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毀謗(毀謗)  拼音:huǐ bàng
以誇大不實的言論對人進(jìn)行詆毀、中傷。漢。王充《論衡。累害》:「身完全者謂之潔;被毀謗者謂之辱?!埂逗鬂h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黃瓊》:「而毀謗布流、應(yīng)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也作「毀謗」、「謗毀」。
《國語辭典》:口語(口語)  拼音:kǒu yǔ
1.專指談話所用的語言。唐。劉知幾《史通。卷六。言語》:「而后來作者,通無遠(yuǎn)識,記其當(dāng)世口語,罕能從實而書。」
2.議論。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以口語遇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br />3.誹謗。漢。楊惲 報孫會宗書:「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br />4.訴訟關(guān)系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guān)的陳述?!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知縣錄了口語,喝退胡阿虎,便叫周四上前來問。」也稱為「口供」、「口詞」。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如:「湖南口音」。《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這門上見他是外國人,自覺歡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國?!挂卜Q為「口氣」、「口吻」。
2.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六回:「黃胖姑一聽口音不對,連忙替賈大少爺分辯?!挂卜Q為「口氣」。
3.語音學(xué)上指只通過口腔而不經(jīng)過鼻腔所發(fā)出的音。相對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國語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謗毀(謗毀)  拼音:bàng huǐ
以誇大不實的言論進(jìn)行詆毀、中傷?!段宕菲皆?。周史。卷下》:「唐主探問得二將交怨,卻密地將蠟書招誘重進(jìn)反叛,無非是謗毀反間的言語。」也作「毀謗」。
分類:毀謗
《漢語大詞典》:訕毀(訕毀)
毀謗。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既不信道,好為訕毀,謂真正為妖訛,以神仙為誕妄?!?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醉吟先生》:“及看《韻對》第四有説:‘ 宋 蕭惠開 曾為 益州 刺史,有所取求而不得,遂誣告其人訕毀朝政,先戮而后奏, 孝武 稱快?!?清 袁昶 《漫興》詩:“飢貧與訕毀,排日讎肝腎?!?/div>
分類:毀謗
《漢語大詞典》:諑謠(諑謡)
毀謗。紅樓夢第七八回:“諑謡謑詬,出自屏幃。”清史稿·選舉志二:“適留 日 學(xué)生迭起風(fēng)潮,諑謡繁興,黨爭日甚?!?周泳 《感懷八章》詩之一:“缺來袞職誰縫補,話到蛾眉有諑謡?!?/div>
分類:毀謗
《漢語大詞典》:誹毀(誹毀)
毀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見有名僧高行,棄而不説;若覩凡猥流俗,便生誹毀。”
分類:毀謗
《漢語大詞典》:惡訕(惡訕)
猶毀謗。《金瓶梅詞話》第七五回:“像 郁大姐 在俺家這幾年,大大小小他惡訕了那個來?”
分類:毀謗
《漢語大詞典》:誶諑(誶諑)
數(shù)說;毀謗。 宋 晁補之 《寂默居士晁君墓表》:“然居士不志於其獲,而樂於不矯拂,視不合如其躬之遂。其知者則以為氣完而守全,其不知者方且以世禮睢盱一二誶諑之。嗚呼,此其所以窮也!”
