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歸馬華山陽
   
華山歸
 
散馬牛
 
歸馬華山
 
華山歸馬
  
馬向華山
 
桃林臥草,華岳嘶風(fēng)
 
散馬日
 
桃塞馬

相關(guān)人物
周武王


《尚書·周書·武成》
「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古f題漢·孔安國傳:「山南曰陽,桃林在華山東,皆非長養(yǎng)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fù)乘用。」

簡釋

歸馬華山陽:指罷戰(zhàn)休兵。唐杜甫《有感五首》之二:“大君先息戰(zhàn),歸馬華山陽。”


例句

愿得華山之下長歸馬,野田無復(fù)堆冤者。 張碧 野田行

欲向桃林下,先過梓樹中。 李嶠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杜審言 扈從出長安應(yīng)制

大君先息戰(zhàn),歸馬華山陽。 杜甫 有感五首之二

戎狄方構(gòu)患,休牛殊未遑。 獨(dú)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典故
桃林之野


《尚書》卷十一〈周書·武成〉~60~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漢語大詞典》:休牛
歸還軍用的牛。謂停止戰(zhàn)事。 漢 劉向 新序·善謀下:“休牛於 桃林 ,以示不復(fù)輸糧?!?晉 潘岳 《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園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書·武帝紀(jì)下》:“八紘共貫,六合同風(fēng),方當(dāng)偃伯 靈臺 ,休牛 桃塞 ,無疆之慶,非獨(dú)在余。” 唐 獨(dú)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詩:“ 戎 狄 方搆患,休牛殊未遑?!眳⒁姟?休牛歸馬 ”。
《國語辭典》:休牛歸馬(休牛歸馬)  拼音:xiū niú guī mǎ
將牛馬放牧,不再作軍用。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動用刀兵。《藝文類聚。卷一三。帝王部三。晉穆帝引晉穆帝哀策文》:「風(fēng)掃天宇,休牛歸馬,卷旗臥鼓,俾我蒸民?!挂沧鳌感菖7篷R」、「休牛散馬」。
《國語辭典》:休牛歸馬(休牛歸馬)  拼音:xiū niú guī mǎ
將牛馬放牧,不再作軍用。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動用刀兵?!端囄念惥?。卷一三。帝王部三。晉穆帝引晉穆帝哀策文》:「風(fēng)掃天宇,休牛歸馬,卷旗臥鼓,俾我蒸民?!挂沧鳌感菖7篷R」、「休牛散馬」。
《漢語大詞典》:散馬(散馬)
(1).謂把戰(zhàn)馬放散回山中。意謂戰(zhàn)事不興。 南朝 宋 謝莊 《宋世祖廟歌·孝武皇帝》:“復(fù)禮輯樂,散馬墮城?!?隋 薛道衡 《〈隋高祖文皇帝頌〉序》:“休牛散馬,偃武修文?!眳⒁姟?散馬休牛 ”。
(2). 太平天囯 時期, 廣東 、 廣西 一帶天地會隊(duì)伍自稱為馬,稱起事為起馬,稱解散為散馬。 清 嚴(yán)正基 《論粵西賊情兵事始末》:“起號起馬,散號散馬。”
《漢語大詞典》:散馬休牛(散馬休牛)
書·武成:“歸馬于 華山 之陽,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蔡沉 集傳引《樂記》:“ 武王 勝 商 ,渡 河 而西,馬散之 華山 之陽而弗復(fù)乘,牛放之 桃林 之野而弗復(fù)服”。后稱不興戰(zhàn)事為“散馬休?!薄?南朝 陳 徐陵 《為陳主答周主論和親書》:“雖毀戈鑄戟,未擬上皇,散馬休牛,載懷偃伯。”
《漢語大詞典》:桃林
古地區(qū)名。在今 河南 靈寶 以西, 陜西 潼關(guān) 以東地區(qū)。為 周武王 放牛處。書·武成:“偃武修文,歸馬于 華山 之陽,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孔 傳:“山南曰陽, 桃林 在 華山 東,皆非常養(yǎng)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fù)乘用。”史記·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陰,以示不復(fù)輸積?!?唐 劉禹錫 《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詩:“關(guān)頭古塞 桃林 靜,城下長河竹箭迴?!?清 薛福成 《晉執(zhí)政諸卿考》:“ 晉 用 先軫 諸臣,遏 楚 方張之言,而戢其問鼎之心,扼據(jù) 殽 函 之險(xiǎn)要,橫塞 秦 衝,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