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宗室。文宗開成二年,應進士試,所作詩賦,為主司高鍇激賞,以為“雖使何遜復生,亦不能過”。遂置為狀元。累歷岳、齊二州刺史。又能詩工畫,與李商隱交厚。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族望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唐宗室。文宗開成二年(837)應進士試,所作詩賦為主司高鍇所激賞,以為“最為迥出,更無其比”,“雖使何遜復生,亦不能過”(《唐詩紀事》),遂以狀元及第。后歷岳、齊二州刺史。生平事跡散見《云溪友議》卷上、《唐詩紀事》卷五二。肱工詩能文,兼能作畫,時人稱“文章精練,行義昭祥”(《云溪友議》)。與李商隱有交,嘗以畫松贈商隱,商隱遂作《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四十韻》詩?!?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斷句1聯(lián)。
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人。文宗開成初,官至易州刺史。三年,易定節(jié)度使張璠卒,詔仲遷為定州刺史,充義武軍節(jié)度使。軍亂,奉璠子元為留后,不納仲遷,遂罷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澧州人。字文山。性曠逸,不樂仕進,以吟詠自適。裴度薦之,詔授弘文館校書郎,未幾乞歸,卒。有《李群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08?—862 字文山,排行四,澧州(今湖南澧縣)人。少好吹笙,善書翰,屏跡林壑,苦心為詩。宣宗大中八年(854),徒步遠至京師,獻詩三百。以令狐绹、裴休薦,授弘文館校書郎。與杜牧、姚合、方干、李頻、段成式等交往酬唱。4年后銜冤歸鄉(xiāng),苦悶而卒。光化三年(900),昭宗追賜進士及第。生平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五四、《郡齋讀書志》卷四中、《唐才子傳》卷七。張為《詩人主客圖》列之為“博解宏拔”之上入室。李群玉詩五言警拔,七言流麗,名句甚多,為后世所傳誦?!?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詩集3卷,后集5卷。今人羊春秋輯注《李群玉詩集》(岳麓書社)搜集資料較詳備,??币噍^精審?!?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續(xù)拾》錄詩1首。唐詩匯評
李群玉(約808-約860),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縣)人。工書能詩,不樂仕進,親友強其應試,一上而止,屏居澧州十年。開成初,東游吳越,又曾西入三峽。會昌中,客裴休湖南幕。后南游廣州、桂州,依嶺南節(jié)度使李玭,復歸澧州。又東游洪州,取道袁州、醴陵返鄉(xiāng)?;枷始病4笾邪四?,襄休、令狐绹為相,薦之。入京,進詩三百首,授秘書省校書郎,后請告東歸,復東游,卒于洪州。有《李群玉詩》三卷、《后集》五卷,今存。《全唐詩》編詩三卷。
作品評論
李群玉放懷丘壑,吟詠性情。孤云無心,浮磬有韻。吐妍詞于麗則,動清律于風騷。冥鴻不歸,羽翰自逸,霧豹遠蹤,文采益奇。唐摭言
李群玉,不知何許人,詩篇妍麗,才力遒健。唐才子傳
夫澧浦,古騷人之國。屈平仕遭譖毀,不知所訴,心煩意亂,陚為《離騷》……群玉繼秉修能,翱翔大化,人不知而不恤,祿不及而不言,挹杜蘭之緒馨,款君門以披懷,沾一命而潛退。風景滿目,寧無愧子古人。故其格調清越,而多登山臨水、懷人送歸之制,如“遠客坐長夜,雨聲孤寺秋。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等句,已曲盡羈旅坎??之情。壯心千里,于方寸不擾、亦大難矣。唐音癸簽
李文山有才健之目,而筆才實拙,通卷難覓全瑜。《載酒園詩話又編》
文山雖生晚唐,不染輕靡僻澀之習,五言古頗有素風,但警拔處亦少。其于溫、李,不為亦不能也。《中晚唐詩叩彈集》
文山詩筆妍麗,五言長篇尤佳,只嫌一色少變化耳。然于晚唐諸家,最為超邁。石洲詩話
李群玉五古,實勝司空表圣,不可以名譽而甲乙之也。《東目館詩見》
李群玉民律深穩(wěn),時出新異,七絕尤高絕。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郭景純,奇采云詭,靈思霞譎,情詞幽秀,唯沉厲少衰。升仙秋怨,辟啼感春,拾軌清塵,頡心香草。至若湖中古愁,漢陽春晚,亦足攀嵇步阮,與古為新。七言瑰麗,乾??之流也。秣陵懷古,黃陵每怨,遙深一往,不以密藻傷神,是玉溪得力之處。《詩學淵源》
李群玉……詩極類溫、李,五言古詩尤得齊梁之遺焉。
人物簡介
【生卒】:809—827 【介紹】: 即李湛。唐朝皇帝。穆宗長子。穆宗長慶二年,立為太子。即位后,親近群小,怠于政事,數(shù)游宴失德。后為宦官劉克明等所殺。在位二年,謚睿武昭憫孝皇帝。全唐文·卷六十八
