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處善。曾孝廣弟。歷官起居舍人、殿中監(jiān)、戶部侍郎,坐事累貶至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兆谛投?,復為天章閣待制、知歙州。方臘起兵青溪,孝蘊約敕郡內(nèi),分兵守厄塞。移知杭州,時城已陷,單車至城下。既克復,令軍士勿枉殺。以功加龍圖閣學士。卒年六十五。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曾孝蘊,字處善,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公亮從子,孝廣弟。紹圣中,累遷起居舍人。崇寧中擢為殿中監(jiān),以集賢殿修撰出知襄州,徙江浙荊淮發(fā)運。召為戶部侍郎。徙工部,以顯謨閣待制知杭州。后貶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政和四年六月,復為集賢殿修撰。宣和二年,復天章閣待制、知歙州。論破方臘功,進顯謨閣直學士,又加龍圖閣學士。卒,年六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二《曾公亮傳》有附傳。又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國永興人,字智夫。吳中復從孫。以父任為雍丘主簿。知太康縣。擢熙河路轉(zhuǎn)運判官、副使,從招討使王厚攻青唐,克蘭廓城柵十三。為京畿都轉(zhuǎn)運使,拜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有賣珠人居民貨久不返,匿宦官楊戩家,擇仁捕竄之,戩中以事,出知熙州。歷領江淮發(fā)運、知渭州,奉祠。卒年六十六。
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吳擇仁,字智夫,興國軍永興(今湖北陽新)人,中復從孫。以父任為開封雍丘主簿,建中靖國初知太康縣。崇寧中擢直秘閣、熙河路轉(zhuǎn)運副使,從王厚領兵克蘭、廓城柵十三,加直龍圖閣,進集賢殿修撰,為京畿都轉(zhuǎn)運使。大觀中除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出知熙州,徙永興軍,坐改茶法奪職。起復徽猷閣待制領江淮發(fā)運,還直學士、知渭州。以病提舉崇福宮,起知青州,不克拜,卒,年六十六。見《宋史》卷三二二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0—1133 【介紹】: 宋河間人,字朝美?;兆诔鐚幩哪晟仙岬堑?。調(diào)滄州教授。入為太學博士、國子司業(yè)。高宗建炎中,知東平府,金人圍急,死守數(shù)月,城破,猶力戰(zhàn),突圍至行在。改江、淮等路制置發(fā)運使,有治聲。紹興元年,召為兵部尚書兼侍讀。次年除簽書樞密院事,獻“十議”以圖中興。尋兼權參知政事。有遺稿《瀛海殘編》。
全宋詩
權邦彥(一○八○~一一三三),字朝美,河間(今屬河北)人?;兆诔鐚幩哪辏ㄒ灰弧鹞澹┻M士,授青州教授。歷睦親西宅宗子正,提舉河東學事,除太學博士,改國子司業(yè)。宣和初,遷左司員外郎使遼,還為集英殿修撰,知易州。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知冀州。高宗建炎間歷知東平、江州、建康,改淮南江浙荊湖等路制置發(fā)運使。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入為兵部尚書兼侍讀。二年,除簽書樞密院兼參知政事。三年,卒,年五十四(《宋名臣言行錄別集上》卷一)。有《瀛海殘編》十卷,已佚。事見《誠齋集》卷一二四《樞密兼參知政事權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九六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權邦彥(一○八○——一一三三),字朝美,河間府樂壽(今河北獻縣)人。崇寧四年登太學上舍第,授從事郎、青州教授,調(diào)滄州教授。歷太學博士、國子司業(yè),知易、相、冀州。建炎元年召還,命知荊南府,改東平府。金人破城,突圍奔行在,除寶文閣直學士兼知江州、本路制置使。四年,知建康府,改江淮制置發(fā)運使。紹興元年召為兵部尚書兼侍讀,二年簽書樞密院事,尋兼權參知政事。三年卒,年五十四,謚質(zhì)肅。著有《瀛海殘編》十卷。見所撰《宋通直郎通判洺州楊公墓志銘》,楊萬里《權公墓志銘》(《誠齋集》卷一二四),《宋史》卷三九六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7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端朝。翁彥深弟。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累官御史中丞。欽宗靖康之變時,為江淮荊浙制置轉(zhuǎn)運使,充經(jīng)制使,撰文誓眾,領兵入援,并貽書切責張邦昌。高宗即位,除江南東西路經(jīng)制使。
全宋詩
翁彥國(?~一一二七),字端朝,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累官御史中丞?;兆谛退哪辏ㄒ灰欢?,知江寧府改知杭州。七年,提舉南京鴻慶宮(《乾道臨安志》卷三)。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再知杭州,改知鎮(zhèn)江府(同上書)。金人入汴,為江淮荊浙制置轉(zhuǎn)運使,充經(jīng)制使。高宗建炎元年,知江寧府兼江南東西路經(jīng)制使。同年七月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贈少保。清嘉慶《崇安縣志》卷七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六
