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2詞典 6分類詞匯 36
《漢語大詞典》:凝眺
注目遠(yuǎn)望。 元 張可久 《山坡羊·感舊》曲:“凴高凝眺,臨風(fēng)舒嘯,一番春事胡蝶鬧?!?明 吳承恩 《點(diǎn)絳唇》曲之一:“沉水飛煙,細(xì)逐游絲裊。閒凝眺,碧波云眇,天際連芳草?!?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一日,送至門,見一少年過,白服裙帽,豐采甚都,女意似動,秋波縈轉(zhuǎn)之。少年俯首,趨而去,去既遠(yuǎn),女猶凝眺?!?/div>
《國語辭典》:軍禮(軍禮)  拼音:jūn lǐ
軍隊(duì)中所行的禮節(jié)。分注目、立正、舉手、舉刀、舉槍及鳴炮等。
《國語辭典》:動目(動目)  拼音:dòng mù
1.轉(zhuǎn)動眼珠,使眼色?!度龂萘x》第二一回:「前日圍場之中,云長欲殺曹操,將軍動目搖頭而退之,何也?」
2.注目。唐。柳宗元答貢士沈起書〉:「使識者動目,聞?wù)邇A耳?!?/div>
《漢語大詞典》:孰視(孰視)
注目細(xì)看。莊子·知北游:“ 光曜 不得問,而孰視其狀貌,窅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span id="buyvosp" class="book">《戰(zhàn)國策·齊策一》:“明日, 徐公 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span id="grerb1z" class="book">《史記·淮陰侯列傳》:“於是 信 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上:“人有畫奏樂圖, 維 ( 王維 )孰視而笑。或問其故, 維 曰:‘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第一拍。’好事者集樂工驗(yàn)之,一無差謬。”
《漢語大詞典》:仰屬(仰屬)
仰望,敬仰。屬,注目。 宋 蘇舜欽 《上杜侍郎啟》:“閣下為世標(biāo)矩,人所仰屬,坐鎮(zhèn)藩屏,列邑承風(fēng),舉動言論,播為儀法。”
《漢語大詞典》:留目
猶注目,注視。南齊書·劉琎傳:“ 璡 與友人 孔澈 同舟入東, 澈 留目觀岸上女子, 璡 舉席自隔,不復(fù)同坐?!?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聞喜公柳遐墓志銘》:“ 日南 金柱, 合浦 珠泉,曾莫經(jīng)懷,未嘗留目。” 明 袁宏道 《至日集山響齋送陶孝若諭祁門》詩:“古鼎時(shí)留目,蠻音每塞聰?!?/div>
分類:注目注視
《漢語大詞典》:鼻端白
佛教修行法之一。注目諦觀鼻尖,時(shí)久鼻息成白。《楞嚴(yán)經(jīng)》卷五:“世尊教我及 拘絺羅 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jīng)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nèi)明,圓動世界,徧成虛浄,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 宋 黃庭堅(jiān) 《謝曹方惠物》詩:“注香上褭褭,映我鼻端白?!?/div>
《漢語大詞典》:顧屬(顧屬)
顧視注目。北史·揚(yáng)雄傳:“ 雄 寬容下士,朝野顧屬?!?唐 李華 《云母泉詩》序:“公自 清江 至 武陵 ,道路多虞,制書不至……江山延望,日夕相顧屬?!?/div>
分類:顧視注目
《漢語大詞典》:熟睨
注目斜視。 宋 陸游 《新買啼雞》詩:“狐貍熟睨那敢犯,蕭蕭清露和微風(fēng)?!?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遜長老》:“ 滿 年八十餘矣,飯且竟,熟睨 李 曰:‘公乃 遜老 乎?’ 李 不應(yīng),左右皆愕?!?/div>
分類:注目斜視
《漢語大詞典》:顧矚(顧矚)
顧視注目。舊唐書·文苑傳上·袁誼:“門戶須歷代人賢,名節(jié)風(fēng)教,為衣冠顧矚,始可稱舉,老夫是也?!?/div>
分類:顧視注目
《漢語大詞典》:屬仰(屬仰)
謂注目仰望。《后漢書·張衡傳》:“貴寵之臣,眾所屬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div>
分類:注目仰望
《漢語大詞典》:齒目(齒目)
談及和注目。謂重視。 宋 司馬光 《答劉蒙書》:“齪齪然為鄙細(xì)之人,側(cè)足於庸俗之閒,不為雄俊奇?zhèn)ブ克X目,為日久矣?!?/div>
《漢語大詞典》:目揖
注目為禮。 明 沈德符 野獲編·鬼怪·太山主者:“此事我為政,尚能為君寬數(shù)年,亦故人情誼當(dāng)爾,目揖而遣之,遂甦?!?/div>
分類:注目目為
《漢語大詞典》:秾睇(穠睇)
熟視,注目細(xì)看。 唐 沈亞之 《柘枝舞賦》:“鶩游思之情香兮,注光波于穠睇。”
《國語辭典》:眾所矚目(眾所矚目)  拼音:zhòng suǒ zhǔ mù
大家特別注意、關(guān)切。如:「演唱歌手一出場,馬上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diǎn)?!?/div>
分類:眾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