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測量(測量)  拼音:cè liáng
使用儀器或量具以測定速度、長度等數(shù)值,或有關地形、地物之高下、大小等的狀態(tài)。
《國語辭典》:平面測量(平面測量)  拼音:píng miàn cè liáng
所欲量度的地表面積不太大,可以忽略地球曲度影響的測量。
《國語辭典》:路線測量(路線測量)  拼音:lù xiàn cè liáng
為興建鐵路、公路或裝設管線,沿著一條設定的路線所作的測量。
《國語辭典》:水準測量(水準測量)  拼音:shuǐ zhǔn cè liáng
指利用量測儀器來量度地表、地物海拔高度。
《國語辭典》:三角測量(三角測量)  拼音:sān jiǎo cè liáng
先在地上設一基線,在端點測得基線與目標點之夾角,依三角形邊角關系即可推算目標點之距離、高度等。
《國語辭典》:工程測量(工程測量)  拼音:gōng chéng cè liáng
對礦山、水利、土木建筑等工程建設中各種測量的總稱。如土地測量、地形測量等。
《國語辭典》:全球定位系統(tǒng)衛(wèi)星測量(全球定位系統(tǒng)衛(wèi)星測量)  拼音:quán qiú dìng wèi xì tǒng wèi xīng cè liáng
利用衛(wèi)星定位儀接收太空中的導航衛(wèi)星的無線電訊號,以確定地理位置的系統(tǒng)。定位精度高于傳統(tǒng)使用的三角測量精度。通稱為「GPS系統(tǒng)」。
《國語辭典》:照相測量(照相測量)  拼音:zhào xiàng cè liáng
運用照相技術,獲得正確資料的測量方式。主要用于地圖的測繪上,亦廣泛應用于氣象、考古、地質(zhì)、太空探測、醫(yī)學和敵情偵測等方面。
《國語辭典》:測量衛(wèi)星(測量衛(wèi)星)  拼音:cè liáng wèi xīng
以測定地表位置為目的的衛(wèi)星。它可與地面上數(shù)點之間,形成立體三角測量,正確的測定離島或大陸之間相互關系的位置。
《漢語大詞典》:測量標石
一種測量標志。用混凝土或花崗石、青石等堅硬石料制成。埋設在地下或部分露出地面。用于標定地面控制點位置。
《漢語大詞典》:測量標志(測量標志)
在地面上標定測量控制點(三角點、導線點和水準點等)位置的標石、覘標和其他標記的總稱。
《漢語大詞典》:測量覘標
一種測量標志。建造在三角點或?qū)Ь€點上的標架。用木材、鋼材或其他材料建成。高度從幾米至幾十米。高覘標由內(nèi)、外架構(gòu)成。外架頂端安裝有照準圓筒或串形覘板,供觀測水平角或豎直角時照準用。內(nèi)架頂端裝有安置儀器的基板(稱為“儀器臺”)。低覘標僅有外架,儀器安置在三腳架上。
《漢語大詞典》:測量船
又稱“水道測量船”、“海道測量船”。專供在海上勘測航道并繪制海圖等的船舶。除正常航行設備外,還配備必需的裝備及測量儀器。具有較好的低速航行及機動性能,較大的續(xù)航力和自持力。常兼作海洋磁場引力和海底地貌等海洋調(diào)查。
《國語辭典》:測量學(測量學)  拼音:cè liáng xué
藉著量度距離、方向及高度來研究、測定地球表面各部分的位置、形狀及大小的科學。測量的結(jié)果可應用于繪制地圖及工程建設等方面。
《漢語大詞典》:大地測量
確定地面點位、地球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的精密測量。內(nèi)容包括三角測量、精密導線測量、水準測量、天文測量、衛(wèi)星大地測量、重力測量和大地測量計算等。任務是:(1)為地形測圖和大型工程測量提供基本的平面和高程控制;(2)為空間科學和國防建設提供精確的點位坐標、距離、方位角和地球重力場數(shù)值;(3)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地殼運動和地震預報等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