帝諱湛。穆宗長子。元和四年生。長慶元年三月封鄂王。徙封景王。二年十二月立為皇太子。四年正月即位。寶歷元年四月。上尊號曰文武大圣廣孝皇帝在位三年。年十八。謚曰睿武昭憫孝皇帝。廟號敬宗。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揚州江都人。李鄘子。文宗大和二年登制科。開成中歷起居舍人、金部郎中。武宗會昌二年,回紇寇邊,拭以兵部郎中調兵食,因視諸將能否。遷陜虢觀察使。五年,以右散騎常侍充冊黠戛斯使,未行。歷宗正卿、京兆尹。宣宗大中二年,出鎮(zhèn)浙東。歷河陽、河東、鳳翔三鎮(zhèn)節(jié)度。授秘書監(jiān)。
人物簡介
【生卒】:809—840 【介紹】: 唐朝皇帝。穆宗次子,敬宗弟。初名涵,后改現(xiàn)名。敬宗寶歷二年,為宦官王守澄等擁立即位。初勵精求治,出宮女三千余人,放五坊鷹犬,省冗食千二百余員,政號清明。后宦官撓權,乃用李訓、鄭注等,發(fā)動甘露之變,謀盡誅宦官。事敗,訓、注等被殺,帝亦被軟禁。在位十四年,卒謚元圣昭獻皇帝。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09—840 即唐文宗。初名涵,后改名昂??ね]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唐穆宗第二子。穆宗長慶元年(821),封江王。敬宗寶歷二年(826)十二月,即帝位。開成五年(840)卒,謚元圣昭獻皇帝。昂恭儉儒雅,聽政之暇,博通群籍。嘗言:“若不甲夜視事,乙夜觀書,何以為人君?!泵吭囘M士,多自出題目。及所司進所試,披覽吟詠,終日忘倦。常請學士討論經(jīng)義,較量古今。又喜與宰相論詩之工拙,常吟杜甫《曲江》詩。善詩,尤好五言,古調清峻。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文宗紀》、《唐詩紀事》卷二?!?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6首、聯(lián)句2句。唐詩匯評
李昂(809-840),即唐文宗。初名涵,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穆宗第二子,敬宗之弟。寶歷二年即位,在位十三年。開成五年卒,謚日昭獻。昂恭儉儒雅,勤政好學,暇馀與宰臣論詩,諷詠不輟。所作清峻有古聲。《全唐詩》存詩七首。全唐文·卷六十九
帝諱昂。穆宗第二子。元和四年生。長慶元年封江王。名涵。寶歷二年十二月即位。改今名。在位十四年。年三十三。謚曰元圣昭獻孝皇帝。廟號文宗。
作品評論
人物簡介
【生卒】:?—849 【介紹】: 唐人。李祐子。憲宗元和四年進士。王仲舒以女歸之。穆宗長慶初,為殿中侍御史。四年,為刑部員外郎,遷左司員外郎。宣宗大中初,累遷至廣州刺史、嶺南節(jié)度使。三年,罷歸,卒于道。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行修。長慶中官殿中侍御史左司員外郎。
人物簡介
【生卒】:810—859 【介紹】: 唐朝皇帝。初名怡,后改現(xiàn)名。憲宗第十三子。武宗會昌六年,宦官馬元贄等擁立為皇太叔。及即帝位,罷斥李德裕黨,重用牛僧孺黨。大中三年,吐蕃以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歸唐,自肅宗、代宗以后,河西隴右盡沒吐蕃,至是,河、湟克復。曾與宰相令狐绹謀誅宦官,未成。以服長生藥致死。在位十三年,謚圣武獻文孝皇帝。全唐文·卷七十九
帝諱忱。憲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生。長慶元年三月封光王。名怡。會昌六年三月立為皇太叔。翌日即位。改今名。大中二年正月。上尊號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在位十三年。年五十。謚曰圣武獻文孝皇帝。咸通十三年。加謚元圣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廟號宣宗。
人物簡介
生卒年不詳。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宗室宰相李程之子。憲宗元和十三年(818)登進士第,授司經(jīng)局正字。寶歷中官鄠縣尉。文宗大和三年(829)官太樂丞,受詔取開元時雅樂,選樂童按之,名曰《云韶樂》,為文宗所愛賞。累遷至刑部侍郎。宣宗大中二年(848)出為武寧軍節(jié)度使。御軍無方,次年軍亂被逐。大中末官潁州刺史,復為觀察使。事跡詳見新舊《唐書》本傳、《唐才子傳》卷六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8首?!渡倌晷小?0首,字字取新,冶游趣事,碎小畢備,“老人讀之亦狂”(《唐音癸簽》卷七)。唐詩匯評
李廓,(?-約851),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宰相李程之子。元和十三年(818),登進士第。授司經(jīng)局正字。寶歷中,為鄠縣尉。大和三年,以監(jiān)察御史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從事。又曾佐夏州節(jié)度使幕。后官潁州刺史。入朝,累遷刑部侍郎。大中初,除武寧軍節(jié)度使、檢校工部尚書。三年五月,軍亂被逐。貶澧、唐二州司馬,卒。廓工詩,與賈島、姚合、無可、雍陶交游唱和?!?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十八首。全唐詩補逸
李廓,登元和十三年獨孤樟榜進士第。補詩一首。
作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