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
分類詞匯
熹平
師宜
合諧
旋門
角錢
四出文錢
熹平石經(jīng)
三體石經(jīng)
黃巾之亂
崔烈銅臭
史晨碑
《國語辭典》:
熹平
拼音:
xī píng
東漢靈帝的年號(西元172~178)。
分類:
熹平
漢靈帝
年號
公元
《漢語大詞典》:
師宜(師宜)
(1).指 師宜官 。 漢靈帝 時人,善隸書。
《
晉書·王羲之傳論
》
:“ 伯英 臨池之妙,無復餘蹤; 師宜 懸?guī)ぶ妫庇羞z跡?!?br />(2).復姓。 漢 有 師宜官 。
分類:
復姓
漢靈帝
隸書
《漢語大詞典》:
合諧(合諧)
猶和諧;和解。
《
文選·宋玉〈高唐賦〉
》
:“王乃乘玉輿,駟蒼螭,垂旒旌,斾合諧?!?李周翰 注:“合諧,旌斾相和之貌?!?span id="vl3hmgr" class="book">《
后漢書·五行志一
》:“ 桓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白蓋小車何延延。 河閒 來合諧, 河閒 來合諧!’”按,此指 漢靈帝 由 解犢亭侯 起自 河間 ,及御史 劉儵 無辜被殺,后拔用其弟 郃 為司徒的事。
分類:
猶和
和諧
和解
漢靈帝
《漢語大詞典》:
旋門(旋門)
關(guān)名。 漢靈帝 為防備 黃巾軍 于 中平 初年所設(shè)八關(guān)之一。故址在今 河南省 滎陽縣 汜水鎮(zhèn) 西南。 漢
班昭
《東征賦》
:“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 旋門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開封府》
:“ 旋門關(guān) ,在縣西南十里,即 旋門阪 …… 漢靈帝 時, 河南 八關(guān)之一。”
分類:
關(guān)名
漢靈帝
為防
防備
黃巾
中平
年所
八關(guān)
《漢語大詞典》:
角錢(角錢)
古錢幣名。 漢靈帝 時所鑄的四出文錢。
《
說郛
》
卷八四引
《錢譜·古文錢》
:“
《
漢書
》
云: 靈帝 中平 三年,帝鑄四出文錢,流布四海。
《錢譜》
曰:五銖錢有四出道于造緣,俗謂之角錢?!?朱劍心
《金石學》
第二編第四章第一節(jié):“ 東漢 光武 中興,復五銖錢。 靈帝 作角錢,背文四出,俗稱為四道五銖,有銅鐵二等。”參見“ 四出文錢 ”。
分類:
古錢
古錢幣名
錢幣
漢靈帝
《漢語大詞典》:
四出文錢(四出文錢)
古代錢幣名。 漢靈帝 中平 三年所鑄的五銖錢。錢背有四道斜紋,由穿孔四角直達邊緣,故稱。又名四出五銖、角錢。
《
后漢書·靈帝紀
》
:“﹝ 中平 ﹞三年春……復修 玉堂殿 ,鑄銅人四,黃鐘四,及天祿、蝦蟆、又鑄四出文錢。”參閱 宋 洪遵
《
泉志·四出文錢
》
、 千家駒 郭彥崗
《中國貨幣發(fā)展簡史和表解·錢幣》
。
分類:
錢幣
漢靈帝
中平
三年
年所
五銖錢
《漢語大詞典》:
四出文錢(四出文錢)
古代錢幣名。 漢靈帝 中平 三年所鑄的五銖錢。錢背有四道斜紋,由穿孔四角直達邊緣,故稱。又名四出五銖、角錢。
《
后漢書·靈帝紀
》
:“﹝ 中平 ﹞三年春……復修 玉堂殿 ,鑄銅人四,黃鐘四,及天祿、蝦蟆、又鑄四出文錢?!眳㈤?宋 洪遵
《
泉志·四出文錢
》
、 千家駒 郭彥崗
《中國貨幣發(fā)展簡史和表解·錢幣》
。
分類:
錢幣
漢靈帝
中平
三年
年所
五銖錢
《國語辭典》:
熹平石經(jīng)(熹平石經(jīng))
拼音:
xī píng shí jīng
東漢靈帝熹平年間,據(jù)蔡邕等奏,準正定六經(jīng)文字所刻的碑石經(jīng)文。有《魯詩》、《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種石經(jīng)。后亡失殆盡,近世續(xù)有殘石出土。以漢隸寫成,用筆沖和,結(jié)體方整,應規(guī)入矩,波磔不誇張,為當時國定標準字體。
分類:
碑石
石經(jīng)
經(jīng)書
漢靈帝
熹平
年根
《國語辭典》:
三體石經(jīng)(三體石經(jīng))
拼音:
sān tǐ shí jīng
1.東漢靈帝熹平年間,帝詔令諸儒正定五經(jīng),刊于石碑,用古文、篆、隸三種字體參校,稱為「三體石經(jīng)」。
2.三國魏廢帝正始二年(西元241)刊立,用古文、小篆與漢隸三體刻寫《
尚書
》、《
春秋
》、《
左傳
》等經(jīng),已毀,現(xiàn)有殘石存在。
分類:
漢靈帝
廢帝
熹平
正始
平年
二年
詔令
正定
五經(jīng)
公元
《國語辭典》:
黃巾之亂(黃巾之亂)
拼音:
huáng jīn zhī luàn
發(fā)生于東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6)的大規(guī)模民變。黨錮之亂后,政治黑暗,社會不安,鉅鹿人張角組織太平道作亂,因參加亂事的人都在頭上裹著黃巾,作為標幟,故史稱為「黃巾之亂」。
分類:
漢靈帝
中平
元年
大規(guī)模
公元
《國語辭典》:
崔烈銅臭(崔烈銅臭)
拼音:
cuī liè tóng xiù
東漢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時崔烈入錢五百萬買得司徒之位,時人嫌其銅臭而使得聲譽大減。典出《后漢書。卷五二。崔骃傳》。后用來嘲諷有錢人賄賂夤緣等不正之風。
分類:
漢靈帝
都門
賣官
官爵
買得
司徒
《國語辭典》:
史晨碑
拼音:
shǐ chén bēi
東漢靈帝建寧二年立于山東省曲阜縣孔廟內(nèi)的碑文。為漢魯相史晨祭饗孔子的奏銘。其書法端莊樸質(zhì),圓渾古勁,用筆含蓄,磨滅處極少,法度謹嚴,為便于初學者臨摹之漢隸碑石。與乙瑛、禮器合稱為「孔廟三碑」。因碑正反兩面均有刻文,故也稱為「史晨前后碑」。
分類:
碑刻
隸書
漢靈帝
二年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