翁彥國(?——一一二七),字端朝,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紹圣四年進士。政和間為福建路轉(zhuǎn)運副使,宣和中官至御史中丞。靖康時為徽猷閣直學士、江淮荊浙制置發(fā)運使。建炎元年五月,知江寧府兼江南東西路經(jīng)制使。七月卒。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三六、食貨六一之一、方域四之二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六、七,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宋詩紀事》卷三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9—1151 【介紹】: 宋延安人,字良臣,晚號清涼居士。家貧無產(chǎn)業(yè),年十八以敢勇從軍?;兆谛投觌S王淵鎮(zhèn)壓方臘。欽宗即位,遷武節(jié)大夫,以千卒敗李復數(shù)萬兵。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反,世忠率所部發(fā)平江,苗、劉敗遁,追擒之,送行在誅殺。授武勝昭慶軍節(jié)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鎮(zhèn)江。以八千眾阻十萬金兵渡江,與兀朮相持黃天蕩達四十八日。紹興初,鎮(zhèn)壓建安范汝為起事。四年,大破金人與劉豫之兵于大儀鎮(zhèn),時論以此舉為中興武功第一。六年,授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屢挫偽齊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與岳飛、張俊同被召入朝,任樞密使,解除兵權。世忠詆排和議,疏檜誤國。后罷為醴泉觀使,自此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事,時跨驢攜酒,縱游西湖。岳飛冤獄,世忠獨詰檜曰:“‘莫須有’,何以服天下!”孝宗時追封蘄王,謚忠武。
全宋詩
韓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延安(今屬陜西)人。徽宗宣和中從王淵討方臘。高宗即位,授平寇將軍,大敗金兵于黃天蕩。后為福建、江西、荊湖宣撫副使平范汝為亂。紹興四年(一一三四),擊敗金兵與劉豫入侵,授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十馀年金兵不犯楚。秦檜為樞密使,罷為醴泉觀使,自此臥閑居家,自號清涼居士。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二)。孝宗朝追封蘄王,謚忠武?!?a target='_blank'>宋史》三六四有傳。今錄詩二首。
詞學圖錄
韓世忠(1089-1151) 字良臣。綏德(今屬陜西)人。著名抗金將領。秦檜迫害岳飛,舉朝無敢言者,獨韓世忠面詰秦檜誤國,為岳飛伸張。紹興和議后,閉口不言兵,杜門謝客,以家鄉(xiāng)清涼山為名,自號清涼居士。孝宗時追封蘄王,謚忠武。
全宋文·卷三九七二
韓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晚號清涼居士,延安(今陜西延安)人,一說綏德(今陜西綏德)人。年十八從軍,從禦西夏,討方臘。宣和中官至嘉州防禦使。建炎初赴行在平苗、劉之亂。四年以浙西制置使守鎮(zhèn)江,獲黃天蕩大捷。紹興初平范汝為之反,四年大破金兵于大儀鎮(zhèn),時論以此為中興武功第一。歷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賜號揚武翊運功臣,加橫海、武寧、安化三鎮(zhèn)節(jié)度使,進太保,封英國公,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秦檜收三大將兵權,拜樞密使,罷為醴泉觀使,奉朝請,進封福國公。岳飛冤獄成,世忠獨面詰秦檜。改潭國公,封咸安郡王。久之,改鎮(zhèn)南、武安、寧國節(jié)度使。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進拜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朝封蘄王,謚忠武,配饗高宗廟庭。見孫覿《咸安郡王致仕贈通義郡王韓公墓志銘》(《鴻慶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忠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1 【介紹】: 宋洪州奉新人,字少汲,號西山老人。哲宗紹圣四年進士。欽宗靖康元年,以知應天府為東道都總管,為金人所執(zhí),不屈,久之得歸。高宗紹興元年為刑部尚書,兼權禮部尚書,官至兵部尚書兼侍讀。工詩。有《西山老人集》。
全宋詩
