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死地  拼音:sǐ dì
1.必死之地?!妒酚?。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钙鋭莘侵弥赖?,使人人自為戰(zhàn)?!?br />2.俗稱風(fēng)水不吉利的地方。如:「這是一塊死地,不適合蓋房子?!?/div>
《漢語大詞典》:致之死地而后生(致之死地而後生)
兵家用語。謂將軍隊(duì)置于絕境,則將士必為求生而殊死戰(zhàn)斗。語本孫子·九地:“陷之死地然后生。” 李筌 注:“兵居死地,必決命而斗以求生?!?span id="qsp5byi"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七一回:“昔 韓信 背水為陣,所謂致之死地而后生也?!?/div>
《國語辭典》: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後生)  拼音: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形容置身于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參見「陷之死地而后生」條?!度龂萘x》第九五回:「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蝗粑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zhàn)?以一可當(dāng)百也?!?/div>
《國語辭典》:死地求生  拼音:sǐ dì qiú shēng
在絕境中求生存?!缎绿茣?。卷一八九。趙犨傳》:「士貴建功立名節(jié),今雖眾寡不敵,男子當(dāng)死地求生,徒懼無益也?!?/div>
《國語辭典》:置之死地而后快(置之死地而后快)  拼音: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把人逼到死亡的地步才覺得痛快。
《國語辭典》:陷之死地而后生(陷之死地而后生)  拼音:xiàn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語本《孫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形容置身于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也作「置之死地而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