(無何境)
同“ 無何鄉(xiāng) ”。 元 吳澄 《次韻玉清避暑》:“相邀采真無何境,嗒然熟視誰長雄?!?元 王惲 《平湖樂·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賦》曲:“春服初成靚粧瑩,玉雙瓶,興來徑入無何境?!?元 盧摯 《蟾宮曲·丹桂》曲:“縱覽巖阿,撫節(jié)高歌,時到無何境。”
《漢語大詞典》:無何有(無何有)
“無何有之鄉(xiāng)”之省稱。 唐 盧僎 《奉和李令扈從溫泉宮賜游驪山韋侍郎別業(yè)》:“鄉(xiāng)入無何有,時還上古初?!?宋 蘇軾 《和擬古》之一:“問我何處來,我來無何有?!?br />謂無所有。莊子·逍遙游:“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成玄英 疏:“無何有,猶無有也?!?span id="lxngwb9" class="book">《莊子·知北游》:“嘗相與游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 成玄英 疏:“無何有之宮,謂玄道處所也;無一物可有,故曰無何有也?!?/div>
分類:無何有
《國語辭典》:無何有之鄉(xiāng)(無何有之鄉(xiāng))  拼音:wú hé yǒu zhī xiāng
沒有任何東西的地方。泛指無實有的境界。《莊子。逍遙游》:「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埂镀缏窡簟返诎税嘶兀骸妇褪菐卓美厦?,數(shù)竿修竹,也都向無何有之鄉(xiāng)搬家去了?!?/div>
《漢語大詞典》:無何鄉(xiāng)(無何鄉(xiāng))
“無何有之鄉(xiāng)”之省稱。 唐 岑參 《林臥》詩:“惟愛隱幾時,獨游無何鄉(xiāng)。” 唐 竇參 《登潛山觀》詩:“既入無何鄉(xiāng),轉(zhuǎn)嫌人事難?!?宋 蘇舜欽 《依韻和勝之暑飲》:“逕趨無何鄉(xiāng),回覺萬事錯?!?/div>
分類:無何有
《國語辭典》:烏有(烏有)  拼音:wū yǒu
1.漢代司馬相如〈子虛賦〉中虛構(gòu)的人物。烏有,無有,表示沒有這件事。作者藉齊心烏有先生之口,提出各種問題。
2.比喻虛無、不存在的事物。南朝梁。蕭統(tǒng)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雖事涉烏有,義異擬倫,而清新卓爾,殊為佳作?!埂度龂萘x》第一七回:「若將軍者,向為漢臣,今乃為叛賊之臣,使昔日關(guān)中保駕之功化為烏有?!?/div>
《國語辭典》:烏有先生(烏有先生)  拼音:wū yǒu xiān shēng
漢代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所假設(shè)的人物。烏有,無有,即本無其人?!妒酚洝>硪灰黄?。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顾?。辛棄疾 卜算子。夜雨醉瓜廬詞:「誰伴揚雄作解嘲,烏有先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