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24,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科則
立格
升則
水位
標金
飭正
格詩
允嘉
正式
規(guī)格
調正
準正
開本
曲韻
相齒
《國語辭典》:科則(科則)  拼音:kē zé
賦役的項目等級或公事的條規(guī)?!陡;萑珪>砭?。編審部。開報冊單》:「其新收田地科則,即推出田地之科則也。」
《漢語大詞典》:立格
(1).訂出標準。資治通鑒·唐昭宗天復三年:“令六軍諸衛(wèi)副使、京兆尹 鄭元規(guī) 立格召募於市?!?br />(2).確立格局。 宋 張表臣 珊瑚鉤詩話卷二:“學詩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
《漢語大詞典》:升則(陞則)
提高賦稅的等級標準。 清 黃六鴻 《?;萑珪ぞ帉彙ち⒕钟H審》:“乃是冊上糧多之人,恐要陞則?!?/div>
《國語辭典》:水位  拼音:shuǐ wèi
江、河、湖泊、海洋、水庫等水面的高度。
《國語辭典》:標金(標金)  拼音:biāo jīn
投標的金額。
《漢語大詞典》:飭正(飭正)
(1).整飭使合標準。呂氏春秋·仲秋紀“乃命司服具飭衣裳” 漢 高誘 注:“司服,主衣服之官,將飭正衣服,故命之也?!?span id="mwfzkku" class="book">《禮記·月令》“乃命冢宰……祗敬必飭” 唐 孔穎達 疏:“言天子於此月命冢宰藏此帝藉所收禾穀於此神倉之中,當須敬而復敬,必使飭正?!?br />(2).謂整飭己身使行為謹嚴合禮。漢書·谷永傳:“昔 舜 飭正二女,以崇至德?!?顏師古 注:“謂 堯 以二女妻 舜 ,觀其治家,欲使治國,而 舜 謹敕正躬以待二女,其德益崇,遂受 堯 禪也。飭與敕同?!?/div>
《國語辭典》:格詩(格詩)  拼音:gé shī
1.五、七言古體詩。在白居易的《長慶集。后集》中,特別標舉格詩一目,以別于律詩。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一。唐人詩不傳》:「白樂天作〈元宗簡集序〉云:『著格詩一百八十五,律詩五百九?!恢恋科渌?,曰:『遺文三十軸,軸軸金玉聲?!弧?br />2.在科舉中作為標準規(guī)格的詩?!杜f五代史。卷九二。晉書。列傳。李懌》:「學士竇夢徵、張礪輩撰格詩、格賦各一,送中書,宰相未以為允?!?/div>
《漢語大詞典》:允嘉
謂符合標準。 漢 王粲 《蕤賓鐘銘》:“皇命孔昭,造茲衡鐘,紀之以三,平之以六,度量允嘉,氣齊允淑。”
分類:符合標準
《國語辭典》:正式  拼音:zhèng shì
1.正當的法式。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風骨》:「若能確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則風清骨峻,篇體光華?!?br />2.合乎一定的常規(guī)、標準或程序。如:「正式比賽」。《孽?;ā返诙寤兀骸戈戃姺矫妫?、魯、馬、左四路人馬,在平壤和日軍第一次正式開戰(zhàn),被日軍殺得轍亂旗靡。」
3.法律上稱符合法律規(guī)定者為「正式」。如:「正式婚姻」、「非正式婚姻」。
《國語辭典》:規(guī)格(規(guī)格)  拼音:guī gé
一定的法度、標準。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至于乞丐者,亦有規(guī)格。稍似懈怠,眾所不容?!骨?。周亮工《書影》卷一:「元人作劇,專尚規(guī)格,長短既有定數,牌名亦有次第?!?/div>
《漢語大詞典》:調正(調正)
改變原有情況,使之適合標準。魏書·濟南王匡傳:“依先朝所班新尺,復應下黍,更不增損,為造鐘律,調正分寸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準正(準正)
據一定標準查對。《晉書·摯虞傳》:“考步兩儀,則天地無所隱其情;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容其謬?!?/div>
《國語辭典》:開本(開本)  拼音:kāi běn
指以全開紙分裁成大小不同的紙張。如:「全開本」、「對開本」、「十六開本」等。
《漢語大詞典》:曲韻(曲韻)
戲曲、曲藝在唱曲和念白時使用的字音標準。我國各地劇種、曲種在讀音、咬字、歸韻、四聲調值等方面都有一定規(guī)律,大致均以當地語音為標準,但在表演一些反映古代生活題材的劇目、曲目時,則酌用中州韻。
《漢語大詞典》:相齒(相齒)
謂依據某種標準排列序位。莊子·天下:“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君主之國,有代議則貴賤不相齒;民主之國,有代議則貧富不相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