《漢語大詞典》:損短(損短)
(1).減短。管子·明法解:“是故尺寸之度,雖富貴眾強(qiáng),不為益長;雖貧賤卑辱,不為損短?!?br />(2).猶毀謗。新唐書·裴度傳:“於是 牛僧孺 、 李宗閔 同輔政,媢 度 勛業(yè)久居上,欲有所逞,乃共訾其跡損短之?!?/div>
分類:毀謗
《漢語大詞典》:閑謗(閒謗)
毀謗。南齊書·謝朓傳:“閒謗親賢,輕議朝宰。”
分類:毀謗
《國語辭典》:游塵(游塵)  拼音:yóu chén
比喻極輕賤的事物?!段倪x。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視若游塵,遇同土梗?!挂沧鳌赣螇m」。
《國語辭典》:讒言(讒言)  拼音:chán yán
毀謗他人的言語。《詩經(jīng)。小雅。青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埂度龂萘x》第六五回:「吾本領(lǐng)張魯兵來救益州,誰想張魯聽信楊松讒言,反欲害我?!?/div>
《漢語大詞典》:銷鑠(銷鑠)
(1).熔化。 漢 枚乘 《七發(fā)》:“雖有金石之堅,猶將銷鑠而挺解也?!?南朝 梁 劉孝威 《塘上行苦辛篇》:“黃金坐銷鑠,白玉遂淄磷?!?唐 李白 《長歌行》:“金石猶銷鑠,風(fēng)霜無久質(zhì)?!?郭沫若 《滿江紅·一九六三年元旦書懷》詞:“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
(2).指灼熱。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詩:“如 漳 猶近州,氣冷又銷鑠?!?br />(3).鑠金銷骨。形容毀謗之言害人之烈。語出 漢 鄒陽 《于獄中上書自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唐 元稹 《戒勵風(fēng)俗德音》:“士庶人無切磋琢磨之益,多銷鑠浸潤之讒?!?br />(4).削弱;衰微。 唐 韓愈 《與少室李拾遺書》:“彊梁之兇,銷鑠縮栗,迎風(fēng)而委伏?!?宋 葉適 《葉君墓志銘》:“然自古窮極富貴,執(zhí)世所甚重之權(quán),其當(dāng)施之事,多繆亂而失其所以措之,至徒喪敗銷鑠而不足紀(jì)?!?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北方如 陜西 、 甘肅 ,益以銷鑠,而東三省與 新疆 尤無賴。”
(5).虧缺;消損。《楚辭·九辯》:“白日晼晚其將入兮,明月銷鑠而減毀。” 唐 孟郊 《送盧汀侍御歸天德幕》詩:“古雪無銷鑠,新冰有堆積?!?br />(6).憔悴;枯槁。《楚辭·九辯》:“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王逸 注:“身體燋枯,被病久也?!?唐 李如璧 《明月》詩:“已悲芳?xì)q徒淪落,復(fù)恐紅顏坐銷鑠。”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鬧華光廟:“ 魏生 漸漸黃瘦,肌膚銷鑠,飲食日減?!?br />(7).亦作“ 銷爍 ”。消耗;消磨。呂氏春秋·明理“人民淫爍不固” 漢 高誘 注:“淫邪銷爍不一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yǎng)氣:“銷鑠精膽,蹙迫和氣?!?宋 蘇軾 《吳江岸》詩:“壯懷銷鑠盡,回首尚心驚。” 清 黃宗羲 《次公董公墓志銘》:“二十年以來,風(fēng)霜銷鑠,日就蕪沒?!?br />(8).消逝,消失。 南朝 梁 何遜 《暮秋答朱記室》詩:“寸陰坐銷鑠,千里長遼逈?!?唐 張謂 《邵陵作》詩:“昔時文武皆銷鑠,今日精靈常寂寞?!?明 方孝孺 《赤壁》詩:“噫吁戲! 曹公 氣勢, 蘇子 文章。人物銷鑠,塵跡荒涼?!?br />(9).消除。 唐 韓愈 孟郊 《會合聯(lián)句》:“國讎未銷鑠,我志蕩 卭隴 ?!?宋 司馬光 《上謹(jǐn)習(xí)疏》:“宣布善化,銷鑠惡俗?!?/div>
《國語辭典》:謠諑(謠諑)  拼音:yáo zhuó
毀謗、不真實的話?!冻o。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div>
分類:造謠毀謗
《國語辭典》:誣罔(誣罔)  拼音:wū wǎng
毀謗冤枉。如:「不可存心誣罔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