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37
典故
13
詞典
254
分類詞匯
17
佛典
135
其它
18
共437,分30頁顯示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7
28
29
30
下一頁
佛類詞典
(續(xù)上)
教授阿阇梨
庵浮梨摩國
須梨耶
須達梨舍那
訶梨勒
訶梨怛雞
訶梨跋摩
軻梨
跋陀羅迦卑梨耶
跋梨迦
跋提梨迦
都法阿阇梨
達梨舍那
傳法阿阇梨位
傳燈阿阇梨
教授阿阇梨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五種阿阇梨之一。教授弟子威儀作法等之比丘稱。又云教授師。受戒之時,三師之一、必定其人。受戒之儀式中,有受者請教授阿阇梨之作法。見行事鈔上之三。(參見:阿阇梨)
【佛學常見辭匯】
五種阿阇梨之一,又名教授師,即教授弟子們威儀作法的比丘。
庵浮梨摩國
【佛學大辭典】
(地名)印度之國名?;墼妨x下曰:「庵謂庵羅,此云無垢,則西域果名。其果堪以療疾,諸國之中,此國最多,故以名焉。其國即在中印度內(nèi)也。」
須梨耶
【佛學大辭典】
(天名)Su%rya,譯曰日。出于起世經(jīng)九。(參見:蘇利耶)
須達梨舍那
【佛學大辭典】
(界名)Sudars/ana,舊作須
,須嚏,須帶,須滯,須
。天名。譯曰善見天。玄應(yīng)音義三曰:「須帶天,案中陰經(jīng),作須滯天,或作須
天,亦言善見天。定障漸微,見極明徹,故名善觀也。樓炭經(jīng)作須嚏天,皆一也。應(yīng)言須達梨舍那,此言善觀天。嚏,音丁計切。
,音帝?!?/div>
訶梨勒
【佛學大辭典】
(植物)Haritaki,又作訶利勒、呵利勒、呵梨勒、訶梨怛雞、呵梨得枳、賀哩怛系、訶羅勒等,果名,譯曰天主將來。五藥之一,又曰訶子。毗奈耶雜事一曰:「馀甘子、訶梨勒、毗醯勒、畢缽梨、胡椒,此之五藥,有病無病,時與非時,隨意皆食?!股埔娐墒咴唬骸冈X羅勒,大如棗大,其味酢苦,服便利。」玄應(yīng)音義二十四曰:「訶梨怛雞,舊言訶利勒,翻為天主將來。此果堪為藥分,功用極多,如此土人參石斛等無所不入也?!拱僖霍赡グ嗽唬骸负抢娴描?,舊云呵梨勒,訛?!硅笳Z雜名曰:「賀哩怛系?!官Y持記下二之一曰:「呵梨勒,今時所謂呵子是也?!贡静菰唬骸冈X梨勒,樹似木梡,花白,子似梔子。主消痰下氣。來自海南舶上,廣州亦有之?!固埔艄锖炘疲喊ピX梨勒葉詩:茗飲慚調(diào)氣,梧丸喜伐邪。是葉亦能下氣,其功勝茗,今醫(yī)家俱用其子,不聞用葉者,應(yīng)是本草失收耳。
訶梨怛雞
【佛學大辭典】
(植物)果名。(參見:訶梨勒)
訶梨跋摩
【佛學大辭典】
(人名)Harivarman,三藏名。譯曰獅子鎧,獅子鉀。成實宗之祖。生于中印度婆羅門家,初學數(shù)論外道,后就薩婆多部鳩摩羅陀聞發(fā)智論,更轉(zhuǎn)赴大眾部,又研究大乘作成實論。出世年代,或謂系佛滅九百年,不確,其成實論支那翻譯為西紀四百十二年也。出三藏記十一曰:「訶利跋摩者,宋稱獅子鎧。佛泥洹后九百年出,在中天竺,婆羅門子也?!谷撔x曰:「成實論者,佛滅度后九百年內(nèi),有訶利跋摩,此言獅子鎧之所造也。其人本是薩婆多部鳩摩羅陀弟子,慨其所釋近在名相,遂徙轍僧祇,大小兼學,鉆仰九經(jīng),澄汰五部,再卷邪霧,重舒慧日。于是道振罽賓,聲流赤縣?!?/div>
軻梨
【佛學大辭典】
(地名)Khadiraka,山名。玄應(yīng)音義一曰:「軻梨,應(yīng)云軻地羅。此譯云:軻者空也,地羅者破也,名空破山也?!?/div>
跋陀羅迦卑梨耶
【佛學大辭典】
(人名)Bhadrakapila%,婆羅門女名。譯曰賢色黃女。見本行集經(jīng)四十五。
跋梨迦
【佛學大辭典】
(人名)商主之名。譯曰金挺。見佛本行集經(jīng)三十二。
跋提梨迦
【佛學大辭典】
(人名)一作婆提哩迦Bhadrika,巴Bhaddiya,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經(jīng)曰跋提,四分律曰婆提,最勝王經(jīng)曰婆帝利迦,本行集經(jīng)曰跋提梨迦,譯為小賢。本行集經(jīng)十一曰:「白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難提迦,第二名為婆提哩迦?!雇脑唬骸复我婚L老跋提梨迦(隋言小賢)?!?/div>
都法阿阇梨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于密教之秘法傳受一切三部五部之法以為人師者之稱。又四種阿阇梨中,第一為傳法阿阇梨,第二為都法阿阇梨。此時為學法之至極,尚是居弟子之位,未葉師位者,謂之都法阿阇梨。正受傳法灌頂,登于師位,則為傳法阿阇梨。猶如等覺妙覺之差也。
達梨舍那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梵語。又作達利瑟致。華言見。見有五種: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具此五種,名曰見惑。見翻譯名義集。
傳法阿阇梨位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受傳法灌頂而為教示密法身之位也。是為密教之極果,與大日如來同位。亦曰傳教阿阇梨。亦曰傳燈阿阇梨。
傳燈阿阇梨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傳法阿阇梨之異名。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