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24,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德選
五則
度程
中繩
測驗
淫亂
選格
新度
照光
六觀
武卒
黍尺
偏高
失體
公量
《漢語大詞典》:德選(德選)
謂以德行為標準選用人才。后漢書·朱穆傳:“牧守長吏,多非德選。貪聚無猒,遇人如虜?!?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工部侍郎 韋述 修國史,推 蕭 同事;禮部侍郎 陽浚 掌貢舉,問 蕭 求人,海內(nèi)以為德選。”
《漢語大詞典》:五則(五則)
(1).指衡量事物的五個標準。漢書·律歷志上:“權(quán)與物鈞而生衡,衡運生規(guī),規(guī)圜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準正則平衡而鈞權(quán)矣。是為五則?!?br />(2).謂帝王應(yīng)恪守的五項法則。國語·周語下:“上不象天,而下不儀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順時,不共神祇,而蔑棄五則?!?韋昭 注:“則,法也。謂象天、儀地、和民、順時、共神也?!?/div>
《漢語大詞典》:度程
格式,標準。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鄭玄 注:“度,謂制大小也;程,謂器所容也?!?孔穎達 疏:“按度程者,謂於按此器舊來制度大小及容受程限多少?!?宋 曾鞏 《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弊在簡陋,不中度程。” 金 王若虛 《送呂鵬舉赴試序》:“斂而節(jié)之,無乏作者之氣象;肆而馳之,無失有司之度程?!?/div>
分類:格式標準
《漢語大詞典》:中繩(中繩)
(1).符合墨線。荀子·勸學(xué):“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韓非子·有度:“巧匠目意中繩,然必先以規(guī)矩為度?!?br />(2).喻符合標準。呂氏春秋·離俗:“故布衣人臣之行,潔白清廉中繩,愈窮愈榮?!?br />(3).謂適度。 明 何景明 《進舟賦》:“量左右以中繩兮,察緩急之所宜?!?/div>
《國語辭典》:測驗(測驗)  拼音:cè yàn
以一定標準測量能力或成績的方式。如:「智力測驗」、「學(xué)科測驗」。
《高級漢語詞典》:淫亂
淫蕩亂紀
分類:淫亂
《漢語大詞典》:選格(選格)
選拔人才的標準。 鄭觀應(yīng) 《致潘蘭史征君書》:“須先定人格,有品行,有學(xué)問,有歷練方合選格,如不合格者不準入選,庶無劣員?!?/div>
《漢語大詞典》:新度
新的標準尺度。隋書·律歷志上:“至 泰始 十年,光祿大夫 荀勗 ,奏造新度,更鑄律呂?!?span id="dwxh5w2" class="book">《宋史·樂志一》:“ 太祖 以雅樂聲高,不合中和,乃詔 和峴 以 王樸 律準較 洛陽 銅望臬石尺為新度,以定律呂?!?/div>
分類:標準尺度
《國語辭典》:照光  拼音:zhào guāng
利用光的直線性,而做為較長直線的標準。常用于造船工程。
《國語辭典》:六觀(六觀)  拼音:liù guān
文心雕龍》對文學(xué)批評與鑒賞所提出的六個方法與標準。即文章的位體、置辭、通變、奇正、事義、宮商,從此六方面進行觀察、分析,以見作者的情意用心,鑒定作品的優(yōu)劣。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知音》:「是以將閱文情,先標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斯術(shù)既形,則優(yōu)劣見矣?!?/div>
《漢語大詞典》:武卒
(1). 戰(zhàn)國 時 魏國 按規(guī)定標準選拔的步兵。
(2).指軍隊、士兵。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 夫差 ﹞及其抗衡上國,與 晉 爭長,都城屠於 勾踐 ,武卒散於 黃池 。” 唐 李白 《大獵賦》:“又命建夔鼓,勵武卒?!?明 唐順之 《重修涇縣儒學(xué)記》:“ 漢 興,立博士,置辟雍,橋門觀聽,縉紳動色,蕃夷武卒莫不受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黍尺
古代用黍百粒排列起來,取其長度作為一尺的標準,叫做“黍尺”。橫排的稱“橫黍尺”,縱排的稱“縱黍尺”。舊制營造尺就是縱黍尺。橫黍尺一尺等于縱黍尺八寸一分。泛指較小的度量單位。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十:“五都黍尺無人校,搶攘廛間一飽難?!?/div>
《國語辭典》:偏高  拼音:piān gāo
比標準值高。如:「這次臺風(fēng)過后,造成菜價偏高的現(xiàn)象?!?/div>
分類:標準
《漢語大詞典》:失體(失體)
(1).不合體裁或標準。魏書·劉仁之傳:“﹝ 仁之 ﹞性好文字,吏書失體,便加鞭撻,言韻微訛,亦見捶楚。” 金 王若虛 《文辨四》:“凡人作文字,其他皆得自由,惟史書實録、制誥王言,決不可失體?!?br />(2).有失體統(tǒng)。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 高宗 曰:‘前此朝士,若乘馬馳騁,必以為失體?!?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舊制一廢難復(fù):“至于吏部選君,見都察院不肯行跪禮,而五部尚書至吏部,反揖四司郎官,最為失體。至 嘉靖 末年, 張永明 為都御史,始正之?!?/div>
《漢語大詞典》:公量
(1).古代國定的量制。左傳·昭公三年:“ 陳氏 三量,皆登一焉,鐘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br />(2).國際市場買賣生絲、羊毛等商品所采用的一種重量標準。此類商品在空氣干濕不同的地方,隨含水量不同而生變化,因此國際通行方法是先將此類商品的樣品,烘凈水分,得出干量,再加一定比例的標準水分(公定回潮率),得其準確的重量作為重量標準,即為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