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兩淮(兩淮)  拼音:liǎng huái
地理上對中國淮南與淮北的合稱,即河南省淮河以南及淮河以北地區(qū)。
《國語辭典》:韓信(韓信)  拼音:hán xìn
人名。(?~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偽作云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國語辭典》:枚乘  拼音:méi chéng
人名。(?~西元前140)字叔,漢淮陰(今江蘇省淮陰縣東南)人。景帝時仕吳,上書諫吳王劉濞,不納,去而仕梁孝王劉武。善屬文,嘗作〈七發(fā)〉、〈柳賦〉、〈菟園賦〉等。也稱為「枚叔」。
《國語辭典》:張耒(張耒)  拼音:zhāng lěi
人名。(西元1052~1112)字文潛,自號柯山,宋代淮陰(亳州)人。蘇軾門人,長于文學(xué),尤擅騷詞。文章以理為主,詩效長慶體,樂府則得盛唐之髓,風(fēng)格平易舒坦,不做作。生活困苦,但口不言貧,晚節(jié)愈厲。著有《宛丘集》、《詩說》等。
《國語辭典》:龔開(龔開)  拼音:gōng kāi
人名。(西元1222~?)字圣予,號翠巖,淮陰人。宋末元初畫家,擅畫人物,用筆雄健簡練,喜作墨鬼,尤以畫鐘馗著名。
《漢語大詞典》:跨下橋(跨下橋)
橋名。在 江蘇省 淮陰市 。 清 錢謙益 《天啟乙丑五月奉詔削籍南歸詩》之九:“頻年 跨下橋 邊水,照我勞勞已白頭?!?錢曾 注引 祝穆 方輿勝覽:“ 跨下橋 ,在 淮陰縣 ,即 韓信 為少年所辱之處。”參見“ 跨下辱 ”。
《漢語大詞典》:跨下辱
漢書·韓信傳:“ 淮陰 少年又侮 信 曰:‘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眾辱 信 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妒?信 孰視,俛出跨下。一市皆笑信,以為怯。”后以“跨下辱”指胸有大志的人,能屈能伸,甘受小辱。跨,通“ 胯 ”。 元 耶律楚材 《和劉子中韻》:“ 子中 有大志,每甘跨下辱。” 元 耶律楚材 《和馮揚(yáng)善韻》:“寧受跨下辱,不為天下先?!?/div>
分類:大志甘受
《國語辭典》:一飯千金(一飯千金)  拼音:yī fàn qiān jīn
淮陰侯韓信未得志時,曾受漂母贈飯療饑,后來以千金為報。典出《史記。卷九二?;搓幒顐鳌贰:笏煲砸伙埱Ы鸨扔鲌蠖髀『?。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九出:「太史公表他,淮安府祭他,甫能勾一飯千金價?!?/div>
《國語辭典》:胯下之辱  拼音:kuà xià zhī rù
漢淮陰侯韓信于微賤時,曾受淮陰無賴少年的侮辱,迫他由胯下爬出。典出《史記。卷九二?;搓幒顐鳌?。后比喻人未顯達(dá)時,被人鄙視、譏笑,遭受恥辱。如:「他當(dāng)年能忍胯下之辱,虛心求進(jìn),今天才能有此番成就?!?/div>
《漢語大詞典》:昌亭之客
下鄉(xiāng) (屬 江蘇省 淮陰市 ) 南昌 亭長的食客。原指 漢 淮陰侯 韓信 。漢書·韓信傳:“ 韓信 , 淮陰 人。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從 下鄉(xiāng) 南昌 亭長食?!焙笠越柚笐巡盼从龆鴷杭娜嘶h下者。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第二書》:“若使恩裁口腹,空留 安邑 之賓;惠闕始終,取恨 昌亭 之客?!?/div>
《漢語大詞典》:胯下蒲伏
指 漢 韓信 少時曾被迫在 淮陰 少年雙胯之間爬行受辱之事。蒲伏,同“ 匍伏 ”。 宋 秦觀 《人材》:“將如 韓信 而有胯下蒲伏之辱?!眳⒁姟?胯下 ”。
《國語辭典》:胯下  拼音:kuà xià
1.兩腿之間。
2.比喻人未顯達(dá)前,受人鄙視、嘲弄。參見「胯下之辱」條?!冻蹩膛陌阁@奇》卷八:「胯下曾酬一飯金,誰知劇盜有情深?」