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1分類詞匯 13
《國(guó)語辭典》:衣巾  拼音:yī jīn
衣服與頭巾。南朝梁。沈約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紛吾隔囂滓,寧假濯衣巾。」
《國(guó)語辭典》:衣衾  拼音:yī qīn
死人入棺時(shí)所用的衣服與大被?!缎⒔?jīng)。喪親》:「為之棺槨衣衾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埂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改靡淮盥樘嫠菚r(shí)衣衾棺槨,都是現(xiàn)成的?!?/div>
《國(guó)語辭典》:五服  拼音:wǔ fú
1.五等喪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以親疏為差等。
2.古代王城外圍,每五百里為一區(qū)畫,共分侯、甸、綏、要、荒五等,稱為「五服」?!稌?jīng)。益稷》:「弼成五服?!?br />3.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禮服的合稱。《書經(jīng)。皋陶謨》:「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div>
《國(guó)語辭典》:弁冕  拼音:biàn miǎn
1.古代男子所戴的禮帽?!抖Y記。雜記下》:「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驅(qū)?!弧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615' target='_blank'>元稹 〈和樂天贈(zèng)吳丹〉詩:「弁冕徒掛身,身外非所寶?!?br />2.比喻魁首。如:「弁冕群英」《清史稿。卷四○七。列傳。羅澤南》:「此大將風(fēng)規(guī),不第為楚材之弁冕已?!?/div>
《國(guó)語辭典》:綠幘(綠幘)  拼音:lǜ zé
1.古時(shí)仆役的服飾?!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董君綠幘傅鞲?!固?。顏師古。注:「綠幘,賤人之服也?!固?。李白古風(fēng)〉五九首之八:「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br />2.寵臣所戴的帽子,或指權(quán)貴子弟所穿戴的衣冠服飾?!段倪x。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一首》:「游絲映空轉(zhuǎn),高楊拂地垂,綠幘文照耀,紫燕光陸離?!?/div>
《漢語大詞典》:卷領(lǐng)(卷領(lǐng))
領(lǐng)翻于外。古人認(rèn)為是較原始的服式。文子·上禮:“ 老子 曰:‘古者被髮而無卷領(lǐng),以王天下。’” 晉 左思 《魏都賦》:“追亙卷領(lǐng)與結(jié)繩,睠留 重華 而比蹤?!?南朝 齊 謝朓 《永明樂》詩之二:“鴻名軼卷領(lǐng),稱首邁垂衣?!?/div>
《漢語大詞典》:皂領(lǐng)(皂領(lǐng))
亦作“皁領(lǐng)”。 黑色衣領(lǐng)。古代官員的服式。后漢書·禮儀志中:“立秋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白,施皁領(lǐng)緣中衣,迎氣於白郊?!?span id="me2mml8" class="book">《舊唐書·輿服志》:“謁者臺(tái)大夫以下,高山冠,并絳紗單衣,白紗內(nèi)單,皁領(lǐng)、褾、襈、裾,白練裙襦?!?span id="p8hijgf" class="book">《遼史·儀衛(wèi)志二》:“親王遠(yuǎn)游冠……絳紗單衣,白紗中單、皂領(lǐng)、襈、裾?!?/div>
《漢語大詞典》:靴衫
唐 開元 天寶 年間從駕宮人或士人之婦乘馬時(shí)的胡裝服式。舊唐書·輿服志:“ 開元 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粧露面,無復(fù)障蔽……俄又露髻馳騁,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nèi)外,斯一貫矣。”
《漢語大詞典》:山谷褐
依 宋 黃庭堅(jiān) 服式仿制的服裝。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十一:“ 明清 兄弟兒時(shí),先妣製道服。先人云:‘須異於俗人者乃佳。舊見 黃太史 魯直 所服絶勝?!瘯r(shí)在 臨安 ,呼匠者教令染之,久之始就,名之曰‘山谷褐’。數(shù)十年來則人人斆之,幾遍國(guó)中矣?!?/div>
《漢語大詞典》:靴服
亦作“鞾服”。 靴子與衣服。泛指衣著服式。 唐 陳鴻 《東城老父?jìng)鳌?/span>:“ 長(zhǎng)安 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視首飾鞾服之制,不與向同,得非物妖乎?”
《漢語大詞典》:衣褒帶博(衣褒帶博)
寬衣大帶。古代儒生的服式。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慶元黨:“相與餐麤食淡,衣褒帶博。”
《漢語大詞典》:佛光褲
古代服式名。 宋 陶谷 清異錄·佛光褲:“ 潞王 從珂 出馳獵,從者皆輕零衫、佛光袴。佛光者,以雜色橫合為袴。”
分類:服式
《漢語大詞典》:青袍角帶(青袍角帶)
青色袍服,角飾腰帶。 明 代未授職進(jìn)士服式。借指未授職進(jìn)士。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chǎng)·薦主同咨:“自戊戌一咨,候命輦下者五載,青袍角帶,鱗集都城。”
《漢語大詞典》:順褶(順褶)
明 時(shí)內(nèi)臣的一種服式。制似貼里,下截作馬齒相齊而逐次排列之狀,有似女裙之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