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24,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超乘
序列
宜適
裁度
本位
典要
定格
無檢
損膳
法印
規(guī)范
德舉
五至
秬黍
近正
《漢語大詞典》:超乘
(1).跳躍上車。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楊伯峻 注:“超乘者, 畢沅 《呂氏春秋新校正》云:‘蓋既下而即躍以上車,示其有勇。’超,《説文》云:‘跳也?!?畢 説可信?!?唐 虞羽客 《結(jié)客少年場(chǎng)行》:“蒙輪恒顧敵,超乘忽爭(zhēng)先?!?br />(2).引申指勇士、武士。 南朝 梁 沈約 《應(yīng)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超乘盡三屬,選士皆百金。”
(3).形容勇猛敏捷。 漢 王充 論衡·無形:“凡可冀者,以老翁變?yōu)閶雰海浯?,白髮?fù)黑,齒落復(fù)生,身氣丁強(qiáng),超乘不衰,乃可貴也?!?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才情雅致:“募軼羣之士,得徹札超乘者千餘。” 清 侯方域 《上三省督府剿撫議》:“一曰簡(jiǎn)精鋭。竊見首領(lǐng)既降,部曲漸多,概遣,恐鼓舞非宜;全留,又芻粟難給,莫若十中選一,千中選百,擇其超乘,按名補(bǔ)伍?!?br />(4).馳驟。《冷眼觀》第十五回:“便以一騎授舉子,恍惚間覺超乘不可控制,約半夜已達(dá)其所?!?/div>
《國語辭典》:序列  拼音:xù liè
1.按次序排好的行列。
2.依次論述?!妒酚?。卷六一。伯夷傳》:「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div>
《漢語大詞典》:宜適(宜適)
謂恰當(dāng)、適中;符合標(biāo)準(zhǔn)。呂氏春秋·離俗:“譬之若釣者,魚有大小,餌有宜適,羽有動(dòng)靜?!?span id="2fx7l5j" class="book">《宋書·薛安都傳》:“小子無宜適,卿往與手,甚快。”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養(yǎng)羊:“其臥酪,待冷煖之節(jié):溫溫小煖於人體為合宜適,熱臥則酪醋,傷冷則難成?!?宋 司馬光 《圉人傳》:“緩之以盡其材,急之以禁其逸,鞭策以警其怠,恩渥以馴其心,使之得其宜適而不勞,亦不使有遺力焉?!?/div>
《國語辭典》:裁度  拼音:cái duò
推測(cè)度量而定取舍?!都t樓夢(mèng)》第五五回:「若照常例,只得二十兩;如今請(qǐng)姑娘裁度著,再添些也使得。」也作「裁量」。
《國語辭典》:本位  拼音:běn wèi
1.本身、自身。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八。宮中誕育儀例略》:「宮中凡閣分有娠,將及七月,本位醫(yī)官由內(nèi)東門司及本位提舉官奏聞門司特奏?!埂缎咽篮阊?。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有勝哥者,身體雄壯若男子,給侍阿里虎本位。」
2.貨幣制度的基本單位或貨幣價(jià)值的計(jì)算標(biāo)準(zhǔn)。如:「金本位」?!肚迨犯濉>矶?。宣統(tǒng)本紀(jì)》:「國幣單位,定名曰圓。暫就銀為本位,以一圓為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br />3.自身所在的崗位、單位?!稌?jīng)。顧命》:「茲既受命還?!?jié)h??装矅?。傳:「此群臣已受賜命,各還本位。」
《國語辭典》:本位主義(本位主義)  拼音:běn wèi zhǔ yì
無論在任何情況,皆以一己所知所學(xué)的事物與工作權(quán)益為前提,不顧整體利益,強(qiáng)調(diào)其偏私之見。
《國語辭典》:典要  拼音:diǎn yào
1.典雅簡(jiǎn)要。《三國志。卷一○。魏書。荀彧傳》裴松之注引張璠《漢紀(jì)》:「因事以明臧否,致有典要?!?br />2.準(zhǔn)則、標(biāo)準(zhǔn)。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下》:「『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恢f,不可恃為典要?!?/div>
《國語辭典》:定格  拼音:dìng gé
1.一定的格式。如:「大凡文章皆有基本的定格。」
2.影片中,特技攝影所造成的畫面。即放映中的一畫面突然靜止不動(dòng),用以吸引觀眾的注意。
《漢語大詞典》:無檢(無檢)
(1).沒有法度標(biāo)準(zhǔn)。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王制政令,誠宜齊一。夫衡量小器,猶不可使往往而有異,況人士之格,而可參差而無檢乎?”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百姓將車載鹽,所由先皆無檢?!?br />(2).不檢點(diǎn)。謂行為不拘禮法,沒有約束。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余愿世人改其無檢之行,除其驕吝之失?!?span id="h7bdrrb" class="book">《晉書·高光傳》:“子 韜 ,字 子遠(yuǎn) ,放佚無檢?!?span id="hnhz99c" class="book">《新唐書·李安遠(yuǎn)傳》:“ 安遠(yuǎn) 少無檢,與博徒游,至破產(chǎn)?!?span id="rxf9ppu"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廣異記·山陰人》:“ 許 素輕薄無檢,又為物色夸眩,意甚悅之。”
