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zhàn)國魏文侯的臣子子質(zhì),因罪北逃,而在簡主面前抱怨,認(rèn)為朝廷內(nèi)外有一半的人是他栽培的,可是卻與他作對,因此今后不再施恩給別人了,但簡主卻說:「如果春天種的是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樹下乘涼,而秋天也可以采食它的果實。但如果春天種的是蒺藜,那夏天不只不可采它的葉子,而且秋天還會長出刺來。因此就像種樹一樣,你所栽培的人是選錯了。」典出韓詩外傳。卷七。后世因用桃李比喻所栽培的門生后輩。唐。劉禹錫〈〉詩:「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2.形容姿色的美艷。《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四》:「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