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3
詞典
1
分類詞匯
12
分類詞匯
決責
行杖
鞭杖
廷杖
決放
代杖
赴比
膿血債
訓杖
大杖則走
暖痛
批較
《漢語大詞典》:
決責(決責)
杖責。 唐
張鷟
《
朝野僉載
》
卷六:“﹝ 蕭穎士 ﹞常使一僕 杜亮 ,每一決責,皆由非義?!?宋
歐陽修
《乞減樂平縣課額札子》
:“見今專副等逐月逐季逐年各有比較決責?!?span id="873xe7b" class="book">《
清史稿·刑法志二
》:“又附片請將軍、流徒加杖概予寬免,無庸決責。”
分類:
杖責
《國語辭典》:
行杖
拼音:
xíng zhàng
以竹板或棒子責打?!缎咽篮阊?。卷三五。徐老仆義憤成家》:「別人責治家奴,定然計其過犯大小,討個板子,教人行杖,或打十一,或打二十,分個輕重?!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皂隸不好行杖,添幾個走來著力拖開,達生只是吊緊了娘的身子,大哭不放。」
分類:
杖責
責打
《漢語大詞典》:
鞭杖
亦作“鞕杖”。 古代刑罰之一。以鞭、杖責罰人。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鞭作官刑,所以糾慢怠也,而頃多以無辜死。其減鞭杖之制,著于令?!?晉
葛洪
《
抱樸子·用刑
》
:“及於犯罪,上不足以至死,則其下唯有徒謫鞭杖。”
《
大智度論
》
卷三七:“譬如重囚應死,有勢力者護,則受鞭杖而已。”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涉務
》
:“至於臺閣令史,主書監(jiān)帥,諸王籤省,竝曉習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tài),皆可鞭杖肅督?!?/div>
分類:
鞭杖
刑罰
杖責
責罰
《國語辭典》:
廷杖
拼音:
tíng zhàng
在朝廷上當眾杖打。《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刑法有創(chuàng)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wèi)、鎮(zhèn)撫司獄是已?!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谖寤兀骸钙浯涡滩?,如今大獄繁興,司官倒也熱鬧,只是動不動就是為民削奪,差不多就廷杖,這是要拘本錢的去處,是不消提起的了。」
分類:
懲處
官員
酷刑
杖責
朝臣
殿階
階下
帝王
《漢語大詞典》:
決放(決放)
指對罪犯杖責后釋放。
《唐律疏議·名例·犯徒應役家無兼丁》
:“家無兼丁,免徒加杖者,矜其糧餉乏絶,又恐家內(nèi)困窮,一家二丁,俱在徒役,理同無丁之法,便須決放一人。”
《唐律疏議·名例·犯徒應役家無兼丁》
:“律稱家無兼丁,本為全無丁者……其夫妻并徒,更無兼丁者,決放其婦。”決,一本作“ 決 ”。
《
清史稿·刑法志三
》
:“ 乾隆 以后,第準免笞、杖,則遞行八折決放,枷號漸釋,餘不之及?!?/div>
分類:
罪犯
杖責
釋放
《漢語大詞典》:
代杖
指為獲取報酬而代犯人受杖責。 清
余懷
《
板橋雜記·軼事
》
:“乙酉鼎革,籍沒田產(chǎn),遂無立錐,羣姬雨散,一身孑然,與傭丐為伍,乃至為人代杖。”
分類:
獲取
報酬
犯人
杖責
《漢語大詞典》:
赴比
舊指官府限期追征租賦,對逾期不繳者加以杖責。 明 范濂
《云間據(jù)目抄》
卷四:“乃有家無擔石,丁無餘口,遂列于排年者,既殫力於催征,又奔命於赴比?!?span id="gdwnfyq"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既有 晁生 為爾等代輸糧米,此后免行赴比?!?/div>
分類:
官府
限期
租賦
逾期
杖責
《國語辭典》:
膿血債(膿血債)
拼音:
nóng xiě zhài
形容受烤打或杖責之苦。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挨了些膿血債,受徹了牢獄災?!乖?。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你后來要還我這膿血債,倚仗著你那有官有勢,忒欺負我無依無挨?!?/div>
分類:
杖責
痛苦
《漢語大詞典》:
訓杖(訓杖)
以示懲戒的杖責。
《
宋書·臧質(zhì)傳
》
:“ 劭 尋録得 敦 ,使大將軍 義恭 行訓杖三十?!?/div>
分類:
示懲
懲戒
杖責
《國語辭典》:
大杖則走(大杖則走)
拼音:
dà zhàng zé zǒu
大杖,重杖。大杖則走語出《后漢書。卷五二。崔骃傳》:「烈怒,舉杖擊之?!伊R曰:『死卒,父撾而走,孝乎?』鈞曰:『舜之事父,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非不孝也?!弧怪笧槿俗诱?,恐其父失手被打死而陷父于不義,只得逃走,此不可稱之為不孝。
分類:
杖責
致傷
《國語辭典》:
暖痛
拼音:
nuǎn tòng
用酒食慰問受傷痛的親友。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三折:「經(jīng)歷,到來日牽羊擔酒,與叔父暖痛去?!?/div>
分類:
時當
當人
酒食
杖責
金錢
慰問
親友
受傷
傷痛
安慰
《國語辭典》:
批較(批較)
拼音:
pī jiào
舊時官署限衙役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否則將會受罰?!队魇烂餮浴>硭?。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州守相公沒奈何,只苦得批較差人張千、李萬?!挂沧鳌副让?。
分類:
官府
如期
完成
成任
任務
公差
施以
杖責
《國語辭典》:
比較(比較)
拼音:
bǐ jiào
1.古時官府對差役未能于限期內(nèi)完成差事,加以杖責。參見「比卯」條。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稟爺,這兩個名下,欺侵窩脫銀一百多兩,帶累小的們比較,不知替他打了多少?!埂缎咽篮阊?。卷十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三日一比較,強得利無可奈何,只得將田產(chǎn)變價上庫?!?br />2.較量高下、輕重、長短、距離、好壞、快慢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比較材能,斟量功伐?!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溉舨皇俏掖笸蹙粗啬氵@行人,就和比較起來。」也作「比?!埂?/div>
分類:
比較
比照
比試
官府
較量
定標
標準
征收
武藝
錢糧
性狀
程度
緝拿
拿人
人犯
有期
期限
聯(lián)系
蒲州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