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屬江西)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初為路州司戶,累遷監(jiān)察御史,出知平江府?;兆谡土辏ㄒ灰灰涣?,為淮南路轉(zhuǎn)運副使(《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九)。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為東南六路轉(zhuǎn)運輦運撥發(fā)司官(同上書職官四二之一○)。靖康間知南京,為金人所執(zhí),不屈,久之得歸。高宗朝擢龍圖閣直學士知隆興府,進兵部尚書,卒。有《西山老人集》,已佚。事見清同治《奉新縣志》卷八。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胡直孺(?——一一三一),字少伋,號西山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紹圣四年進士,能詩。建炎元年為金人所得,既而歸之,為龍圖閣直學士、戶部尚書。建炎二年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洪州。紹興元年四月以刑部尚書權禮部尚書,兼侍讀,守兵部尚書。十一月以兵部尚書兼侍讀卒,贈端明殿學士。見孫覿《西山老人文集序》(《鴻慶居士集》卷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越州嵊縣人,字廷輝。哲宗紹圣四年進士。歷知昆山、華亭二縣,通判婺州、權州事。以鎮(zhèn)壓方臘起義軍,除直秘閣提點兩浙刑獄,又為福建路提舉茶事。欽宗即位,擢監(jiān)察御史。高宗初,為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公事。建炎三年除知江州兼本路安撫制置使。后以秘閣修撰充江淮荊浙都督府隨軍轉(zhuǎn)運使、權戶部侍郎,進徽猷閣待制。
全宋詩
姚舜明,字廷輝,嵊縣(今屬浙江)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授相州臨漳主簿。歷知牟平、昆山、華亭縣?;兆谛腿辏ㄒ灰欢唬ㄅ墟闹?,遂權州事。后除直秘閣,提點兩浙刑獄。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擢監(jiān)察御史(《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五)。高宗初,除知衢州,尋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建炎四年(一一三○),知江州,兼本路安撫制置使。召為右司員外郎,除直龍圖閣、發(fā)運副使,還為左司郎中,復以秘閣修撰充江淮荊浙隨軍轉(zhuǎn)運使,除權戶部侍郎。丐閑,提舉江州太平觀,進徽猷閣待制,卒。宋《嘉泰會稽志》卷一五、清同治《嵊縣志》卷一三有傳。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姚舜明(?——一一三五),字廷輝,嵊縣(今浙江嵊州)人。紹圣四年進士,調(diào)臨漳主簿。歷華亭令,河東經(jīng)略安撫司干辦公事。宣和二年通判婺州,除直秘閣、提點兩浙刑獄。欽宗即位,擢監(jiān)察御史。高宗朝歷左司郎中,知衢、江二州,除秘閣修撰,充江、淮、荊、浙都督府隨軍轉(zhuǎn)運使,權戶部侍郎。罷,以集英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觀,進徽猷閣待制。紹興五年卒,贈太師。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四,嘉泰《會稽志》卷一五。
宋登科記考
字延輝。越州嵊縣(今浙江紹興嵊州)人。紹圣四年(1097年)進士。職至徽猷閣待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6—1154 【介紹】: 宋處州麗水人,字仲謨。以外祖何執(zhí)中任入官。高宗建炎初,擢常州通判。臨安缺守,火盜屢作,受命攝事。修火政,嚴巡徼,盜發(fā)輒得,火災亦息。以治績著聞,真知臨安府。累遷戶部尚書。素與秦檜善,為時論所薄。后出知明州,改溫、宣、鼎三郡,奉祠歸。
全宋文·卷四○九六
梁汝嘉(一○九六——一一五四),字仲謨,處州麗水(今浙江麗水)人。以外祖何執(zhí)中任入官,主管吏部官告院,調(diào)中山府司儀曹事,知武進縣,通判常州,加直秘閣。紹興二年,除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升副使。次年,以直龍圖閣知臨安府,進戶部侍郎,加顯謨閣直學士。請外,歷知平江府、臺、婺二州。復以戶部侍郎召,兼江淮荊浙閩廣經(jīng)制使,以言路不容求去。十年冬,起為川陜都轉(zhuǎn)運使,復知平江府兼浙西沿海制置使。十一年,知明州,加寶文閣學士。后歷知溫、宣、鼎數(shù)州,以右通奉大夫致仕。紹興二十四年卒,年五十九,贈右宣奉大夫。見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九《梁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鎮(zhèn)江丹陽人,字德廣。以鎮(zhèn)江府學內(nèi)舍生召對授官。累遷秘閣修撰。欽宗靖康中,知平江。高宗建炎初,苗傅、劉正彥兵變,東野與張浚共謀弭亂。以功超拜徽猷閣待制,入為工部侍郎、兼權建康府。從張浚平李成有功,任江淮等路制置發(fā)運使。奉祠,起知揚州,尋落職致仕卒。
全宋文·卷三七七八
湯東野(?——一一三五),字德廣,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崇寧中召對稱旨,授衛(wèi)尉寺主簿,轉(zhuǎn)辟雍丞;除直秘閣、提舉秦鳳路常平。遷秘閣修撰。靖康中知平江,會苗傅、劉正彥作亂,與張浚協(xié)謀弭縫。以功拜徽猷閣待制,入為工部侍郎。再知平江,兼本路安撫使,進徽猷閣直學士,兼制置使。紹興初知揚州,兼淮南東路安撫使。紹興五年十二月卒。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六,《宋史翼》卷七有傳。
