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氣體(氣體)  拼音:qì tǐ
1.物質三態(tài)之一。形狀和體積不固定,會隨容器而異,可充滿整個容器空間,如空氣即是。
2.有生命的現(xiàn)象?!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冈娨詺怏w為主,如尊作這兩句?!?/div>
《國語辭典》:神采  拼音:shén cǎi
精神、風采。如:「神采飛揚」?!侗饼R書。卷二三。列傳。崔?》:「聰明強學,有文情,善容止,神采嶷然,言不妄發(fā)?!埂对贰>硪黄叨?。列傳。趙孟頫》:「孟頫才氣英邁,神采煥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暄寒
(1).猶寒暄。謂談天氣和飲食起居之類的應酬話。南史·蔡撙傳:“自詹事以下咸來造謁……及其引進,但暄寒而已,此外無復餘言?!?唐 徐凝 《奉和鸚鵡》:“毛羽曾經剪處殘,學人言語道暄寒?!?br />(2).猶寒暑。亦指年歲。《梁書·王僧孺?zhèn)鳌?/a>:“近別之后,將隔暄寒,思子為勞?!?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陳書·徐陵傳》:“況吾生離死別,多歷暄寒,孀室嬰兒,何可言念!” 唐 黃滔 《刑部鄭郎中啟》:“遂使一換暄寒,三更揚歷?!?/div>
《漢語大詞典》:煙煴(煙煴)
亦作“煙熅”。
(1).元氣。天地未分時混沌之氣。文選·班固〈東都賦〉:“降煙煴,調元氣。” 張銑 注:“煙煴,即元氣也?!?晉 陸機 《白云賦》:“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乎煙煴?!?span id="gtvmeeb" class="book">《南齊書·樂志》:“駕六氣,乘煙煴?!?span id="oknfhcd"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三一:“此靈并是結氣之玄宗,成體之具神,連道云霧,帶生煙煴。”
(2).陰陽二氣和合貌。文選·班固〈典引〉:“太極之原,兩儀始分,煙煙煴煴,有沉有奧,有浮有清,沉浮交錯,庶類混成?!?蔡邕 注:“煙煙煴煴,陰陽和一相扶貌也?!?span id="rxs2o87" class="book">《文選·張衡〈思玄賦〉》:“天地煙煴,百卉含葩?!迸f注:“煙煴,和貌?!?李善 注:“周易曰:‘天地煙煴,萬物化醇。’”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肇自初創(chuàng),二儀煙煴;粵有生民, 伏羲 始君?!?br />(3).云煙彌漫貌。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鏡朱塵之炤爛,襲青氣之煙煴?!?唐 李嶠 《云》詩:“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
《國語辭典》:吹管  拼音:chuī guǎn
1.吹奏簫、笛等管樂器?!逗鬂h書。卷三四。梁統(tǒng)傳》:「游觀第內,多從倡伎,鳴鐘吹管,酣謳竟路。」
2.吹簫。唐。李商隱 相思詩:「腸斷秦臺吹管客,日西春盡到來遲?!?br />3.以壓縮的氧氣和其他可燃氣體為燃料,噴出高溫火焰的管狀裝置??梢杂脕砗附咏饘倩蚪財嘟饘侔?。
《國語辭典》:吹簫(吹簫)  拼音:chuī xiāo
1.吹奏簫樂。《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2.戰(zhàn)國時伍子胥吹簫乞食于吳市的事。見《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范睢》。后世遂稱乞食為「吹簫」。
3.相傳春秋蕭史善吹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見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蕭史》。后比喻締結婚姻。唐。白居易 得景請預駙馬所司糾云景庶子也且違格令欲科家長罪不伏:「選吹簫之匹,雖則未獲貞人,預傅粉之郎,豈可濫收庶子?」
《國語辭典》:寶石(寶石)  拼音:bǎo shí
珍貴的礦石。通常被切割、擦潤、拋光后作為收集品、收藏品或穿著裝飾之用。作為寶石的礦物,一般顏色鮮艷柔和,光澤和花紋美觀,結構均勻,折光率強,硬度較大,化學成分穩(wěn)定。
《國語辭典》:陰陽和(陰陽和)  拼音:yīn yáng hé
陰氣和陽氣和合?!队讓W瓊林。卷二。夫婦類》:「陰陽和,而后雨澤降。」
《漢語大詞典》:氣朔(氣朔)
