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5,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流潤
滂流
伏流
流祉
流德
鴻流
滂被
澆流
滂洽
偏壅
《漢語大詞典》:流潤(流潤)
流布滋潤。管子·宙合:“是以德之流潤澤均加於萬物。” 明 鄭明選 《恭聞冊(cè)立皇太子喜而賦詩》:“少海初流潤,前星已麗空?!?/div>
分類:流布滋潤
《漢語大詞典》:滂流
(1).涌流。漢書·宣帝紀(jì):“詔曰:‘乃者鳳皇甘露降集,黃龍登興,醴泉滂流,枯槁榮茂,神光并見,咸受禎祥?!?span id="6dv4tcu"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三二五引述異記:“有頃,化為雄雞,飛集別牀。 季隨 斫之,應(yīng)手有聲,形即滅,地血滂流?!?span id="dokfpzj" class="book">《北齊書·文宣帝紀(jì)》:“王摶風(fēng)初舉,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時(shí)雨滂流?!?br />(2).廣泛流布。藝文類聚卷十二引 漢 蘇順 《和帝誄》:“洪澤滂流,茂化沾溥?!?唐 劉肅 《大唐新語·郊禪》:“陛下功則高矣,而人未懷德;德雖厚矣,而澤未滂流?!?span id="lqmj65g" class="book">《明史·循吏傳·曾泉》:“若使海內(nèi)得 泉 等數(shù)十人分治郡邑,可使朝廷恩澤滂流,物咸得所。”
(3).洶涌的水流。 唐 沈亞之 《淮南都梁山倉記》:“今待汝訪山求材然后用,何異乎柘杓滂流之語耶!”
《國語辭典》:伏流  拼音:fú liú
石灰?guī)r分布區(qū),地面上的河流,中途忽然流入巖洞,在地下流動(dòng)。
《漢語大詞典》:流祉
流布的福澤。 漢 蔡邕 《王子喬碑》:“匡流祉,熙帝庭,祐邦國,相黔民。” 宋 曾鞏 《中大夫尚書左丞蒲宗孟母陳氏追封潁川郡太夫人制》:“錫羨流祉,在爾后人?!?/div>
分類:流布福澤
《漢語大詞典》:流德
流布恩德。漢書·東方朔傳:“圣帝流德,天下震懾,諸侯賓服?!保?/div>
分類:流布恩德
《漢語大詞典》:鴻流(鴻流)
(1).廣為流布的德化。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六合之內(nèi),沐浴鴻流,蕩滌塵垢,羣生安逸?!?br />(2).洪水。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五十韻》:“原燎逢冰井,鴻流值木罌?!?宋 陸游 《賀湯丞相啟》:“譬猶震風(fēng)凌雨之動(dòng)地,夏屋愈安;鴻流巨浸之稽天,方舟獨(dú)濟(jì)。” 清 丘逢甲 《歲暮雜感》詩之二:“赤縣鴻流堙息壤,紫垣狼燄迫勾陳?!?/div>
《漢語大詞典》:滂被
謂恩澤廣泛流布。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政能》:“百姓歌曰:‘新河得通舟檝利,直至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 薛公 德滂被。’”
《漢語大詞典》:澆流(澆流)
謂浮薄之風(fēng)流布。 南朝 梁 沈約 《授蔡法度廷尉制》:“世道澆流,浮偽云起?!?span id="u6tdmef" class="book">《陳書·世祖紀(jì)》:“土木被朱丹之采,車馬飾金玉之珍,逐欲澆流,遷訛遂遠(yuǎn)。”
《漢語大詞典》:滂洽
猶言廣泛流布。 明 張居正 《祭張龍湖閣老文》:“意公久於其位,必當(dāng)以帝王之學(xué)沃君心,使禮樂可興,道化滂洽?!?/div>
《漢語大詞典》:偏壅
謂流布不均,阻滯不暢。《宋書·明帝紀(jì)》:“鴻制初造,革道惟新,而國故頻罹,仁澤偏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