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86
典故
20
詞典
381
分類詞匯
48
佛典
32
其它
5
共381,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4
15
16
17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杖督
杖制
杖揖
杖信
杖威
杖遣
杖牛
杖能
杖力
杖花
杖戈
杖斷
杖任
榛杖
箠杖
《漢語大詞典》:
杖督
謂受杖刑處罰。
《南史·蕭琛傳》
:“奉敕之后,已行倉部郎 江重欣 杖督五十,皆無不人懷慚懼。”
《
隋書·刑法志
》
:“凡在官身犯,罰金。鞭杖杖督之罪,悉入贖停罰。”
分類:
杖刑
處罰
《漢語大詞典》:
杖制
對刑杖大小、長短的規(guī)定。歷代形制不一。
《
隋書·刑法志
》
:“杖皆用生荊,長六尺……大杖,大頭圍一寸三分,小頭圍八分半?!?span id="lnf1d0f" class="book">《
宋史·刑法志一
》:“常行官杖如 周 顯德 五年制,長三尺五寸,大頭闊不過二寸,厚及小頭徑不得過九分?!?宋 高承
《
事物紀原·律令刑罰·杖制
》
:“舊制杖皆削節(jié)目,常行杖大頭二分七釐,小頭一分七釐,笞杖大頭二分,小頭一分半,皆長三尺五寸?!?/div>
分類:
刑杖
大小
長短
規(guī)定
形制
《漢語大詞典》:
杖揖
猶持杖。
《
墨子·明鬼下
》
:“祩子杖揖出……舉揖而槀之,殪之壇上?!?孫詒讓 間詁:“ 蘇 校謂‘揖’當作‘楫’,近是。竊疑‘楫’實當作‘杸’,篆文形近而誤。
《
説文·殳部
》
云‘杸,軍中士所持殳也’。與殳音義同?!?/div>
《漢語大詞典》:
杖信
(1).憑靠信義。
《
左傳·襄公八年
》
:“完守以老 楚 ,杖信以待 晉 ,不亦可乎?” 晉
潘岳
《西征賦》
:“杖信則莫不用情,無欲則賞之不竊?!?唐
皎然
《送楊遂初赴選》
詩:“秉心凌竹柏,杖信越波瀾?!?br />(2).信賴。
《
魏書·李沖傳
》
:“ 沖 竭忠奉上,知無不盡,出入憂勤,形於顏色,雖舊臣戚輔,莫能逮之,無不服其明斷慎密而歸心焉…… 高祖 亦深相杖信,親敬彌甚,君臣之間,情義莫二?!?/div>
分類:
憑靠
信賴
信義
《漢語大詞典》:
杖威
謂憑恃威權(quán)。
《
南史·循吏傳序
》
:“ 永明 繼運,垂心政術(shù),杖威善斷,猶多漏網(wǎng),長吏犯法,封刃行誅?!?/div>
分類:
憑恃
威權(quán)
《漢語大詞典》:
杖遣
謂施以杖刑后發(fā)配。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詆毀程朱》
:“ 成祖 大怒,遣行人押還,令有司聲罪杖遣?!?/div>
分類:
施以
杖刑
發(fā)配
《漢語大詞典》:
杖牛
即打春牛。古時立春日以泥作“春?!?,用彩杖鞭“?!?,行“打春”的禮儀,以示春耕開始。 宋 韓維 有
《立春觀杖牛》
詩。參見“ 打春 ”。
分類:
打春
春
立春
《國語辭典》:
打春
拼音:
dǎ chūn
舊時習(xí)俗于立春日,州縣官府以鞭打春牛迎春,祈求豐收。宋。
洪適
南歌子。閏歲饒光景
詞:「閏歲饒光景,中旬始打春?!顾?。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挂卜Q為「鞭春」、「鞭?!?。
分類:
打春
州縣
立春
春
土牛
豐年
習(xí)俗
《韻府拾遺 蒸韻》:
杖能
鬻子:賢人得焉,不肖人休焉。杖能側(cè)焉,忠信飾焉。注:恃能務(wù)智,所至危僻,故曰杖能側(cè)焉。
《漢語大詞典》:
杖力
依靠武力。
《
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二十年
》
:“豐爵厚賞止於死戰(zhàn)之士,則民利於有亂,俗競於殺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div>
分類:
依靠
武力
《韻府拾遺 麻韻》:
杖花
梁書武陵王紀傳:初,紀將僣號,妖怪非一,其最異者,內(nèi)寢柏殿柱繞節(jié)生花,其根四十有六,靃靡可愛,狀似荷花。識者曰:王敦杖花,非佳事也。
《駢字類編》:
杖戈
左傳見輿豭下。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丞相卿士大夫勞于圖議握兵之將,熊羆之士,畏懦?蹜,莫肯杖戈為士卒前行者。
《國語辭典》:
杖斷(杖斷)
拼音:
zhàng duàn
判決施行杖責(zé)。元。李致遠《還牢末。楔子》:「去了他那枷,杖斷八十者?!埂端疂G傳》第三回:「原告人保領(lǐng)回家,鄰佑杖斷有失救應(yīng)。」
分類:
杖刑
《漢語大詞典》:
杖任
依靠,信任。
《
三國志·吳志·周魴傳
》
:“ 魴 答,恐民帥小丑,不足杖任?!闭?,一本作“ 仗 ”。
《
資治通鑒·梁武帝大同元年
》
:“ 歡 使將兵十萬,專治 河 南,杖任若己之半體。”
分類:
依靠
信任
《駢字類編》:
榛杖
禮記郊特牲: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也。注:物之助成歲功者,至此而老,老則終矣,故皮弁素服葛帶榛杖以送之。
《漢語大詞典》:
箠杖
1.棍棒。 漢
王充
《
論衡·訂鬼
》
:“病者因劇身體痛,則謂鬼持箠杖毆擊之?!?br />2.用棍棒拷打。 元
劉祁
《
歸潛志
》
卷八:“ 興定 初, 朮虎高琪 為相,惡士大夫,有罪輒以軍儲論,加箠杖?!?明
張居正
《乞宥言官疏》
:“荷蒙圣慈俯從,曲賜寬宥,免其箠杖,天下莫不稱仁焉?!?/div>
分類:
棍棒
拷打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