方孟卿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方孟卿(?——一一三七),字正夫,饒州德興(今江西德興)人。崇寧五年進士。建炎初為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fā)運判官,知建州,遷兩浙轉(zhuǎn)運副使。紹興元年擢右司諫,二年權尚書兵部侍郎,易吏部侍郎,提舉江州太平觀。五年復集英殿修撰,六年知湖州,旋以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次年卒。著有奏議十卷。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二之五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六、三九、四七、四九、五○、五五、五六、八五、九九、一○九,《楚紀》卷五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八七。

人物簡介

簡介
字文伯,西安人。為臨川糾曹。賊白氈笠破吉州。敏士與判官江山柴紱保城。岳飛至,欲奏以功。辭曰:“若爾守倅,必被罪?!?飛嘆服。繼知楚州,金欲取海州,圍甚急。詔敏士救之。與張子善謀攻淮陽,金必棄海州。已而果然。張浚奏其功,除淮南運判,移浙漕,終于湖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1 【介紹】: 宋湖州德清人,字行之。以父任知歙縣。累遷梓州路轉(zhuǎn)運副使,招補兵籍,筑城二十余里。以忤王黼,罷去。久之,起提點京東刑獄,改江西轉(zhuǎn)運副使。高宗即位,知溫州。帝東幸,知原由海道轉(zhuǎn)粟及金繒十余萬,召見稱獎。官至徽猷閣待制、知臨安府,奉祠卒。
全宋文·卷三○五四
盧知原(?——一一四一),字行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任知歙縣,政和中累遷至梓州路轉(zhuǎn)運副使。宣和中罷去,久之起提點京東刑獄,改江西轉(zhuǎn)運副使。進直秘閣,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升秘閣修撰,提舉河北。高宗即位,復龍圖閣、知溫州。建炎四年,擢右文殿修撰、管內(nèi)安撫使。紹興元年,召為添差兩浙轉(zhuǎn)運使。罷,提舉江州太平觀。改徽猷閣待制、知臨安府,復以舊職奉祠。紹興十一年卒。《宋史》卷三七七有傳。
劉寧止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4 【介紹】: 宋湖州歸安人,字無虞。劉一止從弟。徽宗宣和間進士。高宗建炎初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苗劉之變,力勸呂頤誥、劉光世勤王,且具軍需以佐。紹興間累官至吏部侍郎,奉祠卒。有《教忠堂類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潤州金壇人,字致遠?;兆谡桶四赀M士。授分寧主簿。歷晉陵丞,知當涂、廣德軍、饒州、江州、常州,升本路轉(zhuǎn)運副使。秦檜死,朝廷懲言路壅塞之弊,召為殿中侍御史。請黜檜姻黨,釋趙鼎子趙汾及李孟堅、王之奇等。累擢御史中丞,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葉義問劾其植黨鋤異己,罷。紹興三十年知貢舉,一洗徇私之弊,時號得人。次年復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卒年七十八。謚敏肅。
全宋文·卷三九一六
湯鵬舉(一○八八——一一六五),字致遠,金壇(今江蘇金壇)人。登政和八年進士第,調(diào)分寧簿,改晉陵丞,擢知當涂。紹興中,歷知廣德、饒、江、常、臨安、婺、潭、紹興、平江等州軍府。又為淮東、兩浙運判。二十五年,入為殿中侍御史,侍御史,遷御史中丞。二十七年除參知政事,進知樞密院。未幾為臺官所劾,罷。后復知太平府,致仕。乾道元年卒,年七十八。謚敏肅。見《京口耆舊傳》卷八,《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九八。
韓彥直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1—? 【介紹】: 宋延安人,字子溫。韓世忠子。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為太社令。秦檜死,拜光祿寺丞。累遷江西轉(zhuǎn)運使兼權知江州,搜剔所隱匿之岳飛家產(chǎn),盡還岳氏。授鄂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命騎兵習步戰(zhàn),卓有成效。出使金國,守節(jié)不屈,幾遭不測。官至龍圖閣學士,以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有《水心鏡》、《橘錄》。
全宋文·卷五四二○
韓彥直(一一三一——?),字子溫,延安府(今陜西延安)人,世忠長子。年十八,登紹興十八年進士第。累遷工部侍郎。孝宗朝遷吏部郎官,拜司農(nóng)少卿,直龍圖閣、江西轉(zhuǎn)運使兼權知江州。換武官,知襄陽府,授鄂州駐劄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復歸文班,充敷文閣待制、知臺州,歷刑部、吏部侍郎,以工部尚書兼知臨安府。罷,知溫州、泉州。久之,再為戶部尚書。以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著有《水心鏡》一百六十七卷、《橘錄》三卷(存)。見《宋史》卷三六四本傳,《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