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09
典故
2
詞典
19
分類詞匯
88
共88,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大鹽
赤潮
熱帶魚
藍藻
漁季
以蠡測海
鑄山煮海
汀線
巖鹽
楊枝魚
人工海鹽
如海一漚
海水淡化
海水倒灌
海水群飛
《國語辭典》:
大鹽(大鹽)
拼音:
dà yán
用海水煎煮或曬制而成的鹽。
分類:
山西
海水
《漢語大詞典》:
赤潮
(1).指無產階級的革命浪潮。 瞿秋白
《赤都心史》
十七:“十月革命爆發(fā), 莫斯科 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這幾天正是赤潮高漲的時候?!?瞿秋白
《“什么!”》
:“一九一七年之秋, 俄羅斯 紅光燭天,赤潮澎湃。”
(2).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變色的自然現象。一般發(fā)生在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節(jié)。發(fā)生赤潮的海水常帶有粘性,并有腥臭,故漁民俗稱臭水。六十年代以來,城市污水大量排放,造成近海水域富營養(yǎng)化,致使出現赤潮。赤潮能殺死貝類、蝦類和魚類,嚴重危害漁業(yè)生產。
分類:
無產階級
些微
微小
浮游生物
革命
浪潮
大量
繁殖
密集
海水
水變
變色
自然現象
《國語辭典》:
熱帶魚(熱帶魚)
拼音:
rè dài yú
產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具觀賞性的淡水魚或海水魚。種類極多,一般色彩綺麗,形態(tài)怪異,體小活潑。故為世界著名的觀賞魚類。
分類:
熱帶
亞熱帶
海水
水中
魚類
觀賞
《國語辭典》:
藍藻(藍藻)
拼音:
lán zǎo
植物名?,F存最原始的一群藻類,約二十億年前即已存在。特徵是含葉綠素、胡蘿卜素、藻藍素及藻紅素,無葉綠體,缺細胞核,染色體裸露于細胞質中。生于海水、淡水或陸地的陰濕地方,行單細胞分裂繁殖。體內具多種色素,故顏色常較綠藻類為深,帶藍色,而以含量多寡呈現不同顏色。也稱為「藍綠藻」。
分類:
藻類
植物
大類
生長
海水
淡水
水中
陸地
陰濕
濕地
《漢語大詞典》:
漁季(漁季)
沿海水域魚類成群出現、利于捕撈的季節(jié)。 楊朔
《海市》
:“這是最旺的漁季,也是最熱鬧的海市。”
分類:
沿海
海水
水域
魚類
類成
成群
利于
捕撈
季節(jié)
《國語辭典》:
以蠡測海(以蠡測海)
拼音:
yǐ lí cè hǎi
用勺水的瓢來測量大海的水。比喻見聞短小淺陋。漢。
曹操
與王脩書
:「但恐旁人淺見,以蠡測海,為蛇畫足?!?/div>
分類:
海水
淺陋
陋之
揣度
《國語辭典》:
鑄山煮海(鑄山煮海)
拼音:
zhù shān zhǔ hǎi
采山里的銅鑄成錢幣,取海水煮成食鹽。語本《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用以形容努力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宋。
蘇軾
〈
表忠觀碑
〉:「而吳越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div>
分類:
煮海
海水
開采
山中
銅礦
鑄造
錢幣
獲得
得食
食鹽
《國語辭典》:
汀線(汀線)
拼音:
tīng xiàn
海岸受海水侵蝕所形成的線狀痕跡。由汀線可推知陸地升降的情形。
分類:
海岸
海水
侵蝕
痕跡
《國語辭典》:
巖鹽(巖鹽)
拼音:
yán yán
蒸發(fā)形成的自然鹽,成分為氯化鈉。受到限制的海灣或內陸湖泊,經過蒸發(fā)作用乾涸后,鹽分結晶而形成。也稱為「礦鹽」。
分類:
巖鹽
地殼
沉積
海水
湖水
干涸
《國語辭典》:
楊枝魚(楊枝魚)
拼音:
yáng zhī yú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硬骨魚綱。體形狹長而側扁,暗褐色,尾長形,頭亦長,口小無齒,背鰭在體之中央,形較短,臀鰭與尾鰭皆微小,胸鰭頗闊。棲海灣多藻處,常噴水穿沙,以覓食沙中小動物為生。也稱為「海龍」。
分類:
海水
水中
種魚
身體
細長
《國語辭典》:
人工海鹽(人工海鹽)
拼音:
rén gōng hǎi yán
一種人造海水素??蓪⒌D化成與海水成分相同的水,以供飼養(yǎng)觀賞用的海魚。也稱為「海水鹽」。
分類:
種人
人造
海水
淡水
水轉
轉化
化成
分相
《國語辭典》:
如海一漚(如海一漚)
拼音:
rú hǎi yī ōu
好像是海水中的一個泡沫。比喻微小空幻?!独銍澜洝肪砹骸缚丈笥X中,如海一漚發(fā)?!?/div>
分類:
好像
像是
海水
水中
泡沫
微小
空幻
《國語辭典》:
海水淡化
拼音:
hǎi shuǐ dàn huà
利用科學方法除去海水中的鹽分,使其變成淡水的處理方法。
分類:
科學方法
除去
海水
水中
鹽分
變成
淡水
《國語辭典》:
海水倒灌
拼音:
hǎi shuǐ dào guàn
海水灌入沿海低洼地區(qū)。如:「中央氣象局發(fā)布消息說:『臺風將于今晚登陸,沿海低洼地區(qū)請嚴防海水倒灌!』」
分類:
海水
水灌
沿海
低洼
洼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海水群飛(海水群飛)
拼音:
hǎi shuǐ qún fēi
海水狂亂地四處涌起。用以比喻四處為亂,國家不安。北周。庾信〈周使持節(jié)大將軍廣化郡開國公丘乃敦崇傳〉:「自永安以來,魏室大壞,海水群飛,天星亂動,禮樂征伐,不出于人主?!埂杜f唐書。卷五三。列傳。李密》:「頃者,昆山火烈,海水群飛,赤縣丘墟,黔黎涂炭。」
分類:
海水
狂亂
地四
四處
為亂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