《漢語大詞典》:損膳(損膳)
減膳,降低飲食標(biāo)準(zhǔn)。是帝王的一種所謂關(guān)心民瘼的表示。史記·平準(zhǔn)書:“而 胡 降者皆衣食縣官,縣官不給,天子乃損膳,解乘輿駟,出御府禁藏以贍之?!?漢 桓寬 鹽鐵論·繇役:“先帝憂百姓不贍,出禁錢,解乘輿驂,貶樂損膳,以賑窮備邊費(fèi)?!?唐 李嶠 《晚秋喜雨》詩序:“天子慮深求瘼,念在責(zé)躬,避寢損膳,録寃弛役?!?/div>
《國語辭典》:法印  拼音:fǎ yìn
道教指道士行法時(shí),所用天真仙圣的印璽。如:「法印照處,魅邪滅亡?!?/div>
《國語辭典》:規(guī)范(規(guī)範(fàn))  拼音:guī fàn
1.規(guī)則、規(guī)律?!都t樓夢(mèng)》第一七、一八回:「賈妃雖不忍別,怎奈皇家規(guī)范違錯(cuò)不得,只得忍心上輿去了?!?br />2.典范、規(guī)模。《文選??装矅?。尚書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范也?!?/div>
《漢語大詞典》:規(guī)范化(規(guī)範(fàn)化)
使合于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語文出版社《〈語言文字規(guī)范手冊(cè)〉》出版說明:“促進(jìn)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化、標(biāo)準(zhǔn)化、對(duì)于教育、科學(xué)和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貫徹執(zhí)行對(duì)外開放、對(duì)內(nèi)搞活的方針,以及加強(qiáng)國內(nèi)外經(jīng)濟(jì)、文化的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漢語大詞典》:德舉(德舉)
猶善行,美善的措施。謂以賢德為標(biāo)準(zhǔn)薦舉人才。 南朝 梁 任昉 《為褚咨議蓁讓代兄襲封表》:“若使 賁 高 延陵 之風(fēng),臣忘 子臧 之節(jié),是廢德舉,豈曰能賢?!?span id="cjxrhzb" class="book">《左傳·隱公三年》“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 楊伯峻 注:“ 穆公 之意,蓋以讓國是德, 宣公 以國讓於己,己亦讓位於人,是光昭先君之德舉。己不讓,則是廢棄此德舉?!?/div>
《漢語大詞典》:五至
(1).謂志、詩、禮、樂、哀達(dá)到的最高境界。《禮記·孔子閑居》:“ 子夏 曰:‘民之父母既得而聞之矣。敢問何謂五至?’ 孔子 曰:‘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哀樂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志氣塞乎天地,此之謂五至?!?孔穎達(dá) 疏:“此經(jīng), 子夏 問五至之事, 孔子 為説五至之理……云凡言至者,謂經(jīng)中五事至者也,云至於民者,君行五事至極於民?!?br />(2).五種標(biāo)準(zhǔn)。鹖冠子·博選:“權(quán)人有五至,一曰伯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廝役,五曰徒隸?!?王闿運(yùn) 《題鹖冠子》:“其書言四稽五至,欲人主之知人?!?/div>
《漢語大詞典》:秬黍
(1).即黑黍。左傳·昭公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4' target='_blank'>《楚辭·天問》:“咸播秬黍,莆雚是營(yíng)?!?清 閻爾梅 《游太平庵》詩:“石田收秬黍,山稼剝胡桃。”
(2).古時(shí)選其中形作為量度標(biāo)準(zhǔn)。漢書·律歷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zhǎng)短也。本起黃鐘之長(zhǎng)。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zhǎng)?!?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樂志》:“謹(jǐn)即廣搜秬黍,選其中形,又採 梁山 之竹,更裁律呂,制磬造鐘,依律并就?!?清 趙翼 《觀西洋樂器》詩:“鸑鷟肇律呂,秬黍度寸尺?!?/div>
《漢語大詞典》:近正
接近正確;接近標(biāo)準(zhǔn)。 清 龍啟瑞 《宋伯姬論》:“故三傳之言,惟 左氏 為近正。而於經(jīng)之意,則猶有所未盡也?!?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南方的 金陵 ,北方的 洛陽 ,語音比較近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