指顯示吉兇的云氣和每月的朔日。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挈壺宣夜,辯氣朔於 靈臺 ?!?李善 注:“周禮·夏官曰:‘挈壺氏掌懸壺。’ 蔡邕 《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鄭氏 《毛詩箋》曰:‘天子有 靈臺 者,所以觀祲象,察氣之妖祥?!?span id="vnmjgdy" class="book">《左氏傳》曰:‘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云物?!焙笠嘁苑褐腹?jié)氣,歲時。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宣貴妃誄》:“移氣朔兮變羅紈,白露凝兮歲將闌?!?宋 沈括 夢溪筆談·技藝:“求星辰之行,步氣朔消長,謂之綴術?!?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學校:“學歷者能算氣朔,即補博士弟子?!?/div>
《漢語大詞典》:戴履
(1).見“ 戴天履地 ”。
(2).戴氣和履氣。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五代 之際,日有冠珥、環(huán)暈、纓紐、負抱、戴履、背氣,十日之中常七八?!眳⒁姟?戴氣 ”。
分類:氣和
《國語辭典》:戴天履地  拼音:dài tiān lǚ dì
頭頂著天,腳踏著地。比喻生存于人世間?!逗鬂h書。卷四八。翟酺傳》:「臣荷殊絕之恩,蒙值不諱之政,豈敢雷同受寵,而以戴天履地?!埂吨軙?。卷一一。晉蕩公護傳》:「爾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負?!?/div>
《漢語大詞典》:戴氣(戴氣)
罩在太陽之上的黃氣。日暈時可見。 唐 元稹 《辨日旁瑞氣狀》:“伏以五色慶云,蓋是小瑞,戴氣抱珥,所謂殊祥。”宋史·天文志五:“凡黃氣環(huán)在日左右為抱氣;居日上為戴氣,為冠氣;居日下為承氣,為履氣?!?span id="e2d7hev" class="book">《清史稿·天文志十三》:“日生戴氣者, 順治 二年十一月辛亥?!?/div>
《漢語大詞典》:呼噏
亦作“ 呼翕 ”。
(1).呼氣和吸氣。 南朝 宋 周朗 《報羊希書》:“呼噏以補其氣,繕嚼以輔其生?!?br />(2).吸入,攝取。三國志·吳志·樓玄傳:“﹝陛下﹞勤心好道……呼翕清淳,與天同極?!?晉 陸機 《列仙賦》:“列仙玄妙……呼翕九陽,抱一含元?!?br />(3).道家導引吐納的養(yǎng)生術。后用指長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三十:“乘云招 松 喬 ,呼噏永矣哉?!?br />(4).一息之間,形容頃刻之間。晉書·忠義傳·王豹:“密禍潛起,輒在呼噏。”
(5).猶吞吐。形容氣盛勢大。后漢書·朱穆傳:“當今中官近習,竊持國柄……運賞則使餓隸富於 季孫 ,呼噏則令 伊 顏 化為 桀 跖 ?!?明 宋濂 《跋三官祠記》:“公執(zhí)文章政柄,呼噏一世?!?/div>
《國語辭典》:精血  拼音:jīng xiě
中醫(yī)上指對人體生命活動有重大影響的精氣和血液,精血的盈虧象徵人體健康的重要標志。
《國語辭典》:云芝(雲(yún)芝)  拼音:yún zhī
植物名。多孔菌科革蓋菌屬,擔子菌類。子實體無柄,平伏,半圓形至貝殼狀,菌蓋革質,腹瓦狀排列,?;ハ噙B接而呈玫瑰花樣或整行排列。菌肉革質狀,肉薄。菌傘有細絨毛環(huán)生。菌絲及子實體可供治療慢性肝炎、B型肝炎、抗癌等。
《國語辭典》:濁氣(濁氣)  拼音:zhuó qì
混濁不清之氣?!段饔斡洝返谌呕兀骸冈瓉碡i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
《漢語大詞典》:余勇(餘勇)
謂有未盡的勇氣和力量。 北周 庾信 《周柱國楚國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斂氣餘勇,雄邊遺則?!?唐 駱賓王 《軍中行路難同辛常伯作》詩:“天子按劒徵餘勇,將軍受脤事橫行?!?宋 蘇軾 《次前韻再送周正孺》:“醉鄉(xiāng)追舊游,筆陣賈餘勇?!?黃人 《〈清文匯〉序》:“即詞人墨客,亦蓬直麻中,赤緣朱近,類能賈餘勇,尚立言,咸有根柢,絶異稗敗。”參見“ 餘勇可賈 ”。
《國語辭典》:氣性(氣性)  拼音:qì xìng
1.性情、脾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婦兒氣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兒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埂都t樓夢》第三二回:「我一時生氣,打了他幾下,攆了他下去,……誰知他這么氣性大,就投井死了。」
2.稟性、氣質?!侗阕?。外篇。清鑒》:「或外候同而用意異,或氣性殊而所務合?!?jié)h。王充《論衡。無形》:「人以氣為壽,形隨氣而動,氣性不均,則于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