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民心趨向(民心趨向)  拼音:mín xīn qū xiàng
人民心意的傾向。如:「施政當以民心趨向做參考,否則容易背離民意?!?/div>
《國語辭典》:民意機關(民意機關)  拼音:mín yì jī guān
代表人民心意的機構,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民意代表組成。如立法院、縣市議會等。如:「人民對國家政策、公共利益或其權益的維護,可向民意機關等提出請愿?!?/div>
《國語辭典》:民意向背  拼音:mín yì xiàng bèi
人民心意的擁護或反對。如:「民意向背,可以看出施政的得失?!?/div>
《國語辭典》:人心所歸(人心所歸)  拼音:rén xīn suǒ guī
民心所向往、擁護的?!稌x書。卷七一。熊遠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挂沧鳌溉诵乃颉?。
《國語辭典》:歸之若水(歸之若水)  拼音:guī zhī ruò shuǐ
民心歸附如流水。比喻人心所向。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慈愛利澤,加于百姓,故海內歸之若流水?!?/div>
《國語辭典》:覆舟載舟(覆舟載舟)  拼音:fù zhōu zài zhōu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參見「載舟覆舟」條。
《國語辭典》:天下洶洶(天下洶洶)  拼音:tiān xià xiōng xiōng
形容天下局勢不安定,民心浮動的樣子?!度龂尽>砭?。魏書。曹真?zhèn)鳌罚骸柑煜聸皼?,人懷危懼。」也作「天下匈匈」、「天下恟恟」。
《國語辭典》:政治號召(政治號召)  拼音:zhèng zhì hào zhào
用以收攬民心及瓦解敵軍斗志的政治攻勢。如漢代劉邦的約法三章,使秦民大悅,三章之法即是一種政治號召。
《國語辭典》:應天從人(應天從人)  拼音:yìng tiān cóng rén
應合天命,順從民心?!读簳?。卷五○。文學傳下。顏協傳》:「高祖受禪,見遠乃不食,發(fā)憤數日而卒。高祖聞之曰:『我自應天從人,何預天下士大夫事?而顏見遠乃至于此也。』」也作「應天從民」、「應天從物」。
《國語辭典》:應天從物(應天從物)  拼音:yìng tiān cóng wù
物,人物。應天從物指應合天命,順從民心。《周書。卷六。武帝紀下》:「朕應天從物,伐罪吊民,一鼓而蕩平陽,再舉而摧勍敵?!挂沧鳌笐鞆拿瘛?、「應天從人」。
《國語辭典》:應天從民(應天從民)  拼音:yìng tiān cóng mín
應合天命,順從民心?!赌淆R書。卷四三。謝??傳》:「陛下受命,應天從民?!挂沧鳌笐鞆娜恕?、「應天從物」。
《漢語大詞典》:馮諼三窟(馮諼三窟)
指 戰(zhàn)國 時 齊 人 馮諼 為 孟嘗君 收買 薛 地民心、使 齊王 重用 孟嘗君 及為 孟嘗君 立宗廟于 薛 之事,致使 孟嘗君 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 三國 魏 吳質 《答東阿王書》:“深蒙 薛公 折節(jié)之禮,而無 馮諼 三窟之效?!眳⒁姟?狡兔三窟 ”。
《國語辭典》: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狡猾的兔子有三處藏身的洞穴?!稇?zhàn)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贡扔饔卸嗵幉厣淼牡胤交蚨喾N避禍的準備?!读凝S志異。卷七。邵女》:「汝狡兔三窟,何歸為?」也作「三窟狡兔」。
分類:藏身避禍
《國語辭典》:安民告示  拼音:ān mín gào shì
舊時藉以安定民心的政事布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