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872,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李義府(世稱 來李 河間郡公、廣平縣男 )
李高遷( 江夏郡公 )
李乾祐
李敬玄( 趙國公 文憲 )
李元嘉(世稱 韓王元嘉 宋王、韓王、徐王 )
李泰(惠褒 宜都王、衛(wèi)王、越王、魏王、順陽王、濮王 恭 )
李承乾(高明 恒山王、中山 憫 )
李懷仁( 陳留郡公 )
李麗質(zhì)( 長樂郡公主 )
李安仁
李君球
李元慶( 道王 孝 )
李子和(別稱 郭子和 夷國公 )
李元裕( 鄶王 康 )
李治(廟號 高宗、唐高宗 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高宗帝 別稱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為善 晉王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4—666 【介紹】: 唐瀛州饒陽人,遷居永泰。善屬文。太宗時以對策擢第,授門下省典儀。以文翰見知,歷太子舍人、崇賢館直學(xué)士。高宗時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進弘文館學(xué)士。與許敬宗等支持立武后,擢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累官至吏部尚書,封河間郡公。貌狀溫恭,與人言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凡忤意者,皆中傷之,故時人號為“笑中刀”。又以陰柔而害物,謂之“李貓”。義府恥其家代無名,嘗奏委呂才等重修《氏族志》,凡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并收天下舊志焚之。后以罪流巂州,憤而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14—666 原籍瀛州饒陽(今河北饒陽),自其祖遷居永泰(今四川鹽亭東北)。太宗貞觀八年(634)舉進士,授門下省典儀。歷監(jiān)察御史,遷太子舍人,加崇賢館直學(xué)士,與來濟俱以文翰見知,時稱“來李”。高宗立,遷中書舍人,加弘文館學(xué)士。以上表請立武昭儀為后,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顯慶二年(657)遷中書令,進封河間郡公。龍朔三年(663),稍遷右相。坐贓除名,長流巂州,乾封元年(666)卒。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義府貌似溫恭,實則陰險奸佞,有“笑中刀”、“人貓”之稱。曾預(yù)修《晉書》、《永徽五禮》等,著有《李義府集》40卷(《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作39卷,本傳作3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8首。
唐詩匯評
李義府(614—666),瀛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貞觀八年(634)對策擢第,補門下省典儀,尋除監(jiān)察御史、太子舍人。高宗朝,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以贊立武昭儀為皇后,擢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遷中書令。怙武后之勢,蓄邪黷貨,稔惡嫉賢,而貌似溫恭,故人謂“笑中有刀”,又謂之為“李貓”。龍朔三年,除名長流巂州,卒于流所。有《李義府集》四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八首。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義府。瀛州饒陽人。貞觀八年擢第。補門下省典儀。累除舍人。加崇賢館直學(xué)士。高宗立。叩閣上表。請立武昭儀為后。擢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賜爵廣平縣男。尋進爵為侯。拜中書令。封河間郡公。龍朔三年遷右相。坐贓除名。流巂州。乾封元年卒。年五十三。如意元年。武后以其有翊贊功。追贈揚州大都督。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義府)與太子司議郎來濟俱以文翰見知,時稱“來李”。……義府才思精密,所謂猩猩能言。
李高遷 朝代:初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4 【介紹】: 唐岐州岐山人。佐高祖擒高君雅、王威等,授右三統(tǒng)軍,累遷左武衛(wèi)大將軍,封江夏郡公。突厥寇馬邑,詔高遷助守,斬關(guān)宵遁,所將皆沒,除名徙邊。后以功拜陵州刺史。卒贈梁州都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雍州長安人。李昭德父。初為殿中侍御史,尋遷侍御史。后歷長安令、治書御史,皆有能名。高宗永徽初擢拜御史大夫,為褚遂良所惡,出為邢、魏二州刺史。強直有器干,而昵于小人,令伺朝廷之事,為人所發(fā),坐流驩州。后為司刑太常伯,又坐泄漏禁中語獲罪免官。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
乾祐。雍州長安人。貞觀初為殿中侍御史。歷治書侍御史。永徽初擢御史大夫。出為邢魏滄三州刺史。入為司刑太常伯。坐漏禁中語免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5—682 【介紹】: 唐亳州譙人。博覽群書,尤善于禮。太宗貞觀末,入崇賢館,兼預(yù)侍讀。高宗乾封初歷遷西臺舍人、弘文館學(xué)士。咸亨初轉(zhuǎn)中書侍郎,又改吏部,監(jiān)修國史,上元初進吏部尚書。高宗時率兵御吐蕃,聞賊至,狼狽卻走。后稱疾乞還,高宗責(zé)其詐妄。貶授衡州刺史,后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卒贈兗州都督。有《禮論》、《正論》及文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15—682 亳州譙(今安徽亳州)人。博覽群書,尤善五禮。高宗在東宮,以馬周薦,召入崇賢館侍讀。后歷遷西臺舍人、弘文館學(xué)士、西臺侍郎。咸亨二年(671),授中書侍郎。三年行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吏部尚書。儀鳳元年(678),拜中書令,封趙國公。因鎮(zhèn)守河西不力,貶為衡州刺史,稍遷揚州大都督長史。卒于官,贈兗州都督,謚曰文憲。