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
詞典
1
分類詞匯
4
詞典
朝鮮族
分類詞匯
諺文
伽倻琴
朝鮮文
朝鮮語
《國語辭典》:
朝鮮族(朝鮮族)
拼音:
cháo xiān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絕大部分是十九世紀(jì)以來,自朝鮮半島遷入的朝鮮移民的后裔。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為膠合語,近蒙古語與滿州語的結(jié)構(gòu),使用朝鮮文。社會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為基礎(chǔ),近親、同宗、同姓不婚。信仰薩滿教、佛教、基督教等。經(jīng)濟(jì)以農(nóng)業(yè)為主,擅種水稻、煙葉。盛產(chǎn)蘋果梨和人參等貴重藥材。
分類:
朝鮮族
少數(shù)民族
人口
分布
《國語辭典》:
諺文(諺文)
拼音:
yàn wén
朝鮮族的文字。通俗使用,有字母二十八,母音十一,子音十七,后來減為二十五。
分類:
朝鮮族
文字
通俗
字母
《漢語大詞典》:
伽倻琴
朝鮮 和 中國 朝鮮族撥弦樂器。相傳六世紀(jì)時已流傳于 朝鮮 新羅 南方的 伽倻國 。形似箏。原有雅樂用者與俗樂用者二種。其現(xiàn)代形制為:長約一百五十二厘米,闊約十七至二十一厘米,張十二弦。常用于獨奏和伴奏歌唱。
分類:
朝鮮
中國
朝鮮族
撥弦樂器
六世
世紀(jì)
流傳
《國語辭典》:
朝鮮文(朝鮮文)
拼音:
cháo xiān wén
朝鮮族使用的文字體系。主要有二十四個字母,包括十四個輔音和十個元音符號。輔音符號由曲線和折線組成,元音符號則由橫豎和主要筆畫兩邊的短線構(gòu)成。拼寫時以音節(jié)為單位組合成字。筆順從左到右,先上后下。行款直、橫行均可。西元一四四六年李朝世宗頒令規(guī)定該體系為朝鮮語官方文字體系。但是由于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一九四五年以前,朝鮮學(xué)者和上層階級都不使用這種文字。也稱為「韓文」。
分類:
朝鮮族
文字
字體
體系
二十四
字母
《國語辭典》:
朝鮮語(朝鮮語)
拼音:
cháo xiān yǔ
朝鮮族使用的語言。系屬未定。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使用人口約一百七十六萬。此外主要分布于北韓和南韓。分東北、西北、中部、東南、西南、濟(jì)州島等六大方言。有元音和諧現(xiàn)象。輔音中,塞音、塞擦音按松緊和氣流性質(zhì)分為三套,擦音s也分松緊。體詞有格和數(shù),謂詞有態(tài)、尊稱、時、式和階稱等語法范疇,用追加后加成分的辦法表示。句子的主語一般在謂語之前,賓語在動詞之前,修飾語在被飾詞之前。
分類:
朝鮮族
系屬
未定
中國
分布
吉林
黑龍江
遼寧
三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