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撰有《禮論》60卷、《正論》3卷、《李敬玄集》3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8 【介紹】: 唐宗室。高祖第十一子。初封宋王,后改徐王,太宗貞觀九年更封韓王。少好學(xué),藏書萬卷,為人孝悌謙謹。歷潞州刺史、滑州都督、澤州刺史。武則天時進授太尉,徙定州刺史、絳州刺史。垂拱中與其子及越王貞父子等欲舉宗室兵討則天,謀泄,逼令自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18—688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徙居長安(今陜西西安),唐高祖李淵第十一子。少聰俊,始封宋王,徙封徐王。貞觀六年(632),授潞州刺史,九年授右領(lǐng)軍大將軍,十年改封韓王,授潞州都督。高宗末轉(zhuǎn)澤州刺史,武后時授太尉,徙定州刺史。垂拱四年(688),轉(zhuǎn)絳州刺史。與越王貞父子合謀舉兵反正,未發(fā)而泄,為武后所殺。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歷代名畫記》卷九。元嘉少好學(xué),聚書至萬卷,又采碑文古跡參定同異。《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8—652 【介紹】: 唐宗室,字惠褒。太宗第四子。少善屬文。始封宜都王,進封衛(wèi)王,改封越王,授揚州大都督。又徙封魏王,遙領(lǐng)相州都督。太宗以泰好士愛文學(xué),特令就府別置文學(xué)館,任自引召學(xué)士。時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以計傾之,太子敗,幽泰于將作監(jiān)。后改封順陽王,進封濮王。高宗即位,特加優(yōu)異。卒謚恭。
全唐文·卷九十九
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進封衛(wèi)。繼懷王霸后。貞觀二年改封越。授揚州大都督。再遷雍州牧左武大將軍。轉(zhuǎn)鄜州大都督。十年徙封魏。遙領(lǐng)相州都督。時太子承乾病蹇。泰潛圖奪嫡。承乾懼。陰使人上書言泰罪狀。既而承乾敗。太宗詢知其繇。詔廢之。幽泰將作監(jiān)。尋改王順陽。徙居均州之鄖鄉(xiāng)縣。二十一年進封濮。高宗立。為泰開府置僚屬。永徽三年薨。年三十五。贈太尉雍州牧。謚曰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9—645 【介紹】: 唐太宗長子。字高明。因生于承乾殿而命名。始封恒山王,又徙封中山。太宗即位立為皇太子。性敏惠,太宗愛之。及長,好聲色,漫游無度,然懼帝,秘其跡。每臨朝必言忠孝,退朝則與群小褻狎。后廢為庶人,徙黔州而卒。謚憫。
全唐文·卷九十九
承乾字高明。太宗長子。武德三年封恒山王。七年徙封中山。太宗即位。為皇太子。甫八歲。特敏惠。太宗使裁決庶政。有大體。每行幸。令監(jiān)國。及長。好聲色慢游。過惡寖聞。時魏王泰有美名。謀奪嫡。而承乾病足。不良行。懼廢。與泰交惡。陰召左衛(wèi)副率封師進及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謀殺泰。不克。遂與漢王元昌及侯君集等喢臂血盟。謀以兵入西宮。貞觀十七年。齊王祐反。事連承基。系獄當(dāng)死。因上變。治之。事皆明驗。廢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開元中贈還爵土。
李懷仁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宗室。高宗永徽元年,拜趙州癭陶令,勸耕桑,建學(xué)校,一縣稱治,民為立德政碑。后為蒲州潼水府折沖,封陳留郡公。
李麗質(zhì) 朝代:初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21—643 【介紹】: 唐太宗第五女。太宗貞觀二年,封長樂郡公主。七年,下嫁母舅長孫無忌長子、宗正少卿長孫沖。年二十三卒,陪葬昭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觀州蓨人。李綱孫。高宗永徽中為太子左庶子。太子李忠被廢還邸,官僚皆散,唯安仁泣拜而去,朝野義之。終恒州刺史。
李君球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齊州平陵人。少任俠,頗涉書。因兵亂守縣城,太宗嘉之,擢游擊將軍,尋改興州刺史。高宗時累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政尚嚴肅,盜賊屏跡。卒于靈州都督任。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君球。齊州平陵人。貞觀中擢游擊將軍。累授興州刺史。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轉(zhuǎn)靈州都督。卒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64 【介紹】: 唐宗室。高祖第十六子。始封漢王,改陳王,后封道王。歷趙、豫、滑、徐、沁、衛(wèi)等州刺史。以治績聞,事母謹。卒謚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同州蒲城人。本姓郭。仕隋為左翊衛(wèi)。煬帝大業(yè)末以罪徙榆林,與敢死之士十八人攻郡門,斬丞王才,開倉賑窮乏,稱永樂王,建元正平。南連梁師都,北附突厥。高祖武德元年降唐,為榆林郡守,拜靈州總管。后平劉黑闥有功,賜姓李氏,封夷國公。終黔州都督。卒于高宗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65 【介紹】: 唐宗室。高祖第十七子。初封鄶王,后改鄧王。歷任鄧、梁、黃、壽、襄五州刺史,遷兗州都督。好學(xué),善談名理,與盧照鄰為布衣交。卒謚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28—683 【介紹】: 唐朝皇帝。字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貞觀五年,封為晉王。十七年,立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舊制。曾出兵擊平西突厥,又命李績率六總管兵攻高麗。后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謚天皇大帝。
全唐文·卷十一
帝諱治。太宗第九子。貞觀二年生。五年封晉王。十七年四月冊為皇太子。二十三年六月即位。年二十二。咸亨五年八月稱天皇。在位三十四年。年五十六。謚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追尊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集八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